八珍益母丸
組成益母草120克(不見鐵器,只用上半截帶葉者) 人參(去蘆) 白術(土炒) 茯苓(去皮) 炙甘草(去皮) 當歸(酒洗) 川芎 白芍藥(醋炒) 熟地黃(酒洗)用法上藥為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每服1丸,空腹時用蜜湯送下。主治氣血兩虛,脾胃并弱,飲食少思,四肢無力,
八寶瑞生丹
組成當歸78克 茯苓 草果各67.5克 元胡108克 干姜45克 草豆蔻75克 良姜67.5克 郁金 肉桂各45克 山楂108克 香附90克 神曲75克 紫蔻 炙甘草各30克用法共碾細面,煉蜜為丸,每丸6克。每服1丸,白開水或姜湯送下。功用開郁健胃主治心胃疼痛,胸悶腹脹,吞酸嘔吐,
八味理中丸
組成人參 甘草(炙) 白術 干姜 枳實(制炒) 白茯苓 五味子(去梗) 桑白皮(去赤皮)各等分用法上藥為細末,煉蜜為丸,如小指頭大。每服1丸,用淡豆豉5粒,水150毫升,煎至75毫升,去豉,通口服無時。主治小兒心肺不和,息數脈急,上下不得升降,中膈痞滿,坐臥
拔疔散
組成硇砂 白礬 朱砂 食鹽(用鐵銹刀燒紅,將白礬,食鹽放于刀上煅之)各等分用法上藥研為細末。搽患處。主治牙疔,生于兩旁牙縫,腫起一粒,形如粟米,痛連腮項。
安奠二天湯
組成人參30克(去蘆) 熟地30克(九蒸) 白術30克(土炒) 山藥15克(炒) 山萸15克(蒸,去核) 炙草3克 杜仲9克(炒黑) 枸杞6克 扁豆15克(炒,去皮)用法水煎服。主治妊娠小腹作疼,胎動不安,如有下墮之狀。
挨積丸
組成京三棱(炮)90克 丁香皮(不見火)90克 丁香(不見火) 青皮(去白)各30克 干姜(炮) 巴豆(去皮、膜、油,研)各7.5克用法上藥為細末,入巴豆拌勻,面、醋和為丸,如粟米大。每服50~60丸,二歲兒可服7~10丸,生姜湯吞下,熟水亦得,不拘時候。功用溫中消積。主治
八仙丸1
組成肉蓯蓉 牛膝 天麻(去苗) 木瓜(去子,切)各120克(用好酒浸三日,焙干) 當歸(洗,焙)60克 附子(炮,去皮、臍)60克 鹿茸30克(火燎,去毛,涂酥炙) 麝香0.3克(別研)用法上藥為細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丸。空腹時用溫酒送下。主治元臟氣虛,頭昏面
安胃散
組成茯苓 白術 車前子各3克 五味子1.5克 烏梅1枚 粟殼4.5克用法上藥哎咀。水煎,空腹時溫服。主治下痢膿血相雜,腹中窘痛,里急后重,日夜無度。
安胎當歸湯
組成當歸 阿膠(炙) 芎藭 人參各6克 大棗(擘)4枚 艾6克用法上藥以酒、水各3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內膠令烊,分二服。主治婦女妊娠五月,舉動驚愕,胎動不安,小腹痛引腰胳,小便疼,下血者。
安榮湯
組成當歸(去尾)9~15克 熟地15~18克 丹參6克 淮山藥9克 白芍(酒炒)4.5克 丹皮3.6克 阿膠(蛤粉炒)6克 川續斷6克 甘草(炙)3克用法水煎服。另用發灰、百草霜、敗棕灰、蒲黃炒黑存性,各等分研勻。上藥煎就后,加藥末2克調服。主治血分有熱,崩漏日久,六脈虛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