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魏香檳丸
組成阿魏24克 廣木香6克 檳榔12克用法研細末,糊為丸,梧桐子大。每服3丸,日二次。因阿魏氣臭難吃,可改用膠囊裝,每服0.9克。功用行氣消積。主治氣滯腹痛久不愈者。
白金丸2
組成白礬(研細) 川郁金(研細)各等分用法上和勻,皂角汁為丸。功用祛痰散結。主治喉風,乳蛾。
八珍益母十全丸
組成益母草240克(五月五日,六月六日,俱可采,陰干,折去下半截,用上半截連穗葉,石臼杵搗篩,為極細末) 人參(飯上蒸) 白術(飯上蒸) 白茯苓(飯上蒸)各30克 甘草(炙)15克 當歸身(酒浸)60克 川芎15克 熟地黃(酒浸)60克 白芍藥(醋炒)30克 角沉香12克用法上藥各
阿膠湯2
組成豬苓 茯苓 澤瀉 滑石 阿膠各30克 車前子15克用法上為粗末。每服15克,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溫服,不拘時。主治血淋。心氣留熱,搏于小腸,血隨小便出,每尿輒痛,心脈大散而數。
阿膠散5
組成阿膠(水化開,沖服)3克 丹參 生地各6克 黑山梔 丹參 血余(即亂發燒灰,存性) 麥冬 當歸各2.4克用法水煎服。主治心移熱于膀胱,迫血妄行,致患尿血,脈數,舌赤者。
八厘散1
組成蘇木面3克 半兩錢3克 自然銅(醋淬七次)9克 乳香9克 沒藥9克 血9克 麝香0.3克 紅花3克 丁香1.5克 番木鱉(油煠去毛)3克用法共為細末。用黃油或童便調,溫服。功用接骨散瘀。主治跌打損傷。
八味地黃丸
組成山茱萸 山藥 丹皮 云苓各24克 澤瀉15克 熟地24克 五味子15克 炙黃耆30克用法上藥為末,煉蜜為丸。每服10克,溫開水送下。主治產后虛汗不止,血塊不落。
安眠散
組成款冬花 烏梅肉 佛耳草 麥門冬(去心)各7.5克 陳皮(去白)15克 甘草(炙)10.5克 御米殼22.5克(酥炒)用法上為細末。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入黃蠟如棗核大,伺煎至120毫升,去滓,臨臥溫服。主治上喘咳嗽,久而不愈。
八仙玉液
組成藕汁400毫升 梨汁 蔗漿 蘆根汁 茅糧(水煎取濃汁) 人乳 童便各200毫升 生雞子白3枚用法上藥將諸汁、蔗漿、人乳燉滾,再與雞子、童便和勻,頻頻服之。主治陰虛咳嗽痰血。按:原書并嘗用米仁、山藥、蓮肉、麥冬各30克,白花百合60克,批把葉10片,煎濃汁25
白礬湯
組成白芍90克 白礬15克 當歸 丹皮各30克 柴胡9克 附子3克用法水煎服。主治鉤吻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