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史學習教育研討發言心得體會 傳承紅色基因講好新豐故事
中國共產黨的百年歷史,就是一部踐行黨的初心使命的歷史,就是一部黨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的歷史。十八大以來,習總書記在不同場合講過許多黨史上感人至深的故事。黨史是教科書,也是營養劑。為了大家學習方便,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黨史學習教育研討發言心得體會 傳承紅色基因講好新豐故事內容,以供參考,一起來看看!
傳承紅色基因講好新豐故事
廣東省新豐縣堅持把黨史學習教育作為鑄魂強基、提質賦能的有力抓手,多維度挖掘本地紅色資源,對黨員進行多元化紅色教育,讓廣大黨員干部群眾汲取砥礪奮進力量。
繪制“紅色地圖”。開展紅色資源摸底調查,全面盤活挖掘全縣紅色資源,建立英模人物、紅色遺址等紅色資源目錄。對李任予故居、葉劍英革命活動舊址、陳燕貽舊居遺址、烈士墓、新豐縣農會遺址、廣新大屋革命活動遺址等180處紅色資源進行深入挖掘,繪制新豐紅色資源地圖,為全縣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干部在“家門口”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提供“導航圖”。
制作“紅色教材”。挖掘縣域內革命武裝斗爭史,通過查閱史料、研究對比、實地取景和人物現場采訪的方式,編印出版紅書《戰斗在新豐》,自主制作《新豐紅色故事》系列視頻20輯,為開展紅色教育提供鮮活的本土教材。拓展“掌上學黨史”渠道,在秀美新豐app建立“線上紅色教育館”,開設“新豐革命人物”“紅色新豐”等專欄,持續講述新豐籍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跡和發生在新豐的紅色故事,引導黨員干部在“指尖”學黨史、悟思想、感黨恩。
開設“紅色課堂”。將黨史學習教育納入黨校重要教學內容,設置黨史學習教育專題,通過聆聽黨史報告、黨史故事分享、觀看紅色影片等活動,讓黨員體悟中國共產黨百年輝煌歷史。將紅色元素融入到中小學校課程教學,在班會課前由學生講紅色故事,課間閱讀紅色課本,課后要求學生閱讀半小時紅色書籍、收看收聽20分鐘新聞時事、進行1小時體育鍛煉、開展1次家務勞動,教育引導廣大青少年了解黨的光輝歷史、感悟黨的初心使命。
打造“紅色品牌”。依托當地紅色資源,升級改造、修葺擴容新豐縣革命歷史展廳、江下村紅色連片宣教區、板嶺下村仰紅堂等14個黨員現場教育基地,讓紅色歷史在新時代重新煥發光輝。以構建“云髻紅楓”黨建品牌矩陣為抓手,集中資源打造“云髻鄉韻”“豐江客韻”“紅梅思源地”“紅色金江畔”等7個鎮(街)黨建示范帶(片),為黨史學習教育注入“紅色新動能”。
推出“紅色線路”。深挖紅軍早期領導人李任予烈士、東江縱隊在新豐革命活動等紅色資源,將李任予故居、李任予文化廣場、梁壩革命烈士紀念亭為重點的全縣30余處紅色革命地連點成線、串珠成鏈,推出紅色旅游精品線路——憶苦思甜體驗之旅,通過游覽參觀式、沉浸體驗式、深度講解式、故事表現式等形式,用紅色教育熏陶人、紅色故事感動人、紅色主題教育人、偉大精神感染人。
以上是小編整理的黨史學習教育研討發言心得體會 傳承紅色基因講好新豐故事全部內容,如果喜歡請持續關注“查字典”。
【黨史學習教育研討發言心得體會 傳承紅色基因講好新豐故事】相關推薦文章:
上一篇: 商務場合的電話禮儀常識 下一篇: 新員工轉正述職報告 轉正述職報告2021最新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