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一線黨旗紅觀后感心得體會5篇
疫情發生以來,全國各級黨組織迅速行動,“我是黨員,我先上”的呼聲響徹云霄,第一時間,一支支黨旗迅速織就了嚴密的“防護網”,抗疫一線,黨旗獵獵別樣紅。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抗疫一線黨旗紅觀后感心得體會5篇,以供大家參考借鑒!
抗疫一線黨旗紅觀后感心得體會范文一
在抗擊肺炎的過程中,各地黨委、政府充分重視,利用官方公眾號、融媒體中心APP等平臺積極對外發聲,及時報道本地抗擊肺炎動態。然而,有一些干部,特別是黨員領導干部,平日里,就喜歡保持沉默,站穩自我立場,任網絡風浪多大,感興趣看一看,不感興趣熟視無睹,在占領網絡輿論陣地中喪失先鋒模范作用。
站穩網絡政治立場。“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志也。”一名黨員的崇高理想,不一定要在豐功偉績中體現,不一定要在沖鋒陷陣中展示,而更應該在生活、工作和學習的方方面面中錘煉。互聯網時代改變著我們,作為一名黨員干部,應當學會和習慣運用互聯網進行發聲,特別是在抗擊肺炎的特殊時期,應當運用微信朋友圈轉發防范病毒、如何辟謠以及宣傳正面典型和事例,使自己能夠真正投身網絡抗擊肺炎的無煙戰役中,引導廣大群眾正確認識新型冠狀病毒,增強自我防范意識,科學看待肺炎疫情,進一步增強共產黨員的先進性。
分辨網絡信息真假。矛盾的斗爭是絕對的。任何事情非真即假,網絡信息亦如此。1月26日時,各大微信群中轉載了一則信息即“今晚21時30分,央視新聞(13頻道),白巖松主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后經官方證實當晚該頻道無此欄目,令關注的群眾大失所望。微信、QQ群、臉書等社交平臺,又有人轉載喝白酒殺病毒、鼻孔抹香油防病毒以及屋內熏艾草消毒等等,后經過專家證實,全部不符合常理。作為一名黨員干部,應該培養擁有一雙敏銳慧眼,既要草搖葉響知鹿過,松風一起知虎來,一葉易色而知天下秋的見微知著能力,更要有明辨是非、察納雅言、咨諏善道的忠誠政治定力。自覺做到不傳謠、不造謠,堅決抵制歪曲事實、顛倒黑白的“高級黑”“低級紅”現象。
鏡鑒網絡反面典型。網絡是一把雙刃劍。有利又有害。在抗擊肺炎過程中,一些黑心商家私屯醫用外科口罩,在網絡上以數倍、數十倍的價格進行銷售,來獲取高額的回報;也有商家制假售假,通過網絡銷售N95口罩,一旦流入市場,后果將不堪設想;也有人在網絡散播說某某地出現肺炎疫情,被公安機關進行打擊處理。作為一名黨員干部,應時時刻刻對標黨章黨規,法律明令禁止的行為堅決不做,塑造高尚的道德情趣,明確自我一言一行不是代表個人,而是代表9000萬黨員,代表的是一個光榮群體。
抗疫一線黨旗紅觀后感心得體會范文二
在中共中央組織部關于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在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中積極主動履職有效發揮作用的通知中強調,要切實把圍繞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做好當前組織工作作為突出任務,推動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全面貫徹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要求,讓黨旗在防控疫情斗爭第一線高高飄揚。
在這場與新型冠狀病毒的戰“疫”中,總有一面旗幟引領在前,一群“硬骨頭”夙興夜寐英勇奮斗。“敬愛的黨組織”“作為一名黨員”“我先上”……一封封“請戰書”,一聲聲“沖鋒號”,是14億同胞“同袍”共情,9000萬名“戰友”共同戰“疫”匯聚成的“硬核力量”。黨員干部不僅要在重大戰略機遇期改革創新,更要在危難之際沖鋒陷陣,鍛造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硬骨頭精神”,群策群力、同舟共濟。
“硬骨頭”嚴標“硬杠杠”,才有群而效之的號召力。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疫情防控,沒有誰是“局外人”,沒有事是“份外事”。習近平總書記“只爭朝夕,不負韶華”的動員令還響徹耳畔,各個“戰場”就出現有他們“網格化”巡查、“地毯式”排查的身影。政治標準是黨員干部的“硬杠杠”,旗幟鮮明講政治,要從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的政治高度,對照防控地區群眾要求補短板,對標對表防控“點贊”先進典型、身邊榜樣,問題導向用于指導實踐。這是修好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終身課題的實踐鍛煉機遇,要把嚴苛的政治要求入腦入心入行,在政治歷練中轉化成果,重牽引、強指導,自覺監督和接受監督。
“硬骨頭”支撐“硬肩膀”,才有銳意進取的貢獻力。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黨中央成立應對疫情領導工作小組、發起“一級響應”、各級財政下達補助資金到位,一批批“逆行”醫療隊、人民子弟兵馳援武漢,企業加班連夜趕制醫療防護物資,群眾自發捐款捐物……“領頭雁”凝聚起“協調各方”合力,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顯著優勢,自覺擔負起“啃硬骨頭”“趟地雷陣”的擔當和使命,走出“格子間”,“靠前”站位,扛起“黨員先鋒”旗幟,召必回、戰必勝。黨員干部把“民心”作為“剛性需求”,克服“自我”意識和“畏難”情緒,不找借口,不推脫扯皮,自覺承擔踐行“我是黨員,我先上”。在抗擊“病毒”的自我革命中擰緊“總開關”,深耕細耕“責任田”,總結經驗、汲取教訓,敢于認錯糾錯、承擔責任,在踐行公仆情懷中辦實事、出實績。
“硬骨頭”下足“硬功夫”,才有攻堅克難的戰斗力。不怕騎生馬,猶能挽硬弓。不論是“指揮部”還是“戰斗部”,共產黨人是歷經無數挫折困難而依舊挺立、不斷壯大,靠的是過硬的政治素養和執政本領。“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都同你們站在一起,都是你們的堅強后盾”,習近平總書記的話鼓舞斗志、堅定信心。“19個紅手印”浙江桐鄉八泉村拉起一支疫情防控志愿服務隊,一批批“逆行者”馳援湖北,天津首批1萬人份針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2019-nCoV病毒檢測試劑盒”已發往武漢,各地區開通24小時冠狀病毒咨詢電話和家庭醫生呼叫平臺,提供咨詢、留言服務……一線人員和后備力量下足“繡花功夫”,錘煉科學有效防控“真本事”,彰顯為民服務解難題的“真智慧”。結合“居安思危”和“居危求安”兩個形勢,把防控疫情作為最重要的工作來抓,及時發聲指導,及時掌握疫情,及時采取行動,保持清醒、應對自如。要豐富疫情防控政策措施宣傳和思想教育,精進業務素養,勤于總結、善于分享,用好宣傳“大喇叭”,推進動員、組織和服務前進步伐。
“硬骨頭”苦練“硬拳頭”,才有狠抓落實的執行力。打鐵還需自身硬。這場戰役是全國總動員,大家全力以赴,做到“一把手”抓帶頭,“一張網”抓防控,“一盤棋”抓統籌,“一竿子”抓到底,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從應急響應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到“聯防聯控、群防群控、穩防穩控”具體措施的執行,黨員隊伍秉持“做了不等于做好”理念,在積累經驗中狠抓執行本領,嚴格規范行為,保障執行高效運轉,既凝聚合力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又響鼓重錘強化緊迫感。《中共安徽省委致全省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的一封信》中要求制度和執行必須有機統一,完善執行環節,形成系統完備、科學規范的執行機制。關鍵時期更要從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出發,讓數據“說話”,嚴督實導、決勝出戰,瞄準點牟足勁,發揚釘釘子精神,多積尺寸之功推動落實,不偏不浮、不庸不虛。
“硬骨頭”發揮“硬作風”,才有共筑防控的向心力。以公滅私,民其允懷。公權重器不容絲毫私用,要緊盯“防控疫情”專項資金和落實不力、作風不實等問題。貫徹黨的全面領導制度,以“嚴”的主基調狠抓上推下交、相互交辦等現象“抬頭”,核實核準、通報約談,執行到底、反面震懾。這場戰“疫”凝聚起14億人民如“石榴籽”緊緊抱在一起的巨大向心力,密切黨群干群關系,統一思想,維護團結。日本將不分國籍公費治療新冠病毒肺炎,泰國宣布中國游客落地簽過期也可以續簽2個月……“八方支援”的“公心”矢志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開放包容、同舟共濟,我國“硬派”作風積極落實到行動中,眾志成城,共克時艱,為共同打贏這場防疫戰,回歸健康祥和的美好生活而努力,明天可期。
抗疫一線黨旗紅觀后感心得體會范文三
在疫情防控關鍵時刻,如何在基層做好疫情防控是一個令人頭疼的問題,必須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診斷、早治療”。但是在農村一提到疫情老百姓就不夠重視,不聽勸,出門始終不愿意戴口罩,總覺得“非典”都經歷過,還有什么可怕的?一提到返鄉人員要進行醫學觀察,就陷入了恐慌。所以,做好群眾的宣傳與疏導工作顯得尤為重要。怎么辦,別著急,辦法總比困難多,人民群眾的智慧是無窮盡的。
土味標語時尚化,防疫知識入鄉入村入腦入心。1月29日的人民日報微信公眾號發表了一篇文章《看看這幾條標語橫幅,你就明白為什么要依靠人民群眾了》,作為基層干部,看了之后深有感觸。“省小錢不戴口罩,花大錢臥床治病”“現在請吃的飯都是鴻門宴”,這些“話糙理不糙”的土味標語,顯得十分接地氣,老百姓聽的明白。這樣的宣傳形式讓他們明白了疫情的嚴重性,主動做到了少出門、不串門,宅在家中就是對國家重大的貢獻。
小喇叭發揮大作用,既保護自己又提高村民知曉率。防控疫情,我們在行動。你瞧,南川區的車載小喇叭發揮大作用啦。“各位村民朋友,在這非常時期,外地回來人員莫亂跑,傳染肺炎不得了,人多莫去湊熱鬧,出門記得戴口罩”,流動車喇叭循環播放,在口罩有限的情況下,既保護了自己,又做到了全方位宣傳。在基層一線,眾多鄉鎮還組織村社干部、衛生院工作人員、基層民警利用人力手拉音箱循環往復地向群眾宣傳防控新型冠狀病毒知識,提高了村民的知曉率。他們帶頭做好疫情防控,在關鍵時刻為村里的群眾扛事”,時刻牢記自己的初心與使命,用接地氣的方式打通疫情防控最后一公里。
微信群聯系你我他,全力構建疫情防控安全網。在線上,一些不實輿論誤導村民,老百姓的鑒別能力有限,于是各個村民小組建立了微信群,對一些不實消息及時辟謠。同時,他們運用互聯網安全高效開展疫情防控工作消除老百姓的恐慌,讓村民不信謠、不傳謠、不造謠。這樣的硬核操作,實現了讓信息流多跑路,讓人員少跑腿,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交叉感染的風險。
眾志成城,齊心協力,依靠人民堅決打好打贏農村疫情防控阻擊戰!
抗疫一線黨旗紅觀后感心得體會范文四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位于祖國大陸最南端的湛江市,積極組織動員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把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作為當前的重大政治任務,把投身防控疫情第一線作為踐行初心使命、體現責任擔當的試金石和磨刀石,讓黨旗在防控疫情斗爭第一線高高飄揚。
黨旗插在通道上,碼頭一線援助湖北同胞。受疫情影響,多地一時間談鄂色變。湛江是祖國大陸通往海南的必經通道。大年初一,當多名湖北籍同胞由于過不了海滯留當地而手足無措時,湛江市委、市政府第一時間設置了縣(市、區)健康觀察定點酒店,對來自疫區的旅客進行集中醫學監測;過海輪渡碼頭所在地徐聞縣,縣委、縣政府迅速組織黨員、干部和志愿者奔赴碼頭一線,及時為湖北籍同胞特別是武漢同胞提供便捷暖心服務,免費安排酒店入住,提供一日三餐和防護口罩,集中醫學觀察,不讓任何一位湖北籍同胞受歧視和冷遇。“今晚降溫了,外面下著雨呢,讓武漢同胞在異鄉先解決溫飽,才能戰勝瘟疫”“疫病是敵人,武漢人不是!”……一句句溫馨的話語,一次次真誠的付出,湛江以大愛書寫擔當,以堅毅共克時艱。
黨旗插在病房上,醫護一線救治感染病人。面對疫情加快蔓延的嚴重形勢,湛江不斷強化疫情防控和醫療救治力量,市級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定點收治醫院從最初的2家增加到5家,同時設立了5家縣級定點收治醫院、10家發熱門診重點醫院。原本已定好回鄉探親的醫護人員決然取消行程,廣大醫護人員特別是黨員醫護人員全力以赴,沖在戰“疫”最前線,爭分奪秒地搶救病人。1月29日,經過醫護人員的愛心呵護、全力救治,湛江市首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治愈出院。白衣天使以對人民極端負責的初心使命、舍身忘我的無私奉獻和大無畏的英雄氣概,筑起了一道道阻擊疫魔的堅固防線。
黨旗插在紅土上,城鄉一線落實群防群控。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湛江市委、市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全面動員起來,奔赴疫情防控第一線。各縣(市、區)、鎮(街)、村(社區)全方位建立聯防聯控網絡,把黨旗插在雷州半島這片紅土地的每一個角落。結合實際,及時發現并取消、停止、制止年例、游神、唱戲、展會、晚會等公眾集聚活動;從嚴從快查處趁機提高物價,捏造、散布漲價信息,造成市場恐慌的行為;關停全市各旅游景區(點),抓好重點酒店防控工作,督促娛樂場所暫停開放;及時召開疫情及防控情況新聞發布會,回應群眾關切……湛江各級黨組織以及廣大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不畏艱險、挺身而出,在疫情防控中切實做到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當好群眾的貼心人和主心骨。
一個支部就是一個堡壘,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只要我們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共產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眾志成城、全力以赴、迎難而上,就一定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確保人民群眾平平安安過好年。
抗疫一線黨旗紅觀后感心得體會范文五
凌冽寒冬,貴州省大方縣各級各部門黨員領導干部堅守一線,24小時輪班值守,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在這個非常時期,“臨時黨支部”和黨員干部已經成為抗擊疫情的中堅力量,成為了穩定人心的“主心骨”、排危除險的“先鋒隊”、幫助群眾的“貼心人”。
在大方縣興隆鄉菱角村卡點,“臨時黨支部”的帶班領導楊榮祥正在進行排查,“多通風,有好處。”透過厚厚的口罩,楊榮祥用苗語對車內的苗族同胞說道。自1月26日以來,這個檢測點共累計排查輛車276輛,排查人數1281人次。
從值班卡點換班回來,隨便吃了幾口飯,“臨時黨支部”成員項才戴上口罩便“走村串寨”去了。“明天是趕場天,政府發出通告暫停趕場,我怕群眾不曉得、不理解,幫忙做做宣傳。”“作為一名共產黨人,作為一名鄉村治理督導員,尤其是疫情嚴峻的時刻,我有責任成為一名抗疫‘戰士’”,興隆鄉獅子村項才說到。
無畏有為、同舟共濟。面對疫情侵襲,大方縣積極發揮各級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共產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吹響“紅色集結號”,按照“黨員領導設在‘關鍵崗’,臨時組織建在‘重要部’、黨員干部沖在‘一線上’”的工作精神,目前,全縣各級各部門成立疫情防控臨時黨支部10個,成立黨員防控先鋒隊255支,入戶排查87.56萬人,各卡點共排查車輛7.44萬余輛,排查20.7萬人,做到疫情早發現、早報告、早診斷、早隔離、早治療。
萬名黨員干部第一時間奔赴醫療機構、高速路口、鄉村哨卡等抗擊疫情一線,讓一面面鮮活的黨旗成為防疫一線火紅的風景。
“通過黨員干部迅速集結、宣傳引導迅速展開、全排全查迅速鋪開、重點對象迅速監測、集體活動迅速制止、道路卡點迅速設立的“六個迅速”模式,目前,全鄉累計完成排查18318人,動員婚慶活動延期舉辦3起、動員喪事從簡辦理6起”,小屯鄉黨委書記王娟說。各級黨組織積極發揮黨員干部先鋒作用,廣大黨員干部勠力同心,在阻擊新型冠狀病毒的感染肺炎疫情一線詮釋“初心”和“使命”。
“在防疫一線建立臨時黨組織就是充分發揮“流動堡壘”作用,動員全縣廣大黨員佩戴黨徽,亮出身份、始終站在防疫工作最前列”,大方縣委常委、組織部長黃海鳴介紹,按照工作任務的需要,哪里任務險重,哪里就有黨組織,大方縣在鄉村防疫一線建立臨時黨組織,做到各項聯防聯控全面落實,關鍵環節有黨組織把著,關鍵時刻有黨員撐著,確保黨旗始終飄揚在疫情防控一線。
“在“臨時黨支部”的帶動下,全縣各劃分黨員防控責任區440個,設立黨員先鋒崗268個,各鄉鎮都組建了防疫志愿者隊伍,各社區、農村、小區里的黨員、志愿者紛紛主動投入疫情防控工作中”,縣委黨建辦副主任楊力說。針對鄉鎮、村(社區)等重點防控部位,基層老黨員、老干部、寨老、鄉村治理督導員、村民小組長等全員到崗,做到動員部署、人員摸排、從嚴管控、坐班值班,構筑起抵御疫情的嚴密防線。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市委關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部署要求,據了解,大方縣全力投入疫情防控,守護全縣百萬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實行戰時指揮部機制,強化“一盤棋”意識,成立了以縣委書記、縣長為雙組長的肺炎疫情防控領導小組,依托脫貧攻堅戰指揮體系,建立“縣鄉村組寨”五級防控網格體系,迅速形成防控合力。每個鄉(鎮、街道)、村(社區)均組建防控隊伍,做到鄉不漏村、村不漏戶、戶不漏人。同時,通過黨建工作群、縣電視臺、宣傳車、大喇叭、發放宣傳手冊等多種形式,做好科學預防知識普及和宣傳引導,設立勸導點309處,做到聯防聯控、群防群控。
“打起竹板來宣傳,說一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你不要看它是個小不點,這個病毒它很兇險,飛沫和接觸都能傳染……黨中央、國務院,要打一場沒有硝煙的保衛戰。奢香故里大方縣,緊鑼密鼓地開展防疫措施不怠慢……”全縣各村組“大喇叭”里,熟悉的鄉音準時響起來。
大方縣開展“一文三語好聲音、群防群控攜手行”活動,將防疫知識翻譯成彝語和苗語版本,通過云龍山廣播電臺和村組“大喇叭”進行廣泛宣傳,確保群眾第一時間知曉疫情情況和防控措施。目前,錄制防疫專題廣播3期,村組“大喇叭”播放3200余次。
勠力同心勇擔當,防疫一線黨旗紅。大方防疫一線上,到處黨旗獵獵、黨徽閃耀,火紅的顏色激勵廣大黨員和群眾奮勇向前,奪取防疫抗疫的最后勝利!
以上就是小編收集的抗疫一線黨旗紅觀后感心得體會5篇的內容了,想要了解更多范文內容,請多多關注我們吧!
【抗疫一線黨旗紅觀后感心得體會5篇】相關推薦文章:
上一篇: 典籍里的中國觀后感 典籍里的中國觀后感三篇 下一篇: 2021年關于抗疫一線黨旗紅心得體會精選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