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見證觀后感300字 見證紀錄片觀后感
《見證》欄目,定位于“記錄時代變遷,見證社會進步。”定位的核心是“變遷”,關注中國時代進程之變遷,中國社會文明進步之變遷。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紀錄片見證觀后感300字 見證紀錄片觀后感內容,以供參考,一起來看看!
紀錄片見證觀后感1
窗外是灰蒙蒙的天空,還有淅淅的小雨拍打在窗子的聲音,空氣中彌漫著潮濕的味道,令人倍感覺得壓抑與煩躁,一如這次的疫情。
一月份,橫空出世的“新型冠狀病毒”,給正準備過大年的人們打了個措手不及。來之迅猛,令人聞“毒”喪色。傳播之快,短短幾日就已有幾萬人感染。
不過,在新冠病毒悄悄潛入時,一群人,換上了白衣,我們的“逆行者”,正在與病毒進行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他們努力著,不分晝夜,只為迎來黎明的曙光。
一層一層的防護服,厚厚的護目鏡和口罩,下面掩藏的是一天只睡幾個小時、不間斷工作的疲憊。但,他們從來不說苦,只是默默在他們的崗位上戰斗著,令我不禁鼻子一酸,同時也感嘆著醫護工作者的無私與偉大!
這讓我想起了一句話“哪有什么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在替你負重前行。”
有人說,白衣天使是中國的脊梁,我不可置否,但我更覺得,那些為了深陷疫情的人們而伸出援手的,那些奮不顧身,戰斗在一線的“逆行者”們,他們也同樣是!
84歲高齡的鐘南山院士掛帥專家組組長、73歲的李蘭娟院士每天只睡3個小時、身患漸凍癥的武漢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咬牙堅守在崗位上……無數英雄勇赴險境,付出了一次又一次的巨大貢獻。
武漢火神山醫院,短短十天,以“中國速度”再次完成了一個不可能完成的奇跡!令我嘆為觀止。建好的病房里,各種設備一應俱全。
我在驚嘆之余,心底油然冒出了一種獨屬于華夏兒女的自豪感。當然,在這奇跡背后,入黨申請書有無數逆流而上,負笈前行的建設者志愿者,同樣也是“逆行者”,向他們致敬!
疫情固然可怕,但我們萬眾一心!疫情無情,人間有愛。
思緒即此,我轉頭望向窗戶,小雨驟停,光破開云層,灑落在大地。
春分來了,滿山杜鵑紅就在眼前!
紀錄片見證觀后感2
今年的春節聯歡晚會上,破例出現了一個沒有彩排過的節目,這就是由白巖松、康輝、水均益、賀紅梅、海霞和歐陽夏丹帶來的《愛是橋梁》。他們用飽含深情的語言,向所有奮斗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前線的醫護人員,以及處在疫情區的民眾致敬,為處在疫情防控緊張時刻的武漢民眾鼓勁,表達億萬人民與武漢同在、共克時艱的決心:“眾志成城,沒有我們過不去的坎兒。加油武漢,加油中國!”
今年的除夕,它注定是一個令人難忘的除夕。春節,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濃郁的年味兒、闔家團圓的溫暖、歡樂喜慶的氣氛深深滲入每個中華兒女的文化基因中,這是我們對春節最深的期待。可今年,新冠病毒疫情籠罩的這個春節,很多事情都要按下暫停鍵,很多涉及人群聚會的活動都要停止,這意味著很多家庭無法團圓。
無法團圓,但可聚心聚力。疫情能將我們隔離,卻自有力量將我們連在一起。正如有網友所說:“春晚,是我們中國人的精神圖騰,也是凝聚中國力量的所在,無論在哪,我們的心都在一起。”這或許是很多人記憶中最“不團圓”的春節,但這卻又是全國上下最團結的春節:從習近平總書記的牽掛指示,到黨中央、國務院的全面部署;從奔赴一線的耄耋院士,到白衣逆行的醫護人員;從鐵路、民航部門退票免費、大型活動果斷取消,到相關部門和企業急調物資、全國人民守望相助……一座抗擊疫情的新的長城巍然矗立。
災難面前,武漢人的表現就是中國人的縮影。中華民族從5000多年的艱難困苦中走來,逐漸形成了百折不撓、堅韌不拔的民族品格。
新中國70年一路走來,從來不是一帆風順的。然而哪怕一次次遭遇自然災害、曲折磨難,我們從沒有低過頭,在所有危機關頭,我們一次更比一次地眾志成城,我們一回更比一回地頑強不倒。“狹路相逢勇者勝”“越是艱險越向前”,這是中國人特有的精氣神,是中國人的民族魂。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用實際行動踐行了“擔當”二字的千金含量,守衛著家國闖過災難,屹立不倒。由此,中華民族才得以成為炮火不曾摧毀的民族,成為經百折而猶向前、始終鐵骨錚錚的民族。
除了為武漢加油,這場春晚還帶我們回顧了過去一年的大事、小事、樂事、憾事。《一帶一路嘉年華》《走過場》《邊寨喜訊》《我的祖國》《萬里長城永不倒》《風雪餃子情》……節目演出了老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唱出了中華兒女的思鄉愛國之情,入黨志愿書呈現了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的一幕幕奮斗圖景。“時間屬于奮進者,歷史屬于奮進者”,在這個時刻,所有中華兒女都凝聚在一起,不止是為了抗擊疫情——我們都在一艘叫做“中國”的大船上,都在一片叫做“新時代”的大海上,只爭朝夕,不負韶華。
這個冬天,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是大海上的一片浪花,雖然給我們帶來了擔心、害怕,也讓我們看到了屬于自己的巨大智慧、勇氣和決心。只要我們緊緊團結在一起,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
紀錄片見證觀后感3
2020的春節,在所有中國人的心里,注定是一個永生難忘的記憶。新型冠狀病毒的肆虐,讓辭舊迎新的鐘聲更加沉重,人們臉上的那一個個口罩,讓這個春節倍感冷清。
這個冬天,梅花依然寧靜的開放;這個冬天,藍天依舊明凈如洗;這個冬天的武漢卻非常艱難,全國人民卻非常揪心。
與此同時,有一群人,他們正沖在前方,用自己的平凡之軀為身后的億萬中國人筑起防護的堡壘,他們舍小家為大家,不眠不休,戰斗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的最前沿。他們是來自全國各地的最美逆行者,他們是新時代的最美先鋒人物,他們是可親可敬的白衣天使。
在這群人當中,有一位84歲的老院士,叫鐘南山。17年前,這位老院士奮斗在抗非的最前線,為抗擊非典立下了汗馬功勞。17年后的今天,他臨危受命,搭上前往武漢的高鐵,再次前往抗擊疫情的最前線。沒有飛機,他就坐高鐵;沒有坐票,他就買站票。他在高鐵的餐車里辦公、小憩,讓許多年輕的心靈感到深深的震撼。
86歲的董宗祁老教授,他坐在輪椅上,一上午看了30多個病人,他說:“我這輩子,就是為了救人”;73歲的李蘭娟教授,知道國家有難,她毫不猶豫前往武漢,堅定地說:“我打算長期待在武漢,與那邊的醫護人員一起奮斗!”
在這群人當中,還有無數志愿者默默地負重前行,雖然我不知道他們是誰,但我明白他們是為了誰。他們也許并不富裕,甚至有些貧窮;他們也許并不高大,甚至有些瘦弱;他們也許并不光鮮,甚至有些卑微。他們的形象在我心中是那樣模糊,但他們的精神在我心中卻是那樣鮮明:不計生死,不求回報,真正是“豈曰無衣,與子同裳,與子偕作,與子偕行。”
這世上哪有什么歲月靜好,只是因為有人在替我們負重前行罷了;這世上哪有什么天生的英雄,只是因為人們需要,才有人愿意犧牲自己成為英雄。
但愿早日花似錦,出門俱是看花人!
以上是小編整理的紀錄片見證觀后感300字 見證紀錄片觀后感全部內容,如果喜歡請持續關注“查字典”。
上一篇: 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心得體會 加快建設科技強國心得體會 下一篇: 保安個人年度總結和工作計劃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