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心得體會 加快建設科技強國心得體會
科學無國界,科學家有祖國,愛國主義始終是激勵廣大知識分子不懈奮斗的精神動力。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幾篇建設科技強國心得體會,希望對大家有幫助,一起來看看吧。
建設科技強國心得體會篇一
最近,中央組織部、中央宣傳部決定在廣大知識分子中深入開展“弘揚愛國奮斗精神、建功立業新時代”活動。這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加強團結引領服務知識分子的重要舉措,對于把各方面優秀知識分子集聚到黨和人民的偉大奮斗中來,形成不懈奮斗、團結奮斗的生動局面,具有深遠意義。
通過這次活動的舉行,我們應該做到高度重視、關心、愛護知識分子,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自從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弘揚愛國奉獻精神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指出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愛國主義精神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為祖國發展繁榮而不懈奮斗;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社會主義是干出來的,新時代是奮斗者的時代,要把愛國之情、報國之志融入祖國改革發展的偉大事業之中,融入人民創造歷史的偉大奮斗之中;要著力集聚愛國奉獻的各方面優秀人才,努力建設一支矢志愛國奉獻、勇于創新創造的優秀人才隊伍,在知識分子和廣大人才中大力弘揚愛國奉獻精神。
我們身邊有無數優秀的知識分子始終胸懷大局、心有大我,把自身的前途命運同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緊緊聯系在一起,留下了可歌可泣的事跡,建立了彪炳史冊的功勛。面對新時代新任務新要求,他們堅守正道、追求真理、甘于奉獻,堅持將自己的人生融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歷史洪流。開展“弘揚愛國奮斗精神、建功立業新時代”活動,就是要堅持政治引領,堅持愛國和愛黨、愛社會主義相統一,以理服人、以文化人、以情感人,生動傳播愛國主義精神,唱響愛國主義主旋律,推動全社會特別是廣大知識分子牢固樹立家國情懷,讓愛國主義成為知識分子的堅定信念和精神支柱。
作為年青一代的我們應該學習無私奉獻、愛崗敬業、聽黨指揮的精神。除此之外,我們要把學習與推動科技創新、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緊密結合起來,限度地激發廣大教育、科技工作者的奮斗激情,引導他們銳意創造、大膽創新,把人生的華美篇章寫在祖國大地上,把科技成果應用在實現現代化的偉大事業中。
建設科技強國心得體會篇二
近來中美貿易爭端引發的核心技術問題,美國禁止向中國手機制造商中興通訊出售元器件。華為作為被世界所熟知、在中國有創新力的企業之一,雖然有了自己的“海思”和“麒麟”系列芯片,但華為卻沒有制造芯片的能力。
那我們該如何走接下來的路呢?我們只有痛定思痛、意氣奮起,開辟自主的科技創新之路,才不會又一次被國際列強遏制與打壓,又一次讓核心技術成為我們民族在當今新時代的新型“鴉片”!!!
“心”之痛,如何痛定思痛
在此次中美貿易戰中,“芯片”技術首當其沖,突顯出我國對進口芯片的依賴,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當年國產“運十”的研發與空客處于同一起跑線上,而“運十”的下馬無疑讓中國再一次拉大了同西方飛機制造企業的技術代差,直至今天空客與波音平分天下的時候,中國航天人正用數倍的金錢和努力彌補著當年落下的功課……
為何會出現這樣被動的僵局?是我們核心技術制造方面的思路出現了惰性,“造不如買,買不如租”一個溫水煮青蛙般的口號,正在摧毀著我們整個國家科技創新的探索精神。曾經讓IT界人士引以為傲的“中國芯——Loongson龍芯系列”中國芯片的研究停滯,從而引發中興、華為的“芯片”事件。所以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核心技術買不來,這是這次中美貿易戰給人們敲響的警鐘。命運要掌握在自己手中,自力更生不能忘。
痛定思痛!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技術化緣是拿不來的”。根據“中國制造2025”戰略,半導體市場已成為中國的優先發展的重要領域,目標是降低對國外技術的依賴,并扶持本國的行業龍頭。為此舉國上下掀起了一片“芯片”開發熱,國家加大投入及政策扶持,中國積極發展芯片業是中美貿易僵局的核心問題,只有解了這“芯”之痛,增強國家科技實力,掌握了核心了科技,我們才能真正具有話語權,才能擺脫對國外產品的依賴,才能不受外國的壓制。
“新”之路,如何開天辟地
中國近幾年的發展,世界有目共睹。我們的化學、材料、物理等學科躋身世界前列,量子衛星、北斗系統、天宮空間站都處于世界地位,超級計算機連續10次蟬聯世界之冠,復興號高速列車邁出從追趕到領跑的關鍵一步……但是這些光環的背后我們還是要剖析表象背后存在的問題:自金融危機以來,西方輿論齊聲唱響“中國崛起”“大國盛世”的神話,但在這一帖帖迷魂藥背后隱藏著一個嚴酷事實——中國犧牲了創新力、核心技術、自主品牌、不可再生資源、廣大農民工的福祉,從引進技術,轉變引進工廠,淪為世界的裝配車間。
細細體會《聽,習近平論科技創新》和《深刻把握科技創新與發展大勢——一論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兩院院士大會重要講話》這兩篇文章,不難發現: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開天辟地!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科技創新是核心,抓住了科技創新就抓住了牽動我國發展全局的‘牛鼻子’”。從世界科技發展大勢看,我們迎來了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同我國轉變發展方式的歷史性交匯期,這既是歷史機遇,也是嚴峻挑戰。形勢逼人,挑戰逼人,使命逼人。全國上下必須堅持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奮斗目標,堅持創新人才驅動,大力培養造就一大批具有全球視野和國際水平的戰略科技人才、科技領軍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廣大科技工作者秉持在科技創新方面開天辟地之氣勢,肩負起歷史賦予的重任,把握大勢、搶占先機,直面問題、迎難而上,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引領科技發展方向,為我們偉大祖國的復興夢,開辟出一條自主創新、科技強國之路。
“中國要強盛、要復興,就一定要大力發展科學技術,努力成為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習近平總書記在兩院院士大會上提出的殷切希望,為我們在前沿領域乘勢而上、奮勇爭先,在更高層次、更大范圍發揮科技創新的引領作用指明了方向。創新發展,人才驅動、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不斷增強科技實力和創新能力,實現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奮斗目標和最終的民族復興夢。
建設科技強國心得體會篇三
習近平總書記曾經高度贊揚以錢學森、鄧稼先、郭永懷等“兩彈一星”元勛和西安交通大學“西遷人”為代表的老一輩知識分子“黨讓我們去哪里,我們背上行囊就去哪里”的家國情懷和奉獻精神,并充分肯定以黃大年、李保國、南仁東、鐘揚等為代表的新時代優秀知識分子“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感人事跡和愛國情懷。其實,開展“弘揚愛國奮斗精神、建功立業新時代”活動,就是要引導廣大知識分子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自覺的把個人理想追求融入國家和民族的事業中去。
這就要求我們無論在什么情況下,都要勇立潮頭、引領創新,這是廣大知識分子應有的品格。目前中,我國的科技事業密集發力、加速跨越,實現了歷史性、整體性、格局性重大變化,重大創新成果不斷涌現。但要看到,我們在很多領域還處于“跟跑”地位,有的關鍵技術經常被“卡脖子”。在這個充滿機遇與挑戰的時代,知識分子的奮斗和創新精神顯得尤為重要。開展“弘揚愛國奮斗精神、建功立業新時代”活動,就是要激發廣大知識分子立足崗位,胸懷祖國、艱苦奮斗、開拓創新、無私奉獻,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不負人民期望。
人無精神不立,國無精神不興。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中,偉大的愛國奮斗精神貫穿始終。科學無國界,科學家有祖國,愛國主義始終是激勵廣大知識分子不懈奮斗的精神動力。
“為政之道,惟在得人”。著力集聚愛國奉獻的各方面優秀人才,是黨和國家事業欣欣向榮的重要原因。開展弘揚愛國奮斗精神、建功立業新時代活動,是落實黨的人才政策、開展知識分子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要通過這項活動推動各級黨委(黨組)切實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在政治上充分信任、思想上主動引導、工作上創造條件、生活上關心照顧,把黨的人才政策落到實處,營造尊重關心服務人才的濃厚氛圍,讓廣大知識分子發揮更大作用。
作為在基層工作的我們,更應該有新擔當新作為。目前也正是知識分子大有可為的黃金時代。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要強化政治意識,把活動開展作為一項重要政治任務抓緊抓細抓實,增強知識分子對新時代愛國奉獻精神、黨和國家奮斗目標的思想認同、情感認同、價值認同。激發廣大知識分子勇擔民族復興大任,不辱時代使命,做新時代的奮斗者,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斷努力。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建設科技強國心得體會范文三篇,想要了解更多相關內容,請關注本網站。
【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心得體會 加快建設科技強國心得體會】相關推薦文章:
上一篇: 電影《1921》觀后感心得體會 電影《1921》觀后感心得體會三篇 下一篇: 紀錄片見證觀后感300字 見證紀錄片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