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 | 明德 |
拼音 | mínɡ dé |
書寫 | 明 德 |
解釋 |
1.光明之德;美德。 2.指才德兼?zhèn)涞娜恕?3.彰明德行。 |
《明德》
更新時間:2023-07-05 15:01:57
1、并提出明德慎罰原則,要求以德為指導,力求做到刑罰得中,從而緩和了周初尖銳的階級矛盾,造就了“成康之治”。2、“無刑”的具體方式是“明德慎罰”———崇尚德政,慎施刑罰,惟敬王刑,以成三德。3、昨日,南港路基本不見摩托車行駛,但在明德立新路與南港路交界路口卻不時有三輪車、電動車以及外市籍的摩托車。4... 查看詳情
1、在中華民族天人合一、人性本善、明德慎罰的思維方式影響下,中國古代從周朝到清朝,實行了死刑緩期執(zhí)行的制度。2、渾厚的朗誦聲似從遙遠的天籟響起,聲音漸近漸高,“巍巍羅霄兮,濤濤洣水,楚尾吳末兮,眠吾始祖……啊,吾祖明德兮,黎元心系,千秋萬載,代代公祭”。3、面積200公頃,湖長8公里的苗栗明德水庫,...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