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 | 侍郎 |
拼音 | shì lánɡ |
書寫 | 侍 郎 |
解釋 |
1.古代官名。秦漢郎中令的屬官之一。 2.古代官名。漢制,郎官入臺省,三年后稱侍郎。隋唐以后,中書﹑門下及尚書省所屬各部皆以侍郎為長官之副。至清雍正時,遞升至正二品,與尚書同為各部的堂官。 3.古代官名。晉制,諸王國皆置侍郎,大國四人,小國二人,專司贊相及通傳教令。 |
《侍郎》
更新時間:2023-06-29 23:37:05
1、皇上,御膳太油膩,夏侍郎怕未必克化得了。2、到了明朝,君選的后裔董楊道賓公之子錫緱在朝為官,官居刑部侍郎。3、鄭顥后歷官刑部侍郎、吏部侍郎等。4、魏省曾是山西河津人士,曾經官至禮部侍郎,以負氣敢言,無所顧忌聞名朝野,后終因直諫獲罪而免官。5、其后,他歷任蘇州刺史、刑部侍郎等內外官職,冗務在身,難... 查看詳情
1、大人您有所不知,侍郎大人擊鼓背兵法可達二十二萬言,只怕您今天什么都干不成了,石渠閣那邊的人就吃過他的虧。2、1901年,郵傳部左侍郎盛宣懷花費5萬兩白銀重修電燈公所,并且在德國榮華洋行購買機械設備。3、沈家本,浙江湖州人,清光緒年間任法部侍郎、大理院正卿等職。4、丙申,鳳閣侍郎張錫坐贓配循州。5...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