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閱讀原理:左腦右腦,充分協作
來源:查字典速讀網 發布時間: 2017-04-17
速讀,作為一種現象,古今中外,均已有之。我國古代,《北齊書》曾記載王孝瑜讀書敏速,十行俱下。前蘇聯大文豪高爾基看雜志,往往是幾頁幾頁地翻。經科學地速讀訓練,其讀速更大得驚人:日本加古德次先生精心訓練的速讀能手長江美子,最快可達每分鐘讀20萬字。我國北京鐵路二中程 漢杰老師,臺北師專附小譚達士校長訓練的學生其閱讀效率也是成倍、成數倍地增長。本模式實驗表明:學生 閱讀效率一般可提高45倍,達到1500字/分。大量經驗表明,速讀能力同其他技能一樣:通過訓練,才能提 高;通過有效的訓練,就能迅速地提高。
閱讀是大腦活動的一種最復雜的過程。大腦是決定理解方法、和讀書效果的首要因素。閱讀效果的好壞,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人的大腦對已獲得的信息重新編碼的速度,取決于大腦能否靈活地應用、選擇、修改和完善思維活動的程序,特別是的高級階段,是左右腦充分協作的狀態。
據神經生理學和心理學研究,閱讀主要是由大腦皮層的言語視覺中樞、言語運動中樞和言語聽覺中樞協同活動的結果。言語視覺中樞和言語聽覺中樞沒有特殊的外周感受器,它們以眼睛、耳朵為感受器,但在大腦皮層的分工是專門化的。這類研究和實驗發現大腦兩半球各有相對獨立的意識功能:左半球主管言語活動(聽、說、讀、寫)、數學運算、邏輯推理等具有連續性、有序性、分析等功能,是進行抽象思維的中樞;右半球主管音樂節奏、空間定向、圖形識別、情感、做夢等,具有不連續性、彌漫性、整體性等功能,是處理表象知覺,進行形象思維的中樞。當然,人的左右腦各有所長,又互相聯結,互相交錯,以一個統一的實體進行活動。現代學校教育重視了抽象思維的培養,對左腦的開發有一定作用,而對右腦的開發一直沒有得到重視。
左右腦分工理論告訴我們,閱讀理解就有了雙管齊下的可能:由右腦承擔形象思維的任務,左腦承擔邏輯思維的重任,左右腦協調,以全腦來控制閱讀過程,自然會取得出人意料的高效率。左、右腦的精神機能分擔論使人們明白了左腦分管聽、說、讀、寫之類的語言功能,是傳統閱讀法的生理基礎;而在作不發生語言音聲化現象的閱讀時,是純粹的視覺性行為,是可以用擅長處理視覺性信息的右腦來出色完成的。
我們知道:右腦具有高度的圖形識別、記憶能力,如果在閱讀中利用右腦這一功能,可以充分發揮其處理大量信息的機能。這樣一來,閱讀中的理解和記憶也有了雙管齊下、比翼齊飛的可能:由右腦承擔處理視覺性信息的部分,由左腦承擔意義性信息的部分。這樣就使左右腦協同起來,以全腦來處理閱讀過程中所獲得的各種信息,自然就會讓你具有卓越超凡的速讀效果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