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證思維基本方法
來源:查字典思維網 發布時間: 2017-04-17
辯證思維是指以變化發展視角認識事物的思維方式,通常被認為是與邏輯思維相對立的一種思維方式。在邏輯思維中,事物一般是非此即彼、非真即假,而在辯證思維中,事物可以在同一時間里亦此亦彼、亦真亦假而無礙思維活動的正常進行。
(一)思維方法的本質及其在認識中的作用
1.思維方法的本質。
(1)哲學上所研究的思維方法就是指理論思維方法,是以揭示事物的本質和規律為目的的正確進行理性認識的方法。
(2)思維方法本質上是主體化了的客觀事物的規律,是在客觀規律基礎上依據主體需要而形成的思維規則、工具和手段。因此思維方法最重要的特征就是中介性,通過思維方法,思維主體與思維客體、主觀與客觀相互聯結、相互貫通,從而搭起主體客體化和客體主體化雙向運動的橋梁。
2.思維方法在認識中的作用。
(1)思維方法對認識的最基本的功能,就是使雜亂的感性材料有序化,使思維客體相互之間形成某種合理的聯系。
(2)思維方法對于思維的具體操作運行有重要的規范作用:①思維方法規范著人們的思維如何運動,規范著思維運行的方向和側重點。②思維方法具有對信息的選擇、組織和解釋功能,具有信息處理和轉換的內在機制。
(3)思維方法的不同直接影響到人們認識活動的成果,決定著主體能否正確認識和把握客體以及正確性的程度。
(二)辯證思維的基本方法:歸納與演繹、分析與綜合、抽象與具體、邏輯與歷史的統一
1.歸納和演繹的思維方法。
(1)歸納是從個別事實中概括出一般概念、結論的思維方法,是從個別到一般的思維運動;演繹是從一般原理、概念推出個別結論的思維方法,是從一般到個別的思維運動。
(2)歸納和演繹是統一的人類認識過程中相互對立又相互聯系的兩種思維運動形式:①歸納是演繹的基礎,演繹是從一般到個別的運動,它本身不能為自己準備好作為出發點的一般原則。通過歸納對個別事物的現象研究所概括出來的一般知識原則,既是歸納的終點,又是演繹的起點。所以,沒有歸納就沒有演繹。②演繹是歸納的向導,歸納首先要解決的歸納什么、怎么歸納等目的性、方向性問題,必須由演繹提供理論根據??梢?,歸納和演繹互為前提、互相促進,不能夸大其中一個而否定另一個的作用。
2.分析和綜合的思維方法。
(1)分析的方法是在思維中把認識的對象分解為不同的組成部分、方面、特性等,對它們分別加以研究的方法。綜合是把分解開來的不同部分、方面再組合為一個統一整體而加以研究的方法。
(2)分析和綜合是兩種方向相反的思維方法,同時又是相互聯系,相互轉化,辯證統一的:一方面,分析與綜合互相依賴。綜合以分析為基礎,沒有分析就沒有綜合;分析以綜合為前導,沒有綜合也就沒有分析。在辯證思維中,總是分析中有綜合,綜合中有分析,純粹的分析或綜合是不存在的。另一方面,分析與綜合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人的認識就是一個分析、綜合、再分析、再綜合的循環往復、不斷深化的過程。
3.歷史和邏輯相統一的思維方法。
(1)所謂歷史,一是指認識對象本身的發展史,二是指人們對認識對象認識過程的發展史。所謂邏輯,是指理性思維以概念、范疇等思維形式所構建的理論體系。
(2)歷史和邏輯的統一是指主觀的邏輯要以客觀的歷史為基礎和內容,邏輯是歷史的理論再現。恩格斯說:歷史從哪里開始,思想進程也應當從哪里開始。但是,邏輯與歷史的統一并不是無差別的等同,邏輯反映歷史,是拋棄了歷史發展中大量非本質的、支流的、偶然的東西,集中反映歷史發展的本質的、主流的、必然的東西,從而形成的理論體系。邏輯反映歷史是經過修正的,然而是按照現實的歷史過程本身的規律修正的。這種經過修正的東西,不是對歷史的背離,而是以嚴密的邏輯、前后一貫的形式對歷史的深刻的反映。
4.從抽象到具體的思維方法。
(1)邏輯思維中的抽象是對客觀事物某一方面本質的概括或規定。具體有兩種含義:一是感性具體,即完整的表象;二是思維具體,即關于事物的許多規定的綜合、多樣性的統一,也就是在抽象基礎上形成的包含著客觀事物各種本質屬性的統一整體的再現。從抽象上升到具體中的具體,是指思維具體。
(2)由抽象上升到具體的方法,就是由抽象的邏輯起點經過邏輯中介的作用,而達到思維具體的過程。①作為邏輯起點的抽象,第一,必須是反映對象最一般本質的抽象;第二,應是構成對象的細胞、基本單位;第三,應以胚芽的形式包含著對象整個發展中的一切矛盾。②所謂邏輯中介,就是聯系的中間環節,在邏輯上叫做中項。③終點即思維中的具體,它是具有許多規定的豐富的總體。構成思維具體的各個個別規定,通過分析與綜合有機地結合起來,把對象在思維中完整地再現出來。
(三)辯證思維方法與科學方法、思想方法
1.辯證思維方法與科學方法、思想方法的區別。
(1)辯證思維方法是人們正確認識世界的中介,是理論思維的工具。辯證思維是立足于概念的辯證本性而展開的思維,它以概念、判斷、推理、假說和理論體系演化等思維形式的矛盾運動深刻地反映客觀世界和人類實踐活動的內在本質。辯證思維的基本方法是揭示概念的辯證發展、矛盾運動的基本方法。
(2)科學方法即科學研究方法,一般是指應實踐的要求,在一定的認識水平上提出假說,然后由一系列的實踐或實驗對這些假說進行驗證,再經一系列的研究形成理論體系與指導科學實踐的研究方法。
(3)思想方法一般是指指導具體工作的方法。
2.辯證思維方法與科學方法、思想方法在本質上是一致的。
(1)辯證思維方法從普遍聯系、永恒發展的角度揭示事物的關系,側重于人與世界的整體關系;現代科學研究方法在確認世界普遍聯系和永恒發展的前提下,深入研究世界的某些具體關系。
(2)辯證思維方法是現代科學研究方法和思想方法的方法論前提,哲學通過本體論、認識論、邏輯學等參與到科學研究中;思想方法和現代科學研究方法,如控制方法、信息方法、系統方法、結構-功能方法等,又豐富和深化了辯證思維及其方法。因此辯證思維方法要從現代科學研究方法和思想方法中吸取營養,以豐富自身的方法系統。
3.在辯證思維方法與現代科學研究方法和思想方法的關系上,要防止兩種錯誤傾向。一種是用哲學的辯證思維方法來否定和取代科學研究方法和思想方法的片面傾向。另一種是用現代科學研究方法和思想方法否定和取代辯證思維方法的形而上學傾向。
辯證思維的基本方法是什么?辯證思維方法是人們正確認識世界的中介,是人們正確進行理性思維的方法。辯證思維方法是一個整體,它是由一系列既相區別又相聯系的方法所組成的,其中主要有:
辯證思維基本方法(1)歸納和演繹
歸納和演繹是人們認識過程中的兩種推理形式。歸納是從個別事實走向一般的結論、概念的思維方法。演繹法是從一般原理、概念走向個別結論的思維方法。辯證思維把歸納和演繹當成認識過程之中既對立又相互聯系的兩種方法。歸納法和演繹法在認識過程中有各自的作用,也有各自的局限性。在人的認識過程中,歸納和演繹是對立統一的關系。這具體表現在:第一,歸納是演繹的基礎,演繹以歸納得出的結論作為前提。演繹法是一種從普遍到特殊、從一般到個別的思維方法,它只能揭示共性與個性、一般與個別的統一關系,不能揭示共性與個性的對立關系。單純用演繹法不能揭示個別事物多樣化的屬性。而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運用歸納法。此外,演繹的結果也必須再運用歸納法來證實與豐富。第二,歸納法必須以演繹為指導。演繹法為歸納提供一般性的理論原則。規定歸納活動的方向與目標。同時,歸納所得到的結論不一定可靠,它必須靠演繹來修正與補充。
辯證思維基本方法(2)分析和綜合
分析與綜合是在認識過程中比歸納與演繹更加深刻的認識方法。分析是在思維中把認識的對象分解為不同的組成部分、方面、特性等,對它們分別加以研究,認識事物的各個方面,從中找到事物的本質。綜合則是把分解出來的不同部分、方面按其客觀的次序、結構組成一個整體,從而達到對事物整體的認識。分析與綜合是辯證統一的關系,這表現在:
第一,分析與綜合是兩種方向相反的思維方法。
第二,分析與綜合相互聯系、相互轉化、相互促成。分析是綜合的基礎,為了在思維中把握事物客觀存在的統一性,必須先對該事物進行分析,沒有分析就沒有綜合;綜合是分析的完成,在對事物矛盾發展的統一體進行分析時必須有整體的觀念,否則就不能作出正確的分析。完整、科學的方法要求把分析法與綜合法有機地結合起來。
辯證思維基本方法(3)抽象與具體
由抽象上升到具體的方法是辯證思維的基本方法。邏輯思維中抽象是對客觀事物某一方面本質的概括或規定;邏輯思維中的具體是許多規定性的綜合,因而是多樣性的統一。作為辯證思維方法的具體與感性具體不同,后者是客觀事物表面的、感官能直接感覺到的事物的具體性。
由抽象到具體,是從抽象的規定到思維的具體,它包括以下幾個環節:第一,作為這一過程的邏輯出發點的抽象。它必須是反映事物本質的最一般、最基本的抽象與規定;第二,從抽象到具體的邏輯中介;第三,作為這一過程邏輯終點的具體。它是以一定結構有機結合起來的具有多樣規定性的豐富的總體,是一種理性具體。
辯證思維基本方法(4)邏輯與歷史的統一
由作為邏輯起點的抽象經由邏輯中介上升到作為邏輯終點的具體,這只是完成了辯證思維永恒運動的一個周期,人類總的認識和實踐過程遵循邏輯與歷史統一的原則。
辯證思維中的歷史有兩層含義:第一是指客觀事物發展的歷史進程;第二是指反映客觀實在的人類認識的歷史發展過程,如科學史、哲學史、認識史等。邏輯在此指的是邏輯范疇間的次序、層次、關系等。邏輯與歷史一致,指的是理論概念體系的邏輯關系,次序應正確反映客觀事物和人類認識歷史發展的順序。歷史是邏輯的基礎與前提,邏輯是歷史在辯證思維中的理論再現。邏輯與歷史統一的原則是思維與存在這一哲學基本問題在認識論、方法論中的具體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