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思維方法
來源:查字典思維網 發布時間: 2017-04-17
明白常用的邏輯思維方法,是我們進行邏輯思維的前提。那么常用的思維方法有哪些?
1.發散思維法它是根據已有的某一點信息,然后運用已知的知識、經驗,通過推測、想象,沿著不同的方向去思考,重組記憶中的信息和眼前的信息,產生新的信息。它可分流暢性、變通性、獨創性三個層次。
2.聚合思維法又稱求同思維。是指從不同來源、不同材料、不同方向探求一個正確答案的思維過程和方法。
3.目標思維法確立目標后,一步一步去實現其目標的思維方法。其思維過程具有指向性、層次性。
4.逆向思維法它是目標思維的對應面,從目標點反推出條件、原因的思維方法。它也是一種有效的創新方法。
5.移植思維法是指把某一領域的科學技術成果運用到其他領域的一種創造性思維方法,仿生學是典型的事例。
6.聯想思維法相似聯想、接近聯想、對比聯想、因果聯想。
7.形象思維法通過形象來進行思維的方法。它具有的形象性、感情性,是區別于抽象思維的重要標志。
8.演繹思維法它是從普遍到特殊的思維方法,具體形式有三段論、聯言推理、假言推理、選言推理等。
9.歸納思維法它是根據一般寓于特殊之中的原理而進行推理的一種思維形式。
經常用到的思維方法1.假設法
假設法就是對于給定的問題,先做一個或多個假設,然后根據已知條件來分析,如果與題目所給的條件矛盾,就說明假設錯誤,然后再用其它的假設。
2.排除法
排除法:已知在有限個答案中,只有一個是正確的,對于一個答案,不知道它是否正確,但是知道這個答案之外的其它答案都是錯誤的,所以推斷這個答案是正確的。
著名偵探福爾摩斯說過:當排除了所有其它的可能性,還剩一個時,不管有多么的不可能,那都是真相。
3.反證法
反證法是間接證明法一類,是從反面的角度的證明方法,即:肯定題設而否定結論,從而得出矛盾。具體地講,反證法就是從反論題入手,把命題結論的否定當作條件,使之得到與條件相矛盾,肯定了命題的結論,從而使命題獲得了證明。
常見步驟:
第一步:假設命題結論不成立,即假設結論的反面成立。
第二步:從這個命題出發,經過推理證明得出矛盾。
第三步:由矛盾判斷假設不成立,從而肯定命題的結論正確。
4.等級和階段
等級:事物的發展過程分為多個等級,具備一定的條件,才能進入相應的等級。
階段:事物的發展過程分為多個階段,具備一定的條件,才能進入相應的階段。
等級和階段的作用:
(1)區分作用。一些事物可以按照所處的等級或階段來進行區分。
(2)描述事物變化、發展的過程。例如:我們常說一個事物發展到什么階段了,或者一個事物發展到什么等級了。
5.篩選思維
篩選:通過淘汰的方式對事物進行的挑選。
對于多層篩選,需要為每層都設置通過的條件,符合條件的事物可以通過,不符合條件的事物被淘汰掉,那些符合條件的事物再進入到下一級別篩選,從而實現一層一層的篩選。
6.限定思維
限定是為了縮小范圍。語言中的定語就是為了限定主語和賓語,從而縮小主語和賓語的范圍。
(1)用形容詞限定主語:
例如:貓 黑色的貓。黑色的這樣的限定,就縮小了指定的貓的范圍。
(2)用名詞所有格限定主語:
例如:貓 小明的貓。小明的這樣的限定,就縮小了指定的貓的范圍。
(3)用數詞限定主語:
例如:兩只貓。兩只是數量上的限定。
7.計算法
定性決定事物的性質,而定量是決定事物的數量,很多時候要用計算法來解決事物的定性和定量問題。
(1)計算法解決關于定性的問題:
例如:計算質子數來決定化學元素。
例如:計算分數判斷考試及格還是不及格。
(2)計算法解決關于定量的問題:
例如:在商店買了幾件商品,一共花了多少錢。
8.表格法
表格上的一個值,是由某一個行值和某一個列值所確定的一個值。
計算機的SQL數據庫的數據就是以表格的形式展現的,隨著計算機的發展,很多信息以表格的形式來組織。
9.時間與空間
時間和空間是物質運動的存在形式,空間是物質運動的廣延性、伸張性,時間是物質運動的持續性、順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