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導圖在寫作文中的運用
來源:查字典思維網 發布時間: 2017-04-17
寫作文時常常因為沒有例子、沒有思路或整篇文章結構掌握的不好而焦頭爛額。思維導圖的運用,可以大大改善這種狀況,因為思維導圖是一個產生點子的利器,一個整理資料的強大工具,一個能夠系統把握結構的發散圖式。接下來,小編跟你分享思維導圖在寫作文中的運用。
寫作沒有新意,題材相似,內容蒼白,是學生寫作的通病,面對學生的寫作瓶頸,我們的教學是否應該創新,引導學生拓寬寫作的構思視角?
1.題材雷同:在作文時學生要么選用前人已經寫了無數遍的題材,要么在作文中胡編亂造,假話連篇。
2.立意虛偽:學生作文時為了迎合標準,用格式化的語言來開頭結尾,立意假情假意,沒有真情實意。
3.結構老套:很多學生會模仿一些流行的格式,所以學生的作文大都千篇一律。
4.語言程式化:程式化的語言在我們中學生作文中非常普遍,提起教師就是蠟燭,寫到祖國就是偉大,著急就是熱鍋上的螞蟻,失敗就會想到失敗是成功之母。
中學生作文創新思維的培養勢在必行。思維導圖是有效的思維模式,利于人腦的擴散思維的展開,能夠用文字將我們的想法畫下來。那么思維導圖應用于作文中主要有哪些作用呢?在文學積累、生活體悟方面不是思維導圖的擅長,需要學生通過大量的閱讀和感悟才能提高,但是思維導圖在幫助學生寫作時的立意和構思有很大作用。
二、思維導圖在作文構思時的作用平常的寫作文的程序是先分析題目,然后再在腦海中開始搜尋之前積累的與之相關的材料,思考后有了思路開始寫,但往往在要動筆寫的時候,學生的思路很狹窄,想到的東西很少,結構也老套,于是寫出來的作文自然沒有新意。但是我們在構思作文的時候運用思維導圖就會有更好的效果,因為運用導圖寫作文的第一步是發散題目。在紙上寫下作文題目,然后開始寫出與題目有關的各個詞匯,進行發散聯想。在這個階段不去管聯想的東西是否跟題目有關系,只管發散聯想,越多越好、越廣越好,直到寫得足夠多的時候,再停下來。然后再拿出一張紙,在新紙上重新寫上題目,接著對剛才發散出來的內容進行思考,理出思路,最后按照思路把內容進行刪減、增補、排序等等,用思維導圖把作文的結構整理出來。整理好后,就可以對著這個導圖進行寫作了,這時候就非常簡單了,因為思路有了,內容也有了, 就可以從多角度寫出一篇有新意的作文了。
在這個過程中,就是運用到了導圖輔助創新的功能,因為用到了導圖這個工具,學生的思路可能就大大打開了,作文材料可能就大大豐富了,作文結構也就可能更加有序、更加嚴謹并符合邏輯了。
三、思維導圖在作文中的運用思維導圖如何幫助寫作?作文是一種思維過程與思維結果。思維導圖,作為能夠反映普遍思維過程的工具,也就必然能夠反映作文這一特定思維過程。將思維導圖運用到作文,可以激發我們的發散思維,幫助我們理清思路,以達到有章有法、節省時間的目的。思維導圖在幫助我們作文立意、構思方面作用巨大。首先,我們來溫習一下,一篇作文的成文步驟:
1.當我們看到作文的命題后,第一步是審題。
2.審題的過程,就是理解題目、思考題目內涵的過程。
3.分析了作文命題之后,就要展開思考,確定立意這是作文的關鍵。思路開闊的人可以提煉出多個立意,但我們一定會選擇掌握素材最豐富、感悟最深、最容易出彩的那個立意來寫作。
4.接著,根據這個立意所統率的素材的特點,確定寫成什么文體,是記敘文,還是議論文,還是散文。
5.當立意、素材、文體都確定下來,接著就進入文章的表達階段了。思維導圖在什么時候給我們幫助?思維導圖幫助我們立意。
四、運用思維導圖整理作文資料1、寫下文章的中心,自己先思索,把思索出來的內容用關鍵詞的形式寫下來(如果你以前用思維導圖整理過知識,那這一步就非常簡單了,直接引用你導圖上分支的信息就行了)。
2、上網搜索中心詞,把搜索出來的有用資料的地址或關鍵詞寫在分支上。
用思維導圖整理資料,就好像磨刀不誤砍柴工,不但能夠幫助你整體把握文章的結構,而且能夠幫助你理順整篇文章需要的資料,從而讓你寫文章的時候不用到處翻書、亂找資料,不用總是打斷你的思路,可以一氣呵成,專心致志把文章寫完。
小技巧:在整理搜索資料的時候,比如,全腦開發網中某篇文章的資料對你有用,你可以在導圖里面注明(如果是電腦則可以鏈接)資料的地址,用時直接去找就行了,不用把內容都寫下來,當然復制到word 里面也行,但要用思維導圖寫好要引用的內容在word 里面的具體頁數。
小技巧:對于學生,可以用思維導圖整理好常用的熱門詞匯相關的例子、名言等。比如熱門詞匯:朋友 、志向 、愛國 、創業等等,把它們作為中心,整理410個例子,大概整理幾十個熱門詞匯,以后寫起文章來就可以隨意引用,思路開闊了,速度也加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