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上語文思維導圖與期末試題
來源:查字典思維網 發布時間: 2017-04-17
思維導圖是組織和表征發散思維的一種圖形技術,應用范圍廣泛。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的八年級上語文思維導圖,希望對您有幫助哦。
八年級上語文思維導圖1



第1課《新聞兩則》
【易錯詞】
泄氣(xi ) 蕪湖(w) 督戰(dū)
殷家匯(yīn) 阻遏() 綏靖區(su jng)
潢川(hung) 被俘(f) 襄陽(xiāng)
杜聿明(y) 閿鄉(wn) 豫(y)
銳不可當(dāng)
【詞語解釋】
鄂() :湖北簡稱。
豫(y):河南簡稱。
綏(su)靖(jng):安撫,平定。
阻(zǔ)遏():阻止 。
銳(ru)不(b)可(kě)當(dāng) :鋒利無比,不可阻擋。
業已(yǐ):已經。
阻遏() 阻止:
聿(y):古漢語助詞,用在句首或句中
閿(wn)鄉:河南省舊縣名。
第2課《蘆花蕩》
【易錯詞】
躥(cuān) 消耗(ho 鄂()
瘧子(yo) 張皇失措 管轄(xi)
竹篙(gāo) 仄歪(z)
提防(dī) 水淀(din) 颯颯(s)
寒噤(jn) 轉彎抹角(m)泅(qi)
【詞語解釋】
尖(jiān)利(l):尖銳,鋒利。
能(nng)耐(ni):本事;技能。
悠(yōu)閑(xin):從容閑適而無所牽掛,悠然閑靜的意思。
寒(hn)噤(jn):因寒冷而哆嗦。
陰(yīn)慘(cǎn):悲傷凄慘。
仄(z)歪(wāi):傾斜,歪斜。
央(yāng)告(go):央求,懇求。
轉(zhuǎn)彎(wān)抹(m)角(jiǎo):形容路彎彎曲曲或走彎彎曲曲的路。
月(yu)明(mng)風(fēng)清(qīng):月光明亮,清風微動。形容美好的夜晚。只與清風、明月為伴。
張(zhāng)皇(hung)失(shī)措(cu):慌慌張張,不知道怎么辦才好。
躥(cuān)向上或向前跳。
瘧子(yozi):即瘧疾,一種急性傳染病。癥狀是發愣發熱,發熱后大量出汗,頭痛,口渴,全身無力。
陰森:陰沉可怕
颯颯(s):形容風雨聲。
悶熱:天氣很熱,氣壓低,濕度大,使人感到呼吸不暢快。
第3課《蠟燭》
【易錯詞】
迫擊炮(pǎi) 瓦礫(l) 恐嚇(h)
制裁(ci) 笑嘻嘻(xī) 聶華苓(lng)
云霄(xiāo) 央告(yāng) 匍匐(p f)
鞠躬(jū gōng)聳立(sǒng) 晨曦(xī)
精疲力竭(ji) 舀干(yǎo) 腋窩(y)
拂曉(f)
【詞語解釋】
拂(f)曉(xiǎo):天快亮的時候。
瓦(wǎ)礫(l):磚頭瓦塊的碎片。
地(d)窖(jio):保藏薯類、蔬菜等的地洞或地下室。
鞠(jū)躬(gōng):彎腰行禮。
顫(chn)巍巍(wēi):抖動搖晃(多用來形容老年人的某些動作)。
拂(f)曉:天快亮的時候。
精疲力竭:精神非常疲勞,體力消耗已盡,形容極度疲乏。
第4課《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
【易錯詞】
箱篋(qi) 琉璃(li) 脂粉(zhī)
地窖(jio) 贓物(zāng) 琺瑯(f lng)
顫巍巍(chn)瞥見(piē) 朱鷺(l)
恍若(huǎng) 殺戮(l) 盟誓(sh)
劫掠(ji l)
【詞語解釋】
贓(zāng)物(w):偷或者搶來的東西。
箱(xiāng)篋(qi):箱子。
制(zh)裁(ci):用強力管束或處罰有不法行為的人,使不得胡作非為。
蕩(dng)然(rn)無(w)存(cn):形容原有的東西完全失去,一點沒有留下。
贓物:貪污、受賄、盜竊等非法獲取的財物。
不可名狀:不能夠用語言形容。名,說出。
瞥(piē)見:一眼看見。
第5課《親愛的爸爸媽媽》
【易錯詞】
納粹(cu) 荒謬(mi) 悼念(do)
恍惚(huǎng hū)反駁(b)
【詞語解釋】
肅(s)穆(m):嚴肅恭敬。指人的態度、神情很莊嚴等指事物所產生的氣氛,使人有凜然之感。
荒(huāng)謬(mi):極端錯誤,非常不合情理。
健(jin)忘(wng):記憶力差,容易忘事。
納粹(cu):納粹的稱呼來自德語的Nazi,即德國國家社會黨,這里指以希特勒為頭子的德國社會主義工人黨和德國侵略軍。
殺戮(l):殺害(多指大量的);屠殺。
恍惚(huǎnɡ hū):神志不清,精神不集中。
憧憬(chōnɡ jǐnɡ):對未來的美好期待和向往。
八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知識點
第一課:新聞兩則
1、新聞特點:觀點鮮明,內容真實,報道及時,語言準確、簡潔。本文:語言準確簡潔,感情色彩鮮明。
2、新聞的表達方式:記敘(主要)、描寫、議論(最主要)。
3、新聞結構五部分:標題、導語、主體、背景、結語。
4、毛澤東:字潤之,湖南韶山人,軍事家、政治家、思想家。
5、標題:迅速了解全文內容。
電頭:表明材料真實準確,報道及時,交代了通訊社的名稱、地點和時間。
導語:比較詳細地了解新聞的內容。
《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
6、這篇新聞是按時間順序來寫的。
7、電頭:表明材料真實準確,報道及時,交代了通訊社的名稱、地點和時間。
《中原我軍解放南陽》
8、導語比標題多:背景、人物、時間。
第二課:蘆花蕩
1、小說三要素
①人物:描寫方法(外貌、語言、心理、動作)人物形象(品質、精神、性格、心理)
②情節:(序幕)、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尾聲)
③環境:自然環境、社會環境(襯托人物心理、渲染氣氛、突出人物品質、為情節作鋪墊。)
2、蘆花蕩中體現的小說要素:
第一要素:老頭子的英雄性格(人物)
(1)愛國抗日的熱情,老當益壯的氣概(第④小節,外貌描寫;5461小節)
(2)愛憎分明的強烈感情(第10、17、18、47、53、60、61小節)
(3)過于自信和自尊(第5小節,語言描寫;3245小節)
(4)智勇雙全的英雄行為(5461小節)
第三要素:環境描寫 星星
第①小節 水鳥 寧靜,渲染了陰森恐怖的氣氛。
葦子 擬人,生動形象地描寫了蘆葦的形象,表現白洋淀人民在殘酷的環境中頑強抗爭的意志。 側面描寫 表現老頭子的功勞很大。第61小節:用優美的景物烘托了老英雄打鬼子時內心的輕松、愉快
第三課:蠟燭
1、文體:戰地通訊;詳細描寫、真實
2、主題:贊美反法西斯同盟各國戰斗的友誼,謳歌南斯拉夫人民對蘇聯紅軍的深厚感情。
3、感人因素
⑴炮火連天,環境危險不怕生死、勇敢
⑵年老體弱,行動吃力爬對戰士的崇敬、愛戴
⑶視若親人,沉痛哀悼跪畫吻不分國界、情同母子
⑷結婚喜燭,意義特殊對烈士的感情強烈、深沉、至高無上
4、細節描寫(反復描寫)
炮火:11次
蠟燭:7次
黑圍巾:5次
第四課: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
1、主題:贊美了瑰寶般的建筑圓明園,譴責了英法聯軍的強盜行為。
2、雨果:法國作家,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慘世界》、《九三年》等。
性格:正直、公正、人道、是非分明,沒有狹隘的民族偏見,胸懷博大。
3、本文所用的修辭:反語。
作用:有諷刺意味,極其尖銳、辛辣。
4、圓明園
總評:世界奇跡與巴特農神廟比較
分說 具體講述園中之物 充滿贊美之情 概述耗費勞動之巨
總述:亞洲文明杰作
第五課:親愛的爸爸媽媽
1、主題:要和平,不要戰爭。
2、西德作家:真誠的懺悔理解、尊重
日本作家:自私的狡辯鄙棄、孤立
3、(一)來到紀念地(二)看紀念演出(三)參加座談會(四)參觀紀念館
第一單元綜合學習
1、古今描寫戰爭的詩詞: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王昌齡《從軍行》)
2、戰爭名言:兵民是勝利之本。毛澤東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