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力與圖像記憶的聯系
來源:查字典記憶力網 發布時間: 2017-04-17
通常,我們對眼前的事情注意得不那么周到。其實,真正的記憶術就是注意術,有人還把這看成萬世不變的記憶法則,就是有道理的。
所謂注意,就是集中精神注意事物和行為,把它們固定于意識之中。因此注意力越強,印象便越深刻。我們之所以會很快地把見到的、聽到的、感到的東西忘掉,就是因為沒有對它們給予必要的注意。要知道,任何記憶力的訓練應從訓練集中注意力開始。我們先做個小實驗:
拿一樣東西(相機、盒子或筆)仔細看30秒,然后閉上眼睛,試著把你對這樣東西的感受所得詳細說出來。如果某些細節你還不清楚,請再看一遍,然后再閉上眼睛再說;如此重復,直到能把該東西說得清楚無遺為止。
微弱的聲音迫使你注意力高度集中。不過,此練習每次最好不超過3分鐘。
做完這個練習以后,你就知道,注意力越集中,記憶就越迅速、牢固。因此,你要集中注意力,特別要訓練這一點。
你也許抱怨自己注意力難以集中,這不用灰心喪氣。試想在有限的時間內,對于你自己喜愛的事物,你的注意力難道不是也很容易集中嗎?例如看了親人的照片、在櫥窗里看自己仰慕的商品、翻閱一段要左查右找地核對的文字------這些,都能證明你的注意力是可以集中的,只是受了意識的支配。
讓我們有意識地總結一下自己的注意力狀況吧。把下面一頁分成左右兩欄:把你感到注意力難于集中的事物寫于右邊,而易于集中注意力的事物寫在左邊。 易集中注意力的 難集中注意力的 看這張表,十之八九,左邊寫的多數是你感興趣的或你時常接觸到的,而右邊則恰恰相反。可見,對該問題或事物平時了解較多、比較感興趣,都可提高你的注意力。
賓夕法尼亞州匹茲堡大學語言教授斯特娜夫人很注意教育自己的女兒,她從小便使女兒受到注意力的訓練。她常與女兒玩一種叫留神看的游戲。每當路過商店的門口之后,就問女兒該商店陳列櫥窗內擺的是哪些商品,讓她數出留在記憶中的各式商品。能說出越多,就打分越高。這樣訓練很有結果:當女兒五歲時,在紐約肖特卡大學教授們面前,把《共和國戰》朗誦了一遍就一字不差地復述下來,令教授們大吃一驚。斯特娜夫人說:我這樣做,是為了讓她注意事物,養成敏銳地觀察事物的習慣。
從這個例子我們知道,注意力的測定是一項重要的內容。它包括了注意力的廣度、穩定性、分配、轉移等內容,其中,注意力的廣度很重要,也叫做注意力范圍,指的是同時間內所能把握對象的數目。視覺的注意范圍一般利用速視器加以測定。在不超過1/10秒的時間內,在速視器上呈現一些印有圖形、數字和字母的卡片,由于呈現時間很短,眼睛來不及移動,被測者所能知覺的數量就表示了他的視覺注意力的廣度。實驗研究的結果表明,在1/10秒的時間內,成年人一般能夠注意到68個黑色圈點,或46個彼此不相聯系的外文字母。
注意的范圍大小是受被知覺的對象的特點影響的。例如:對排列一行的字母比大小不同的字母所能注意的數目要多些。因而被注意的對象越集中,排列得越有規律,注意的范圍越廣。
集中注意力,就是把注意力集中以一個題目,或自愿選擇的一件事情之上,而不讓注意力轉向吸引它的其它題目上去的機能,它是人腦的一種定向反射活動。所謂定向反射活動,就是有機體朝向某種事物,以及查明事物的情況和意義的反射活動。借助于向反射活動,人們就可以有選擇地比較完全而清晰地反映客觀事物。定向反射活動,有的是由事物本身的特性(如相對強度、新異性等)引起的。這種定向反射沒有預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是不由自主地產生的。譬如,教室里正在安靜地上課,突然有人推門走進來,在座的學生就會不由自主地看著來人。同這種定向活動聯系的注意,可謂不隨意注意(也叫無意注意)。
而另一種定向反射活動,則需要由一定的目的并需要經過意志努力所在引起的。例如一個嘈雜的環境中能堅持寫作。
同這種定向活動相聯系的注意,便是隨意注意(也叫有意注意)。它們都是人腦活動的反映人們在注意某種事物時,大腦皮層就要產生一個優勢興奮中心。在同一時間內,大腦皮層只有有這一個優勢興奮中心,而其他區域都或深或淺地處于抑制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