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記憶因何而快
來源:查字典記憶力網 發布時間: 2017-04-17
有些人對快速記憶這事心存疑慮,那么快速記憶到底能不能行?是因為什么才快呢?傳統記憶方法,俗稱機械記憶,靠一次次的重復刺激大腦來記憶某項內容。那么是不是重復刺激的次數越多,記憶效果越好呢?不一定!有人看幾遍書也記不住,有人看一兩遍卻掌握了,差距何在呢?眾多原因中最重要的恐怕是方法的問題,即怎么去記的問題。
人們常舉的巧記圓周率的例子:有一老師要求學生背誦20位圓周率數值,即3.14159265358979323846。全班沒有幾個人能記全的,有一個學生卻很快、很準確的記住了,他是怎么記的呢?原來是用諧音的方法,他把這堆數字翻譯成下面這段話了:商店一時已無酒,而劉五上午白酒汽酒上啊上,霸市劉用諧音的方式很容易就記住了20位數字。這一方法,也是速記方法中的一種,但它不帶有普遍性。那么快速記憶方法中具有普遍性的、萬能式的方法是什么呢?是聯想!!
聯字帶有關聯、聯系、聯結的意思,想則是心想、想象。通過人為的、主動的、積極的聯想,可把一些即使是風馬牛不相及的事物也能聯系到一起,使得任意兩個、多個事物都能粘貼在一起。這樣,具體到記憶學科知識上就有了用武之地!用聯想來記東西,對于一些填空、單選題、多選、簡答等問題非常奏效。 舉幾個小例子,比如記憶中國歷史上最早出現的人類是元謀人可這樣記:最早的人類長的象猿模樣,即把元謀諧音成猿模。人類從猿進化而來,最早的人類也確實象猿,這樣即合理又便于回憶時推理。經此一聯想,考試時再出現該題,你就能很快想起答案。若以單選題題型出現,碰巧你有些拿不準選哪個,那你對照幾個選項,回想一下聯想,就一定能選出正確答案。
再如記憶 最早懂得人工取火的是山頂洞人,可這樣聯想:人們最早懂得人工取火的是一群擠在山頂上的洞里取暖的原始人,他們受石頭碰撞發出的火花的啟發而學會的。這樣最早懂得人工取火與山頂洞人就建立了聯系。荒誕、夸張、奇特、不合常理反到很有助于記憶,這是人們對記憶規律研究后,得出的結論。
再如記憶菲律賓的首都是馬尼拉可這樣記你非禮賓(菲律賓)客,人家當然會罵你啦(馬尼拉)。用諧音、聯想、加減字等方法去記東西,其速度遠比機械記憶要快得多!實際上它是把昔日枯燥、費力的記憶變成了輕松、有趣的編故事的游戲。
用各種聯想方法(一一對應聯想法、直接串聯聯想法、借助詞句聯想法、數字編程聯想法等)不僅能記憶填空、單選、多選題,還可記憶簡答、論述、名詞解釋等題型。
記憶的關鍵不在如何輸入,而在于需要的時候,怎樣能快速地提取出來。傳統記憶方法記東西在考場上有一鮮明的特點,那就是:想起來就想起來了,想不起來,再使勁想也想不出來相信大家都有過這樣的體驗:考場上某題其實是會答的,就在嘴邊,可卻怎么也想不出來,這時,有誰哪怕能提醒我一句,我就能全答出來。可誰能提醒你呢?等出了考場一翻書,剛看第一眼就全想起來了,于是就非常懊悔。有過這經歷吧? 如果你平時對該題做過聯想,那情形就會不一樣,因為一聯想,就在問題與答案間建立了某種聯系,考場上你就會按照聯想時的蛛絲馬跡順藤摸瓜了,如前面的例子。聯想與不聯想絕對有天壤之別!
所以快速記憶之所以快,就是因為它運用了一系列方法,如諧音、聯想、編碼、借助詞句等方法。快速記憶不僅能記住學科知識,用在表演上,更能令外人嘆為觀止。表演者常能按正反方向的順序很快記住幾十、上百個詞語、數字、人名、幾十張撲克牌的順序,并且可倒背如流,外行人看了覺得很了不起。其實這些表演方法也都沒離開聯想二字。 快速記憶有其自己的規律、特點和技巧、訓練方法,一點也不神秘,也好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