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7年級的一節英語報紙閱讀課
來源:查字典國外教育網 發布時間: 2017-04-28
澳大利亞7年級的一節英語報紙閱讀課
外灘教育訊 閱讀報紙是人們學習知識、接受信息和了解世界的重要方式。會讀報是人們閱讀能力和生活能力的表現。在澳大利亞的中學英語課上,教師經常會安排報紙閱讀課,讓學生了解報紙的特點和讀報的方法,以及通過閱讀報紙來提高培養閱讀策略和技巧。
筆者曾去澳大利亞的考格拉中學考察,聽了七年級的一節英語報紙閱讀課,了解教師如何在課堂中激發學生閱讀報紙的興趣,培養他們的讀報的意識、能力和方法。
在課前老師告訴我們:“即使學生在課上從未系統地學習如何讀報或者還未養成定期閱讀報紙的習慣,他們或多或少地了解報紙,因為報紙在生活中非常常見,然而學生缺乏方法和技巧,缺乏有深度和廣度地閱讀,效果并不好。所以有必要在課上培養學生如何去讀報。”
在課上教師先組織學生小組談論,以頭腦風暴的形式討論他們讀報時最關心或想看什么,學生們紛紛講出了他們的答案:國內外新聞、廣告、最近熱銷的汽車、運動賽事或明星、娛樂新聞等等,在交流后教師將每個小組的答案羅列在黑板上,以簡潔和直觀的形式告訴學生報紙信息量大,內容豐富,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
隨后教師還拿出一份當地的報紙,初步調查學生對它的了解:這份報紙上有哪些不同的版面?你是如何找到不同的版面?你最喜歡的版面是什么?指出在版面上的索引等等。學生們的反應不一,有的快速告訴老師和同學他們了解的內容,自然也有不少同學對當地的報紙知之甚少,說不出所以然。
教師對于學生的表現并沒有回應,而是直接告訴學生報紙就能向他們提供他們想要的東西。之后教師組織學生玩“尋寶游戲(SCAVENGER HUNT)”。
“尋寶游戲”原來是澳洲利亞家長給小孩子開party的時候準備的一個游戲。每個小孩子發一張清單,看誰先在規定的時間內把清單上的東西找全,也可以去鄰居家借,或者一支筆,或者一本書,或者一枚古幣等等。教師在上課時常會組織“尋寶游戲”這樣的活動,學生參加的積極性非常高。
在游戲之前,教師發給學生一支熒光筆、一份報紙和一張清單,清單上列出:
一次運動比賽的成績
一輛二手車的價格
畫有動物的漫畫
在當地影院播發電影的時間
今天的天氣
報紙的價格
提供建議的專欄
文化事件的有關信息
發生在社區里故事的標題
含有不只一個國家的新聞事件的標題等等內容
學生們兩人一組拿著清單,按圖索驥,用熒光筆在報紙上劃出了有關內容,通過這樣的活動,幫助學生快速地了解當地報紙的結構、特點和內容,并學習如何在有效的時間內找到相關的信息,并培養通過研讀標題來猜測材料主旨大意的閱讀技巧。
游戲后,教師將關于報紙的關鍵詞如標題、發稿日期、新聞事件、專題文章、編輯和評論等單詞寫在黑板上,讓一個學生解釋,另一個學生從字典查閱正確地意思,從來幫助他們深入理解報紙的構成、要素和功能。
完成關鍵詞的理解后,教師先向學生展示了報紙的不同版面,觀察編輯是如何將報紙分成不同的版面,首頁上的目錄如何展示不同版面的主題和內容。并詢問學生一般哪個版面會刊登重要的新聞?
然后教師引導每個小組將報紙翻到運動版面,通過瀏覽標題來猜測故事的大致意思,教師還列舉了最近發生當地的一次比賽的新聞,要求學生用熒光筆劃出“誰獲勝了”、“誰進球了”等。
在討論、交流、問答和游戲等活動中學生深入了解報紙的特點,學習如何在報紙上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培養跳讀的方法來確定細節的閱讀技巧和能力,從而掌握閱讀報紙和收集信息的方法。
在課堂的第四個環節中,教師要求學生在報紙上選擇一篇新聞故事,邊閱讀邊思考和回答了以下問題:報紙的標題、文章題目、文章發稿日期、照片說明、文章所在版面和頁碼、5個問題(who、what、when、where和how)。
在挑選并瀏覽文章后,學生分頭找出答案,這樣的活動幫助學生沿著作者的思路閱讀文章,抓住文章的重要細節,獲得更多的信息,有助于培養學生閱讀新聞故事的方法和技巧。
教師不僅僅培養學生信息收集和閱讀故事的能力,更注重培養學生的理解、想象、推理和猜測等深層次的閱讀技巧。在課堂的最后環節教師將印有閱讀策略的小紙條發給學生,要求學生選擇一個故事,按照策略和要求閱讀材料。要求如下:
1、 瀏覽標題,預測材料中故事發生的經過。
2、 從第一段開始瀏覽,使用熒光筆,確定文中的中心句和主題思想。
3、 劃掉那些對于你來說不重要或者重復的單詞和信息。
4、 用文中的剩余的重要信息或單詞造句,歸納文章。
5、 將歸納的句子按照文章的脈絡排序。
6、 重新修改或調整句子前后句子或文字,使之更緊湊。
7、 將你所寫的提綱和你最初的猜想比較。
從要求來看,基于策略的閱讀關注學生理解、分析和判斷能力,不僅幫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技能,如根據標題預測,提煉關鍵詞和中心句,推理分析,比較對比等,促進學生思維更加緊密、復雜和具有邏輯性,還在潛移默化中提升了學生的語法水平和寫作水平,發展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在課后上課教師在交流時,向我們介紹了平時利用報紙幫助學生積累詞匯量,培養閱讀能力的方法,如配對內容和標題;計算報紙上數學問題;根據漫畫想象和推理、給文章中細節的重要性排隊、分析宣傳和廣告,判斷策略及方法、閱讀文章獲取材理知識并分析環境對于文章的重要性,在故事情節中分析人物的性格和成因等方法。
素材運用靈活廣泛,如廣告、標題、圖片、表格、新聞、漫畫、特寫和新聞等,方法也非常多樣而有趣,激發學生讀報的興趣,培養英語閱讀的認知策略。
顯而易見,這節英語報紙閱讀課的教學目標讓學生了解報紙,知道如何讀報,培養讀報習慣,在此基礎上培養學生學會收集信息和處理信息能力和閱讀的技巧及方法。
“授之以漁而不授之以魚”,教師所采用的教學方法不是以知識為主體的教學方式,而是與獲取知識的能力或者“學會學習”為重要目的的教學方式。
絕大多數的任務和活動非常簡單,但學生參與、討論、分享和交流貫穿整個課堂。也就是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逐漸認識報紙,了解報紙,并在以不同價值取向的閱讀活動中學會了各種各樣獲取信息和閱讀的方法,教師發揮著主導著作用,關注并介入學生的學習過程,從方法到能力,從表象到思維,抽絲剝繭,結構清晰,從易到難,層層深入。
充滿生活氣息是此節課的最大特點。報紙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讓學生了解報紙,會讀報紙的目的體現了教育為了生活的價值和意義。與此同時,報紙本身是鮮活和豐富的教學資源,將其作為教學內容和教材是課堂生活化的形式。知識的習得和能力的培養只有生活經驗的重現、重組、重構中有意義和有價值,這樣的課堂才會煥發出勃勃生機。
上海學生2009年參加PISA的成績位居世界第一,然而在“非連續文本”閱讀方面,比如通過閱讀數據、表格、清單和憑證單、使用說明書、地圖、廣告等進行說明、解釋和討論,上海學生表現仍有待加強。這提醒我們,在日常教學中應該引導學生從強調記憶背誦的傳統方式,轉變成以解決問題為導向的學習方式。而報紙是“非連續文本”的最佳載體,澳洲的這節報紙閱讀課給了我們較好的啟示。
(文/鄭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