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幼兒堅強的意志品質
來源:查字典國外教育網 發布時間: 2017-04-28
培養幼兒堅強的意志品質
美國人喜歡這樣打比方:“如果手里總是有一把雨傘,還擔心下雨干什么呢?”在人生中,如果用“晴天”代表順境,那么“雨天”就代表逆境。每個人都喜歡“晴天”,但“雨天”卻總不可避免。雨天里,手里有傘的人方便繼續趕路;逆境中,心中有“傘”的人可以繼續生活的腳步。心中的“傘”就是堅強的心,就是堅強的意志品質。堅強不是長大后突然學會的,而是人生在經歷種種困難、危險、挫折、失敗的進程中形成的。因此,美國幼教工作者認為:在幼兒階段,老師就應該通過有意識的引導、教育、磨練,使幼兒逐漸學會如何面對困難、面對危險,為養成勇敢堅強的意志品質奠定堅實的基礎。美國幼兒園意志品質的培養主要圍繞兩個方面進行:一方面是勇敢教育,即遇到困難勇于堅持、面對危險保持清醒;另一方面是社會責任感的教育,也就是關愛別人、關愛社會、同情和幫助有困難的人。他們認為:堅強的品格需要巨大的精神力量支持,內心的愛是其力量之源。“勇敢+社會責任感”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堅強品格。
一、教育幼兒如何面對困難
美國幼兒教育工作者認為,要讓幼兒在日常生活的各種嘗試中,學習各種方法、積累經驗,進而養成勇于面對困難、堅持不懈戰勝困難的良好品質。為此,幼兒園老師不僅注意在日常活動中鼓勵幼兒的勇敢行為,還創編了許多與克服困難有關的游戲。通過游戲直觀形象地告訴幼兒,遇到困難時,不要被其嚇倒,而要開動腦筋,想方設法戰勝它。一種方法不行,換另一種方法;一個人不行,就大家一起努力,直至取得最終勝利。例如:在做《大家推》游戲時,老師先讓彼特一個人去推一個很重的大箱子,見彼特無論如何也推不動,老師就啟發他想辦法。彼特于是請來了小朋友們,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最終解決了問題。通過給幼兒布置具有挑戰性的任務,在幼兒遇到困難后啟發他們去思考更有效的解決方法,鼓勵他們不斷嘗試。這樣做可以幫助幼兒積累解決問題、戰勝困難的經驗。除了游戲之外,幼兒園老師還常常用講故事的形式教育幼兒勇敢戰勝困難。
“挫折教育”是培養幼兒堅強意志品質的重要內容之一,它總是與日常生活和教學活動緊密結合在一起的。當幼兒碰到挫折或失敗時,老師注重鼓勵幼兒堅持不懈,告訴他們失敗后可以重新再來。例如:三歲的泰利在搭積木,積木突然倒塌了,泰利顯得很失望,就用腳亂踢身旁的紙盒。老師看到了,走過去輕輕摟住泰利用鼓勵的語氣說:“泰利,你可以重新再搭一遍,只要堅持下去,你肯定能成功。”這樣的話可以給幼兒自信,讓幼兒有勇氣面對失敗,讓幼兒懂得對待失敗不應該生氣、沮喪,而應繼續堅持重新再來。老師應該教會幼兒對他們自己說:“這次我失敗了,但我還有機會。我一定能成功。”
二、給幼兒一顆充滿愛的心
“內心有愛的人才會是堅強的人”,這是美國教育者的觀點。他們把培養幼兒對他人、對社會的愛作為教育的出發點,認為和愛心相結合的勇敢才是真正的勇敢,以愛作支撐的堅強才是持久的堅強。因此,他們把愛心教育作為幼兒意志品質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他們認為:幼兒關愛他人的能力不是自發的,而是在與環境和他人的交往中逐漸養成的。這種能力最初產生于其他人對幼兒的關愛,親人之愛、手足之愛、伙伴之愛……在這些榜樣的引導下,幼兒會感受到關愛的意義和重要,體會到關愛的偉大力量,并逐漸學著去關愛別人。幼兒園老師對幼兒的關愛,引導幼兒樹立友愛的態度,幫助幼兒掌握恰當的表達愛的行為方式,會使幼兒感到安全、舒適、愉快,并自然地模仿老師去關愛別人。美國幼兒園培養幼兒愛心的最簡單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教他們如何“隨時隨地做好事”。幼兒可以參加許多活動,如在廚房幫忙、幫助鄰居打掃衛生、和家人參加有組織的社區服務活動、定期幫助他人等。所有這些不僅能培養幼兒關心他人的品質,也能讓他們學會更多的技能,還使他們懂得合作的重要性以及鍥而不舍、持之以恒的價值。此外,講故事也是對幼兒進行愛心教育的好方法,故事中那些善于照顧別人的人物會成為幼兒學習的好榜樣。
通過以上敘述我們可以看到,美國對幼兒的意志品質教育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內容簡明具體,符合幼兒的身心發展水平,方法上靈活、多變。在注重教育實效的同時,特別強調社會責任感對于意志品質的重要作用,認為勇敢+愛心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堅強。人們認識到,生活中的困難和生命中的災害任何人都無法避免,但是擁有一顆堅強的心是人生最牢固的屏障。
堅強的意志品質對一個人的重要意義,已為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認識。為幼兒提供一些“逆境”和“挫折”的環境,培養幼兒克服困難的能力,幫助幼兒逐步形成對困難的承受能力等方面,美國幼兒園的教育內容和方法也許能夠給我們一些有益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