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教育均衡發展的理念與措施
來源:查字典國外教育網 發布時間: 2017-04-28
國外教育均衡發展的理念與措施
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 藍建
教育發展不均衡是發展中國家教育發展的主要特征之一。各國專家一致公認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城鄉差距,它是制約發展中國家教育發展和實現教育現代化的瓶頸。各國目前正在采取措施希冀改變這種狀況。
城鄉教育均衡發展的理念
整體發展觀。實際上,城鄉關系是教育發展的一個決定因素。教育發展系統是由城市和鄉村的教育行為共同構成的。這就是把城市和農村作為任何一個教育問題的兩個方面來看待,都要同時考慮城市怎樣、農村怎樣。所以,國際社會提出,當前最需要關注和最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就是城鄉發展不均衡和農村教育不受重視問題。
城市與農村互相支持、互相受益、互相補充。要同時考慮一地區內大小村莊、中小城鎮和大城市的需要,同時反映全球化的要求,即使最邊遠的村莊也要納入國家和區域教育的發展計劃內。就是說,把農村教育作為教育整體的一個組成部分,才能獲得真正的城鄉教育均衡和有效發展。
教育發展策略。改變城鄉教育分割和城鄉教育分治及重城市輕農村的傾向,按城鄉交流與結合的原則,把大城市、中小城市、大小村莊及邊遠村莊都納入統一的教育發展大系統,以便實現教育資源的合理配置,協調城鄉教育需求與利益。
農村要根據自身的教育需求發展教育,而不是被動作為城市的附屬物做點滴改革。
總之,當前的教育視角是:農村與城市具有同等的地位,農村不是城市的附屬物,農村發展具有自身的教育需求。焦點是農村在從一種生活方式向一種職業場所轉變過程中,農村教育怎樣積極主動滿足當地人提高生產、生活能力,參與社會、充分發揮自身作用的需求。
城鄉教育均衡發展的措施
近十年來,隨著全民教育在世界各國的實施與推進,一些發展中國家開始逐漸采取了一些措施,促進城鄉教育協調發展。
1、政策。一些國家以法律形式為不同地區的教育提供了政治基礎。它表明國家對不同地區教育的一視同仁。如越南1993年的法律確認農村復式教學的合法性,法律還規定了復式教師工資兩倍于單式教師、少數民族教師的培訓工作、教材免費發放的對象等。印度尼西亞也制定了單式教學與復式教學同等地位的政策,地方政府為鼓勵社區參與農村學校活動給予額外補貼。菲律賓實施艱苦工作津貼以鼓勵農村教師。
2、教師。一些國家對農村教師實施鼓勵支持的經費政策。如上所述越南與菲律賓的政策。有些國家制訂了任用農村教師的特殊政策。如印度尼西亞和尼泊爾制訂了農村教師晉升的專門規定;巴基斯坦實施了游牧教師專門培訓計劃,并由國家提供經費。1994年尼泊爾開始實施農村復式教師專門培訓計劃。越南在師范學院使用了“復式師資培訓模型”,并開發出版了復式教材。
在菲律賓,教師除享有基本工資外,還有權享有各種補貼。“普通撥款法令”規定,對于到學校上課有困難的教師,如學校與家庭距離在10公里以上、但沒有汽車的情況應發放特困補助。對在“武裝沖突”地區任教的教師發放風險工資。
3、辦學形式。由于人口分布、語言文化、性別、民族、地理環境、學校分布及發展水平等方面的因素都制約著辦學形式,因此在不同地區建立什么樣的學校班級必須考慮和適應當地的情況。為此,世界各國包括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都因地制宜采取了多種形式辦學。在小學階段,為滿足農村、邊遠地區、山區等地兒童和家庭的需要,許多國家開辦了復式教學班(校)。我國周邊的亞太地區國家幾乎都存在。如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印度尼西亞、俄羅斯、馬爾代夫、菲律賓、太平洋島國、巴基斯坦、不丹、老撾、尼泊爾等。在印度和秘魯等國,2/3的小學都是復式小學。越南政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推動農村和山區復式教學的發展。
4、教學條件。免費供應農村地區教科書,已成為一些國家的政策,如越南和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是在某些條件下免費供應教科書。蒙古人民共和國在過去兩年中,政府為學校提供了500多塊黑板、教師用桌椅及10361套學生課桌椅,其中80%是送往農村的。
5、其它措施。在泰國,采取向貧困學生出借教科書、為他們提供午餐、向交通不便的學生出借自行車、為貧困家庭的兒童免除費用等措施。
在前蘇聯,由于地廣人稀,地域遼闊,為保證每個兒童受教育不出村,每個村莊根據規模一般都建有一所8年制學校,村莊較大的還建有10年制完全中學。學生午餐基本免費供應。不僅在當時,一直到今天,農村教師的工資待遇一直實行比城市教師高25%的政策。俄羅斯目前的農村人口只占1/4,但農村學校數卻占全國學校總數的69.8%。
教育的均衡發展受制于社會經濟發展的水平,但同時它也是全社會共同努力的結果。只有全社會共同關注農村教育,把農村作為我們社會的一部分,農村教育才能獲得真正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