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芬蘭16歲前不考試德國小學上四年
來源:查字典國外教育網 發布時間: 2017-04-28
西方:芬蘭16歲前不考試德國小學上四年
大河網-河南商報
德國的小學只上四年;芬蘭孩子16歲以內幾乎不參加任何考試。昨天,歐洲跨國教育合作項目“夸美紐斯”中國年會在鄭州第102中學舉行,20多位國外教育專家及國內部分名校專家共話基礎教育。
芬蘭孩子
從幼兒園到研究生都免費
芬蘭教育一直被排在全球第一,芬蘭教育第一的秘密是什么?
昨天,芬蘭奧里韋西市教育局長皮卡·鮑爾麗娜說,芬蘭教育強調的是無競爭教育,16歲以內的孩子幾乎不參加任何考試。
她說,在芬蘭,學校是不能挑選學生的,孩子要在他們所在的學區上學。芬蘭的中小學,班級人數不超過20人。“教育的前6年與學業成就無關,只是關系到為學習做好準備、發現你的愛好。”
芬蘭的家長(微博)也無須為孩子的學費發愁,因為從幼兒園一直到大學、甚至研究生都是免費的,包括午餐和交通費。
德國小學只上四年
德國教育分早期、初級、中等、高等教育。
昨天,德國圖爾姆霍夫文理中學校長范·德·格說,德國孩子上幼兒園是自愿的,家長也需要繳納費用,孩子通過“在玩中學習”的方法認識世界。
所有孩子在6歲時要上小學,包括1至4年級。德國的中學分為普通中學、實科中學、綜合學校、文理中學。
對普通中學學生來說,有一門重要課程是實際操作,是職業培訓的一種形式;實科中學的典型課堂是如何處理技術問題;文理中學是為學術上有前途的年輕人提供的教育,學習8年后要“高考(微博)”,這是學生進入大學的先決條件。
范·德·格說,教會學生怎樣學習很重要,學生必須學會自己解決問題。
新課改就如同教學生開車
老師要讓出駕駛座
一個月前,在國內一所中學每周舉行的升旗儀式上,講話的學生悄悄換掉稿子,突然發表了一篇抨擊中國當今教育制度的演說。此前,另一所中學晚自習停電,學生集體撕書、燒書……
昨天,在“夸美紐斯”中國年會上,中國教育學會常務副會長郭振有說,這樣的事情本不該發生,要杜絕類似事情就必須堅定不移地推進課程改革。從另一個角度看,這個學生敢講真話的勇氣,和他講出來的道理,正是新課改的成果。
郭振有說,新課改就如同教學生開車,老師要讓出駕駛座,自己坐在副駕駛座上,啟發學生的智慧。
河南商報記者 彩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