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讀國外教育體制(下)
來源:查字典國外教育網 發布時間: 2017-04-28
專家解讀國外教育體制(下)
還有一點,我覺得我的孩子有時候寫個什么東西,寫個八十遍,一百遍,那種特別的機械式的灌輸,導致孩子犧牲了很多自己的一些玩的時間或者說業余發展的時間,都被壓抑了,相反這方面在國外孩子就比較,他鼓勵你有一些個性的發展,所以沒有得到某些壓抑。所以在這兩方面呢,使得孩子比如說咱們這邊大學畢業以后,可能考個很高的分數,上了大學了,但是相對來講他個人的素質可能會受到很大的束縛。同樣來講,在國外他考上一個大學的一個孩子,可能他學的理論方面沒有那么深,但是他可能懂的事情特別多,然后他處理問題的能力和個人獨立生存的能力特別強,和我們國內相比來講,這方面就比我們優越的多。所以我覺得這兩邊,實際上我更贊同國外的那種教育,因為他出了校門以后,走向社會是一個對社會更有用的一個人,所以我覺得這是一個主要的差距。
賈啟軍:加拿大我覺得教育一個重要的特色,就是它重視人的個性發展,加拿大是移民國家,不同的民族,來自加拿大帶著不同文化背景,所以學生個性千差萬別。然后從七年級開始,學校就有了輔導顧問了,他就根據學生的特點,你的特長,然后安排你今后的生活,安排你今后的學習。對比我們國家,他就過分強調那種單一的,劃分單一的教學模式,所以往往學生不堪重負,這也是為什么這么多年來,好多家長投資移民加拿大,讓孩子接受國外教育的一個原因。
主持人:我覺得大家也都知道,國外和國內的教育體制有明顯的不同,現在有這樣一種矛盾出現了,你比如說有很多的孩子他在國內已經念完初中甚至是念完了高中,然后出國,突然間轉變了一種教育模式,打破了填鴨式的教育教學,然后還有一種觀點,認為這種學習出去之后能夠更好的照顧自己,自理能力強。另外一個觀點,就是我們從小就應該讓他們接受寬松的教育教學環境,對整個人物性格的塑造,對于外界接觸的觸角是不同的,這一點您怎么看?是小的時候就出去接受這種先進的教育理念比較好?還是慢慢接受比較好?
李肇輝:我個人感覺到最好還是小一點出去接受教育比較好,實際上比較擔心歲數太小,沒有自理能力出去,之所以造成這種擔心,是因為一般留學的方式家長是出不去的,只能把孩子送出去,所以他就擔心孩子在那兒沒有自理能力怎么辦。那么這個移民就可以做到,因為移民全家都同時去了,就和在國內一樣,你孩子上完學回來以后還是家長在家,母親給做飯,或者說可以監護孩子,一直等到他成人。實際上在這個過程當中,也在逐漸培養他自立的能力,他在那種環境下因為大家都比較獨立,都比較自立,都比較個性發展,所以他在很小的時候,在那種環境下他也逐漸逐漸培養了一種很獨立,很自立,很有生存能力的這么一種環境,一直到他上大學的時候就已經很自立了。但是在國內,你比如說到高中以后再去的話,實際上在國內還是一種很依賴性的環境,等到高中雖然他年齡到那兒了,但他心態上仍然是一種非常依賴,所以他去了國外以后,猛的到了國外,實際上人家那兒高中的學生已經非常自立了,他就感覺到有一種很大的差距。所以說我個人的看法,應該是在越小越好,小一點的話去那兒,他能夠在那種環境下成長,他逐漸就會適應那種環境。
主持人:但是也不能太小,比如說上幼兒園左右的時候就把孩子送出國,那對于他的成長我覺得還是不行的。
李肇輝:其實要太小的話,不在于說年齡的問題,而是在于你要太小的話,反倒把中文丟掉了,這是我的觀點,我認為什么時候去最合適呢?你把你的中文基礎已經打好了,你不會再忘記你的中文了,比如說你小學四、五年級,你也會讀了,也會寫作文了,語言也沒問題了,這時候你再出去,你有了這種中文的基礎上,到了國外然后進到英文環境下,那會非常快把英文學會。但是假如你幼兒園就去國外,中文還沒有學好,等到你再想教他中文的時候那就比你教英文要困難的多,他會天天跟你說英文,這是我覺得這個差距,就是在于年齡大小不要把中文丟掉。
主持人:看來小學剛剛畢業比較好。
李肇輝:對,因為中國的發展將來是非常非常有潛力的,而且我也比較贊成將來你在國外,所謂鍍金,到國外鍍金,真正鍍完金以后肯定在國內發展的空間會很好,我也是贊成這樣。到那時候你想再回國發展的時候,你又看不懂報紙,又聽不懂中文,這時候你反而是一個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