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藝術:班主任不妨給學生留些缺口
來源:查字典班主任網 發布時間: 2017-03-21
我讀過一個故事:某著名企業家做完報告,一位聽眾問他:“您成功的秘訣是什么?”企業家拿起粉筆在黑板上畫了一個圈,只是沒有畫圓滿,留下一個缺口。他反問道:“這是什么?”臺下沒有一個人答對。他說:“這只是一個未畫完整的圓圈。我的秘訣就是不把事情做得很圓滿,要留個缺口,讓我的下屬去填滿它。”
這個故事對于我們進行班級管理很有啟發。許多班主任對學生管得過多、過緊、過死,既壓制了學生個性,又挫傷了學生的積極性,所以不能取得實效。為了提高管理效率,班主任在幫助指導學生時,不妨留一些缺口讓他們自己去填滿,使學生既能體驗到成長的快樂,又能鍛煉各種能力。那么,我們需要留下哪些缺口呢?
1、留些機會,讓學生自由表達。
許多班主任與學生交談時,常常先入為主,不聽學生解釋,按自己的推測去評價、去教育,對學生缺少尊重和理解。學生在班主任的壓制下有話無處說,也不敢說,班主任往往了解不到事情的真相。因此,班主任要多開辟一些師生交流的通道,給學生傾訴的機會,讓學生自由表達心聲。如在班級設置意見箱,寫班級日志,辦班級園地,還可設立班主任信箱、班主任熱線。學生的意見得到尊重,他們就會體會到做人的尊嚴、成長的喜悅。
2、留些問題,讓學生自己思考。
班級管理中有些問題一時難以解決,可以留給學生去思考,群策群力來解決。比如對上課違紀行為實行量化扣分,可能引出新的問題——表面看上課紀律好了,但死氣沉沉,課堂氣氛不活躍。這個問題可以交給學生去思考,讓班干部集中全體同學的智慧完善這項管理制度。留一些問題讓學生去思考,既可以開闊他們的思路,又可以提高他們自主管理的能力。
3、留些權利,讓學生行使。
學生能自己做主的事情,班主任要放手,盡量讓學生自主選擇。班主任的包辦代替往往會引起學生的反感。要讓學生自主行使自己的權利,學會選擇。如班級成立學習小組、興趣小組,讓學生自主選擇參加;給學生選擇同桌的權利;班級開展活動,盡量讓班干部組織,學生自己搞;班干部的選聘,盡量公開公正公平,鼓勵學生參與競選合適的崗位等等。
4、留些事情,讓學生自主管理。
班主任一個人的精力有限,管得太多就什么也管不好。要充分發揮班委會的作用,班級重大問題由班主任來管,班級日常事務由班干部來管理。隨著學生年級的增高,班主任要逐漸放權,讓學生有更多的鍛煉機會,提高自主管理能力。蒙臺梭利說:“為孩子提供的每一個不必要的幫助是對他的發展的一次阻礙。”學生能管的事讓他們自己來管,既鍛煉他們的社交能力,又提高他們的管理能力。
5、留些時間,讓學生自由支配。
班主任不要為了提高班級成績,隨意延長學習時間,把學生時間擠占得滿滿的。要留些時間讓學生補缺補差、發展興趣、培養特長、鍛煉能力。班主任要教會學生合理安排時間,培養學生管理時間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習效率。班主任在安排好學習和集體活動的時間之后,其余時間可讓學生自由支配。
6、留些空間,讓學生自主擁有。
班主任要為學生保留一些私人空間,尊重學生隱私。關心學生,但不探聽學生隱私,和學生保持適當的距離。有些事情可以“揣著明白裝糊涂”,比如對于有早戀傾向的學生,班主任不要捅破這層窗戶紙,如果捅破,本“無事”可能變成真“有事”。和學生個別談心的內容不宜公開,學生要求你保密的事,一定要為他保密。留些空間,讓學生擁有一塊自己的心靈天地。
留些缺口,才能促進完美。給學生多留一些缺口,孩子就會多一些自主發展的空間,也多一些成長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