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要樹好“五大形象”
來源:查字典班主任網 發布時間: 2017-03-21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對學生成長和成才的作用不言而喻。作為培養未來人才的教師,其知識結構的狀況和道德水準的高下,愈來愈成為備受關注的焦點。在新的歷史時期,不論是公眾,還是學生,都關注教師自身素質的形象美。筆者認為,教師自身素質主要體現“五大形象”,即:
傳道者的形象。教師肩負著教書育人的崇高使命。這一使命本身要求教師具有高大形象,遠見卓識,熟悉理論;有堅定的政治信念、無限熱愛人民并獻身于社會主義建設;有無私奉獻精神,集中表現為對學生傾注全部的愛。教師精湛的教育教學技藝、高尚的理想道德、忘我的工作熱情所樹立的傳道者形象會令學生肅然起敬,產生強烈的美效應,“親其師,信其道”就是這個道理。
解惑者的形象。教師不僅要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而且還需具備其他學科和廣博的生活范圍知識;知曉國際形勢和了解國內教育改革進程;理解教育對象的意識沖突,善于選擇時機妥善解決學生間發生的種種矛盾。教師在復雜多變的教學過程中,應富有教學機智,隨時解惑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望。對青少年學生人生道路上的困惑能給予啟迪,使他們“茅塞頓開”、“恍然醒悟”,產生極大愉悅,從而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
授業者的形象。“教是為了不教”,授業為了創業。對一個在復雜現實矛盾里處于幼稚階段的青年學生,要幫助他們敏銳感受、提高洞察能力,正確分析和處理矛盾,增強人生戰勝挫折能力,這里包含著教師所付出的艱辛勞動和無私奉獻精神。那種只懂得讓學生機械操作,重復訓練,枯燥乏味、單調呆板的授業方式,只能使學生失去智慧靈光。所以,教師只有不斷求新,富有探索精神,立足于學生的未來發展,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開拓他們自己未來的真正事業。
示范者的形象。空洞理論說教當然不會產生良好的教學效果,但教師言行矛盾、表里不一,則會導致致命的后果。學生對教師更是“聽其言,觀其行”,具有極高楷模的教師才具有真實的美感。如,當教師熱情宣傳勇斗歹徒,維護社會治安觀點時,一位學生當場舉手詰問:“老師,你能做到嗎?”由此可見,教師以身作則的范例式作用是學生對老師審美上的客觀要求,也是教師自身素質的真實體現。
美型者的形象。由于教師所處的特殊地位,學生對教師的審美要求比較注重于理性和內在品質的自然表露,而不是淺薄的表現。那些穿著華麗、佩金戴銀或衣冠不整的教師,時常會遭學生的非議。因而,教師需要注重自己的形象是否端莊,態度是否和藹可親、真摯熱情,處事是否民主寬容、富有分寸。學生往往從教師的語言談吐、態度表情上直接感受到教師在精神世界上是否廣闊、善良與美好。當然,教師幽默風趣富有節奏的講課藝術,精巧的教學思路和駕輕就熟的教學手段的使用,都會使學生充分感受到美的召喚。
“育人先育已,正人先正身。”要培養未來發展的人才,教師要不斷拓寬知識視野,著力提高自身素質,以身作則,率先垂范。要關愛每一名學生,關心每一名學生的健康成長,以真情、真心、真誠教育和影響學生,努力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成為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引者和引路人。為經濟社會發展培養“具有一定的創新能力、較強的實踐能力和良好的發展能力”的“三能”人才,默默耕耘,奉獻自己的青春與年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