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案例:俯下身來,為孩子架起一座橋梁
來源:查字典班主任網 發布時間: 2017-03-21
??案例:“你們六、一班的窗戶又沒關。”高校長又來找我了。唉!六一、六一,老是六一!我快步走到教室后面,只見兩扇窗戶張著大口,靜靜地無奈地看著我。接手這個班快一個月了,與同學們共同制訂了量化細則,像關窗戶一類的事情已經具體責任到人,這樣的小事總是做不好,怎么行?我開了教室門,邊關窗戶邊想,明天非批評責任人程林和徐明利不可!隨后在黑板上寫了幾個大字:“窗戶未關,誰之過?”
??處理方案:批評就能解決問題嗎?怎樣才能讓孩子們自覺地牢記自己的職責呢?第二天一到校,我召開了一次臨時班會。一開始,孩子們都把譴責的目光投向了這兩扇窗戶的具體責任人:程林和徐明利,仿佛于己無關。他們倆也一直低著頭,一副等著挨批的樣子。我轉身寫下了“教不嚴,師之惰。”“好幾次咱班都忘記了關窗戶,暴風雨說來就來,天氣說變就變,摔壞了門窗損失就大了。讓我們重新學習一下細則的最后一條:允許你犯錯誤,但不允許犯重復的錯誤。同樣的錯誤出現三次,追究老師的責任。這次關鍵是老師的失職,所以我罰自己關一周的窗戶。”同學們你看我、我看你,一副意想不到的樣子,就連程林和徐明利也吃驚地抬起了頭。
??第一天,我及時把窗戶關好了,孩子們默默地注視著我,程林和徐明利顯得有點尷尬。第二天,我又去關窗戶,程林一見到我,急忙跑上前去,說:“老師,讓我來吧。”
??“不!說好這一周是我的。”
??“……”程林臉紅了,無聲地站在了一邊。
??到了第三天、第四天,窗戶早早不知被誰關好了。我感到時機已經成熟,于是在班內召開了主題班會“由窗戶想到的……”
??這幾天,同學們早就憋了一肚子的話,短暫地思考后,王佳瑤率先發言:“從這兩扇窗戶看到了咱們班的紀律渙散,管理不嚴。”
??趙錦岳:“從這兩扇窗戶看到了咱們班同學還缺乏責任感。”
??孫山凱:“從這兩扇窗戶看到了咱們班團結互助方面做得還不行。如果有人發現了,趕快關好就行了,不一定非得程林和徐明利不可,每一個人都應該自覺地維護集體的榮譽。”
??一石激起千層浪,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從個人到集體,從形象到榮譽,敞開了話匣子。這時我又在黑板上寫下了“窗口”兩個大字。
??“從窗戶到窗口你能想到什么呢?”
??愛動腦筋的付圣穎說:“窗口是不是還有別的意思?”
??“是啊,北京是我國的窗口,咱們東南孫小學是高里鎮教育的窗口。”我接上說。
??孩子們一下子恍然大悟!
??“窗口就是最棒的!”
??“最好的!”
??“是佼佼者!”
??“咱們六一班是東南孫小學最優秀的班級,代表著東南孫小學的光輝形象,讓我們來做東南孫小學的窗口,大家說好嗎?”我滿懷希望地看著大家。
??“好!”大家異口同聲。
??“那如何做起呢?”
??孩子們陷入了沉思,隨即又熱鬧起來,在小組內熱烈地討論自己的計劃。
??后來的日子里,班級內悄悄地發生了變化:地上的小紙團被撿起來了,墻壁上缺少的圖釘被釘上了。花園里,女同學剛拔完了草,下午男同學又鋤了一遍,耙平了。作業桌上的作業本不再亂七八糟,衛生角里的掃帚不再東倒西歪。升旗儀式上,45名同學站得整整齊齊,精神煥發。考試結束了,幾個學生主動幫老師整理試卷。放學路隊上,六一班走得那么齊,真正成了全校學生的表率!每個人都成了六一班的窗口,孩子們的行為習慣越來越好。【反思】在班級實施精細化管理的初始階段,像這樣不關窗戶、忘帶作業本諸如此類的事情很多很多,但單純的說教與批評效果并不理想。做為班主任,只要我們嚴格要求自己,勇于承擔責任,敢于糾正錯誤,放下老師的架子,俯下身來,以身作則,用自己的智慧啟迪學生的心靈,用自己的行動樹立老師的威信,讓教師的威信融入班集體的權威。就能讓刻板的制度變成影響學生切身行動的準則,養成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做為教師,只要俯下身來,定會為學生的習慣養成架起一座成長的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