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問題學生案例分析
來源:查字典班主任網 發布時間: 2017-03-21
??教育轉化問題學生,是教師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教育只有用關愛喚起他的自信心、進取心,使之改正缺點,然后引導并激勵他努力學習,才能使之成為品學兼優的學生。下面通過具體的教育案例進行分析。
??我班有個學生叫王唏臣。他剛剛進入初一時,可以說是“未見其人先聞其名”。每天不是任課老師就是學生向班主任告狀,上課缺乏組織紀律性,隨心所欲。
??為了有針對性地做工作,我決定先讓他認識自己的錯誤。于是找他談話,談話中,我了解到他心里十分怨恨小學的班主任老師。我心里一喜,讓他認識錯誤的機會來了。我輕聲問他:“你為什么會恨那個老師?”他不好意思地回答:“因為她常常批評我?!蔽翼樦鴨枺骸袄蠋煘槭裁磿T谡n堂上批評你,你知道嗎?”他說:“因為我常違反紀律,沒有按時完成作業,書寫也不工整!”“想改正錯誤嗎?想做一個受他人歡迎的孩子嗎,你要怎樣做才好呢?”“我今后一定要遵守紀律,團結友愛,認真完成作業……”“那你可要說到做到喲!”“好!”后來,他無論是在紀律上,還是在學習上,都有了明顯的進步。當他有一點進步時,我就及時給予表揚、激勵他,使他處處感到老師在關心他。他也逐漸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明確了學習的目的,端正了學習態度。
??為了提高他的學習成績,除了在思想上教育他,感化他,我特意安排一個責任心強、學習成績好、樂于助人、耐心細致的同學跟他坐,目的是發揮同桌的力量。
??案例分析:
??一、以人為本,付出師愛
??作為一個教師,都應以人為本,尊重每一位學生。教育是心靈的藝術。我們教育學生,首先要與學生建立一座心靈相通的愛心橋梁。這樣老師才會產生熱愛之情。如果我們承認教育的對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的過程便不僅僅是一種技巧的施展,而是充滿了人情味的心靈交融。心理學家認為“愛是教育好學生的前提”。對于王唏臣這樣特殊的后進生我放下架子親近他,敞開心扉,以關愛之心來觸動他的心弦?!皠又郧椋瑫灾诶怼?,促使他主動認識并改正錯誤。
??二、以生之助,友情感化
??同學的幫助對一個后進生來說,是必不可少的,同學的力量有時勝過老師的力量。同學之間一旦建立起友誼的橋梁,他們之間就會無話不說。同學是學生的益友。在學生群體中,絕大部分學生不喜歡老師過于直率,尤其是批評他們的時候太嚴肅而接受不了。因此,我讓他從與其他同學交朋友做起,讓他感受同學對他的信任,感受到同學是自己的益友。讓他感受到同學給自己帶來的快樂,讓他在快樂中學習、生活,在學習、生活中感受到無窮的快樂!通過同學的教育、感染,促進了同學間的情感交流,在轉化后進生工作中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因材施教,循循善誘
??王唏臣的情況比較特殊,主要是自制力差,對自己的錯誤、缺點認識不足,對老師的批評教育產生厭惡、憎恨心理。因此,我就以愛心為媒介,搭建師生心靈相通的橋梁。與他談心,與他交朋友,使其認識錯誤,樹立做個好學生的信心;充分發揮學生的力量,安排一個責任心強、學習成績好、樂于助人的同學跟他坐,給予學習和思想上的幫助;自己批改他的作業時,讓他感到老師的關心、重視……用關愛喚起他的自信心、進取心,使之改正缺點,然后引導并激勵他努力學習,爭取成為品學兼優的學生。
??教育、轉化一名問題學生需要教師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但是只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我想終會有所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