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級管理:如何正確面對學生早戀?
來源:查字典班主任網 發布時間: 2017-03-21
據報道,我市近來發生了三起因戀愛引發的悲劇:一初中女生因情感受挫,在賓館服毒自殺;某私立學校一男生因戀愛被拒絕,跳河自殺;一初中女生因失戀在家上吊而亡。
這些讓人痛心的悲劇的發生顯然不能把責任歸咎到某一方身上。但是,作為在校接受教育的學生,如果教師對他們的早戀問題進行一些妥善的疏導和處理,我想,也許可以避免悲劇的發生。
毋庸置疑,校園里存在著早戀。過去,早戀如過街之鼠,人人喊打;然而,如今改革開放,老師們似乎對此也見怪不怪了。換言之,在處理學生早戀這個問題上,我們總是走極端:過去,把早戀當做洪水猛獸;現在對早戀是不聞不問,漠然處之。
不管哪種態度,我們當然不能完全怪老師,因為學生早戀一直是大家都感到最棘手的難題之一。盡管大人們都知道學生早戀是個普遍存在的事實,然而,大家又都認為這是個燙手的山芋,不敢輕易接招。即使是早戀學生的父母,對待孩子早戀的態度也往往是遮遮掩掩,欲說還休,在背后干著急。一旦發現孩子早戀,大家都很緊張,孩子仿佛是掉進了灰里的豆腐,拍拍不得,打打不得。
最后,擔子似乎都落到教師身上。但感情問題錯綜復雜,大多老師也無良策,所以也不愿趟這個渾水,結果學生的愛情問題竟然成了“被愛情遺忘的角落”!
也許恰恰就是這種教育上的真空導致了以上一些悲劇的發生。這說明,對于學生早戀,一棍子打死要不得,不聞不問、任其發展也要不得。大人們一定要管!
管不是亂管。如何管呢?我們在管理學生早戀的時候,以下做法是不妥當的:
一、一旦發現學生早戀,嚴厲斥責,妄圖用高壓政策“棒打鴛鴦”。
《班主任之友》2011年第1期登載了這樣一個案例:班主任王英杰老師因為兩個學生出現早戀情結,便聲色俱厲地指斥他們這簡直是大逆不道之行;但學生并沒有因為他的批評而停止,反而越發放肆,直至被學校開除……
王老師的處理方式簡單粗暴,不僅沒有教育好學生,反而使他們越走越遠,不能不讓人感到惋惜。
二、發現學生早戀后,大肆張揚,妄圖“聯合各界力量”逼迫雙方分道揚鑣。
有個班主任偶然發現兩個學生在校園里卿卿我我“早戀”的證據后,馬上打電話叫家長來,當著眾人的面講述自己的所見所聞,要家長把孩子領回去。在班里,他也向同學們宣布了他的決定和原因。他本意想通過這種辦法逼迫早戀學生住手,結果學生不僅沒被學校開除,反而將戀愛公開化,弄得大家都很難堪。
三、妄圖利用早戀者自食苦果的典型案例教育學生遠離早戀。
老師們處理學生早戀最慣常的做法就是利用反面事例進行說服教育。其實這種做法既不穩妥,也無效果。根據調查,對于早戀的利弊,學生們并沒有明顯的傾向性:約有45%的學生認為早戀利大于弊,約有55%的同學認為弊大于利。
有的老師利用早戀學生成績大幅下滑的案例來教育學生不要早戀,其實二者之間沒有必然聯系,結果適得其反,引發尖子生早戀,因為青春期的學生富有挑戰性、叛逆性和沖動性。
四、介入時機不當,反而推波助瀾。
有些男女生的交往還處于好感階段,學生顧及到各方面的壓力只是朦朧有些意思。如果老師捕風捉影,見風就是雨,匆忙介入,不僅破壞了男女生之間正常、純潔的交往,而且破壞了師生關系,有時甚至由于老師“幫忙”捅破了窗紙,促使學生早戀。
五、誤將學生早戀成人化,談婚論嫁,涉及性。
學生對性的了解朦朦朧朧,早戀往往具有其單純性。有時只是覺得雙方在一起愉快而已,缺乏成年人談戀愛時對對方家庭、政治、經濟等多方面的深沉而理智的考慮。所以老師和家長不要將學生早戀想象得很骯臟,以為他們在一起必然會做出越格的事情來。 那么,對于學生早戀,我們該采取什么樣的態度呢?
首先大家要明白,學生為什么早戀?學生戀愛的本質是缺乏愛。
有的學生由于在學習上長期遇挫,因而轉向以異性交往作為展示自尊的的一種寄托,這就是為什么成績差的學生早戀多的主要原因吧。有的學生由于父母在外打工,或者是單親離異家庭,缺乏家庭溫暖、父母之愛,所以想通過戀愛來獲得精神上的滿足。有的性格內向的學生,缺乏交流與溝通,往往會戀上性格外向的異性,作為情感的補充……
其次,要認識到有的戀愛不是真正的戀愛。
常聽到很多人說,如今小學生也學會了談戀愛。其實這不是戀愛。現在獨生子女多,孩子缺乏兄弟姐妹的溫暖,同學之間的交往有時只是彌補一下兄弟姐妹情感的缺失。老師和家長千萬不要一見男女生交往就認為不正常,甚至橫加阻攔。
第三,未雨綢繆,防微杜漸,預防孩子陷入早戀的泥潭。具體做法如下:
(一)、老師和家長要教育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和目標,把心思放在學業上。
(二)、要培養孩子的責任感,應該承擔很多的責任。這樣,當他們要戀愛的時候,就會想想自己有沒有這個能力承擔責任,從而放棄談戀愛。
(三)、制定合理的作息時間,管理好校外生活,盡量減少孩子發生早戀的機會。有的父母對孩子停留在小時候的判斷上,以為孩子還是個乖孩子,過分信任孩子,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失。例如:某學校一名女生小葉與同是高中生的男友交往近一年,在一次同學生日聚會上與男友酒后偷食禁果而意外懷孕。17歲的小葉是個乖乖女,自小家教很嚴。停經2個月后,她還不知道自己懷孕,直到發生嘔吐等明顯早孕現象,母親才知道她超過了3個月的早孕期,面臨引產的危險。最終,還是不得已打掉孩子。
(四)、多參加集體活動,盡量不讓孩子單獨經常和某一異性相處。
集體活動可以使孩子的精神和品位都得到提升,對他人有一個更全面的認識。而單獨相處容易日久生情,陷入早戀。
例如,一所高中有兩個男生和一個女生,他們原本是互不相交的平行線。那個女生原本和其中一個男生小波交往。在高三緊張的最后復習階段,女生經常到另一個男生小兵那里復習功課,隨著時間一天天過去,女生覺得和小兵有了感覺而疏遠了以前的男友小波,并在高考前,以高考沖刺提出了分手。高考后,小波知道了實情,找小兵報仇,結果反而被捅2刀,傷口深及胸腔,幸運的是沒有傷到心臟才保住生命。而那女生知道這件事后也因為無法承受事情,而跳湖自殺。據了解,這三個學生都是學校的優等生,因為早戀造成了三朵花損落的悲劇。
第四、一旦發現學生早戀,要認真對待,既不要大驚小怪,也不放任自流。學生早戀是青春期最正常不過的事情,老師和家長們都不必恐慌,不要躲避,也不要一棍子打死。孩子的暗戀有時也有它美好的一面,心中默默保存這份感情,也許會激勵孩子不斷積極向上。在處理學生早戀問題的時候,一定要把握一個度,不要輕易打開愛情的潘多拉盒子。
首先,要維護學生自尊,不將問題擴大化。
學生早戀,大多非比較隱秘,非常顧及面子,如果大人們處置不當,搞得沸沸揚揚,將不僅會損害學生的自尊,而且使問題向嚴重的方向發展。其次,要做孩子的真心朋友,為他們解開心結。
由于早戀具有朦朧性和不確定性,學生往往不懂得愛,也往往在戀愛與放棄間猶豫不決。學生發生早戀,大多不會告訴父母。當他們還處在戀愛邊緣的時候,只要我們老師,家長對他加以關心、愛護,幫助他解開心結,就會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戀愛觀,放棄戀愛,走上正確的人生道路。
曾有一個高二學生,為喜歡一個女孩而苦苦掙扎。他十分自責又擺脫不了思念,知道自己要好好讀書又不能控制自己。家長聽到風聲后,適時開導和幫助孩子,充分肯定兒子戀情的純潔性,并相信他能處理好求學、立業與戀愛之間的關系。孩子聽后抱著家長失聲痛哭,克服了艱難掙扎的心理,丟掉了沉重的思想包袱,精神面貌煥然一新,學習突飛猛進,終于考取了重點大學。事后他感激地說:“我的父母是最好的父母!”
總之,早戀問題是個關于“愛”的社會大課題,“解鈴還須系鈴人”,需要彼此尊重,用心付出愛心,才有可能獲得圓滿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