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級管理:班級分組管理
來源:查字典班主任網 發布時間: 2017-03-21
??班級分組管理是班主任和課任教師進行教學管理的一個基本的管理模式,在教學及班主任工作管理中引入小組競爭機制,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被空前地調動起來了。
??首先,對班級進行重新分組。考慮到將來要在各方面進行競爭的公平性,在各小組的男女比例、學習成績差異,紀律表現優劣、性格的內外向,文藝體育特長、個子高矮等方面進行反復推敲,力求均衡,最終將班級劃分為6個小組,以確保在今后各種況爭評比的公平性。
??其次,在每個小組中都由學生自愿擔任相應科目的課代表,負責該組各科的學習。小組長的選拔一改過去的班主任委任制,給出長達一個星期的時間讓各小組成員醞釀本小組的最高領導人,并提出各小組出任第一任組長的同學要做的事;思考小組進行量化評比細則的制定方案。一周之后的班會課上,6個組長應運而生,并由他們起草班級小組量化評比細則,在學習、紀律、衛生等方面進行了加分扣分等設置,經班主任審批,略作修改,在班級全體舉手表決后實行。
??小組量化評比的具體操作是作為班主任所最擔心的,這當中面臨幾個最棘手的問題,一是評分細則過于精細則不利于操作,太泛了又起不到最好的效果。這得益于魏書生老師“凡事多征求學生意見”的觀點,關于量化分值的分配,均請同學舉手表決,例如遲到扣分這一項,好遲到者當然主張少扣分,不遲到者提議多扣分,于是以少數服從多數,使好遲到者心服。再者除去不易量化細則,使操作者有據可依,這樣避免在操作中出現數據不清現象。第二個問題是能否持久的問題,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量化評比要做到持之有恒,要選拔兩個得力的工作能手,每個星期一的早自習,準時地將上周統計表交到班主任的手中,使班主任對上周評比情況一目了然。再者就是每個月的量化評比結果進行擇優頒獎,盡管獲獎團隊的每個隊員只不過贏得一支圓珠筆,可內心里的成功感卻是無可比擬的,同時對未能獲獎的團隊也是一個鞭策。
??班級分組管理對班主作工作的另一個重要意義就是:抓大放小,實行組長負責制,對本小組的學習、紀律、衛生等各方面工作全面負責,對本小具有最高領導權,班主任的工作主要抓組長,具體工作落實由組長組織實施,提高了班主作的工作效率,既減輕了班主任的事務性工作壓力,又培養了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班級分組管理使小組之間的團隊意識很快得到了加強,但由此而引發的是小組之間的競爭導致班級的凝聚力有所削弱。如少數同學不能主動地為小組加分,于是在其它組被扣分時表現出幸災樂禍的表情,這是班主任包括所有同學所不愿看到的現象,因此在一切可以進行教育的環境下加強大局意識的教育,同時充分運用學校組織活動的機會,加強班級凝聚力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