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進生轉化:輔導后進生才能高效
來源:查字典班主任網 發布時間: 2017-03-21
輔導后進生是我們每位老師經常遇到的難題,是我們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我們教師必須做好的工作。真正要做好這項工作,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我們面對這樣難題應該采取什么策略和措施呢?下面我就談談自己幾點看法:
一、教師要不斷“充電“,更新教育觀念,提高教育教學水平。俗話說:“打鐵還需本身硬”,教師要想教好學生,提高教育教學水平,,輔導后進生高效,自身必須努力學習,不斷為自己“充電”,更新教育觀念,樹立創新意識。那么,我們教師要不斷學習哪些知識呢?我們要努力學習教育學、心理學以及拓寬豐富的專業知識,運用教育學、心理學理論來研究后進生的學習心理,學習特點,知道他們在想什么,需要什么?對什么感興趣,進行有針對性地個別輔導,因材施教,勢必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為后進生創建和諧、融洽的學習氛圍。
(一)和諧的師生關系應建立在平等民主、相互尊重的基礎上。
蘇聯著名教育家馬卡連柯說:“得不到別人的信任與尊重的人,往往有最強烈的自尊心,你信任他,賦予他更多的責任,往往是調動他的積極性的最好手段?!睅熒g應該是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尤其要特別強調是尊重學生。尊重學生應該是一種設身處地的全面尊重,所謂全面尊重學生就是尊重學生人格,尊重學生的特點,尊重學生的水平以及尊重學生的狀態等。尊重學生人格,就是要把學生當作與教師平等的人來對待,以朋友相等。承認學生作為一個獨立的人應有的權利,比如維護學生尊嚴,保證學生安全,參與有關活動的權利等;尊重學生特點就是要承認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特的人,教育過程中要認可每個人在認知方式、興趣愛好等方面的特點,讓學生能夠有一定的自主選擇的空間,而不是強求一律;尊重學生水平就是要把學生看作是處于發展過程中的人,在他們身上必然要表現出這樣那樣的不成熟甚至是缺點和錯誤,這是學生成長過程中必然要經歷的階段或步驟。即使一個學生在別人眼里一無是處,教師也應該發現他的發展潛力,并為他制定合適的發展目標,采取適合他的教育方式,讓他在現有基礎上得到提高。尊重學生狀態,就是要看到每個學生都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每個人在體力、智力、情緒等方面都有狀態好與不好的時候,教育過程要體貼學生的身心狀態,而不能過于機械、刻板。
(二)后進生與成績好的學生也應體現平等,相互尊重。
后進生與成績好的學生之間體現平等、相互尊重,和好相處,有利于創建和諧的學習氛圍。促進學生學習潛力的開發,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發展。但在班上,我們經??吹匠煽兒玫膶W生夜郎自大,鄙視后進生,認為他們是班上的包袱,使他們產生一種壓抑感,厭學,自信心不強等心理障礙。教師除了要給成績好的學生做個榜樣外,還要教育成績好的學生與后進生平等相處,采取“一幫一”的活動,帶動后進生進步,鼓勵后進生不要自暴自棄,樹立自信心,自己鼓勵自己“我能,我行,我一定行!”激發后進生學習激情,找回他們的自信心,這樣逐漸地就拉近成績好的學生與后進生的心理差距,自然而然地形成學生間平等、民主、相互尊重的學習氛圍。
(三)教師要真正關愛后進生,予以真愛。
魯迅先生說:“教育是植根于愛的”。愛是教育的源泉,教師有了愛,才會用伯樂的眼光去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對自己的教育對象充滿信心和愛心,才會有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創新精神,才會主動采取適當的形式去接近他們,栽培他們。即使后進生有缺點需要批評,那么批評也要恰當得體,切忌不可傷害他們,不能讓其他同學嘲笑他們,嫌棄他們。面對調皮搗蛋的學生時,教師一定要有耐性和涵養,不要急躁沖動,要機智地、巧妙化地讓問題留到以后再想辦法妥善處理。不要輕易給后進生貼標簽,否則個性強的后進生會從此記恨在心,與教師關系日漸疏遠。心理承受能力差的后進生會自暴自棄,從此萎靡不振。因此教師在批評后進生時一定要慎言。
教師為了了解后進生的情況,可經常找后進生談心,交流思想,以真誠的態度感化后進生,鼓勵他們戰勝自卑。只有教師加倍關愛后進生,才能使他們覺得老師并不厭棄他們,且能理解他們,使他們受到鼓舞,得到心靈滿足,萌發向上的動力,使師生間保持默契的情感交流,學生自然便“親其師,信其道”。比如,有意讓后進生幫老師做點小事,亦可從側面說明老師重視他們,看得起他們,沒有遺棄他們,他們的心理就會有小小感激。
三、激發學習興趣,誘導后進生“愛學”
學習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是學生想學習、愛學習的源泉,因此,激發學習興趣是教師輔導后進生關鍵環節。如何激發后進生的學習興趣呢
(一)努力學習的意義
學生通過學習,可以學到他們需要的古今中外學者大師們掌握的科學知識,生活常識,學習方法以及生產的經驗等各方面知識。避免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少走彎路,促使他們成為有學問,學以致用的有才能人。因此,人們常說現代人是站在科學家肩膀上的巨人。知識淵博,見識廣大。
(二)由感興趣的事情遷移到抽象的、枯燥的學習上來
教師要了解后進生興趣,,而后引導他們做感興趣的事情,再由感興趣的事情激情遷移到抽象的、枯燥的學習上來,這樣也能產生學習激情,強化學習興趣,有助于提高學習效率,促進后進生努力學習。因此,要根據后進生心理特點,特別是高年級的學生自尊心較強,又是發育時期,所以要非常注意后進生的心理狀況,對癥下藥,必須找到一些切實可行、有效的途徑來誘導他們愛學。比如:課堂教學中,多設計一些游戲,競爭性比賽活動讓后進生也參與其中,讓后進生回答一些他們力所能及的問題,作業、考試設立進步獎,讓全班同學都看到他們的進步。讓他們覺得很光榮也感到學習的快樂等。
(三)后進生取得進步要及時表揚
教師要善于發現后進生的“閃光點”,看到后進生即使有微小的進步,也應當給予肯定,并及時通報家長,讓他們在班集體里和家中都能體驗到學習取得進步的喜悅,從而穩定學習興趣,增強學習斗志,提高學習效率,強化自信心。
四、指導學習策略,使后進生由“能學”變為“會學”
俗話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漁”,教師教給后進生知識不如教會后進生會學習的方法,那么,學習分為哪幾個步驟呢?
1、預習是課堂學習的前期準備,是一個學習周期的開端,也是為聽課做好心理上的準備。所以,我要求全體學生都要做好每課的預習,掃除聽課方面障礙:試讀課文或課本內容,盡量理解相關知識,完成預習練習,找出重點、難點以及疑難問題等。
2、聽課是學好功課的關鍵,我要求學生專心聽好每節課,并設筆記本認真記錄知識的重點、難點及理解的思路。
3、練習、實踐是對知識的運用和進一步掌握,要經常指導后進生的作業,要求他們做到勤思考、會思考,勤動筆多種渠道。
4、俗話說:“溫故而知新”。習得知識,要及時復習,采用多種形式復習,比如,鼓勵“畫腦圖”復習、“被動音樂課”的復習、自我評估、同伴之間評價等。
5、考試是檢查后進生學習效果的有效途徑,針對每位后進生的情況,在考試之前給每位后進生定下不同的考試目標。看看每位后進生是否達到先前規定的考試成績。在進步多少分的分數段設立一個進步獎。
五、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生活有好的習慣,有助于身體健康。學習也是如此,也要有好的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利于提高學習效率。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生活習性和學習特征。不仿想一想,一天中,你什么時間精力充沛?什么時間精力不充沛?把不怎么感興趣的學科知識或比較重要的事情安排在這段精力充沛的時間做,把感興趣的學科知識或事情安排在精力不充沛的時間做。這樣能很大程度提高學習效率。另外,學習還與許多非智力因素有關,比如,文科學習與理科學習交叉安排,學習越刻苦,體育鍛煉越要跟上,時間分配要恰當,勞逸結合,學習是腦力勞動,學累了要適當休息等。由以上情況,制定作息時間表,認真完善作息時間表,使其科學化,而后嚴格執行,一旦養成習慣,人是生物鐘,到干什么時間就會產生會什么欲望。
六、要教會后進生經常反省
學完后,要經常反?。簩W完一天,晚上睡覺前在頭腦里像過電影似的想想,這一天學到了哪些知識,還有什么知識沒有掌握,怎樣彌補等?學完一周,再反省反省,在一周內,學到了哪些知識,這些知識與已學過的知識之間有什么聯系,還有什么知識沒掌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如何補救?學完一個月,還要反省反省,在這一個月內,該掌握的知識是否理解?會不會運用,還需要做哪些工作等。另外還要通過單元考試、期中考試、期末考試來深入的檢測自己,發現自己的過失和不足,吸取教訓,彌補不足,完善學習方法,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學習效率。
總之,教師要把握輔導后進生的最佳時機,采用最佳有效地輔導技巧和方法,激發后進生的學習興趣和激情,營造后進生與教師與其他學生之間和諧的學習氛圍,教會后進生如何學習,培養他們的學習能力,按照這樣輔導我想一定能取得最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