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心得:班主任的三境界
來源:查字典班主任網 發布時間: 2017-03-21
如果說學校是人的肌體,那么班級就是構成肌體并使她顯現生機的細胞。班級管理如何,直接關系到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教育教學目標的實現,學生思想、道德等各種素質的養成,而班級管理的好壞又直接取決于班主任的管理方法和理念。班主任工作的方法多種多樣,或因時而異,或因地而變,或因教育對象的不同而區別施法。但不管怎么千變萬化,要想使班主任工作獲得成功,要想創建一個良好和諧的班集體,使學生健康成長,班主任最好能達到三種境界,即勤境、愛境、人境。
一、勤境
勤境,是班主任工作的最其本的要求。班主任必須做到“五勤”,即手勤、嘴勤、腿勤、眼勤、腦勤。手勤,班主任要勤動手,為班級建一個班級日志,為每個學生建立一個成長檔案,隨時記載每個人的各種表現。嘴勤,優秀的班主任無不與學生有大量的語言交流。經常找學生談話,了解他們學習、生活情況,家庭狀況。班主任要充分利用好每周的班會,每一次班會都應給學生耳目一新的感覺。多表揚學生,少批評學生。腿勤,現代社會很多學生家長因為生活所迫,工作往往很忙,沒有時間到學校向班主任及其它任課教師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學校的情況;或者一些家長雖然有時間,但又擔心到學校老師有課沒有時間接待,因此班主任可以利用空閑時間進行家訪,班主任家訪的目的不是告狀,而是全方位了解學生和他的家庭情況,也讓家長知道孩子在校情況,家長和教師共同溝通,一起探討對學生的教育。班主任主動上門家訪,學生家長會十分感激,家長能切身感到班主任對自己的孩子關心和重視,一定會配合老師和學校齊抓共管,使其在學習和思想品德方面都有良性的發展。眼勤,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班主任要獲得關于學生的第一手資料,就要事事留心、時時注意、處處發現班主任只有經常地、有目的地反復觀察學生相同與不同的方面,才能在大量感知材料的基礎上,從外部的種種表象中洞悉學生內心世界的本質,也才能對學生的思想、行為作出實事求是的評價,進行“長善救失”的教育。“腦”勤乃“五勤”之核心。班主任要將班內一個個具有獨特個性、處于不斷發展變化中的活生生的人,塑造成符合社會要求的全新的人,就要付出最具創造性和高度復雜性的勞動。因此,開動機器,勤于思考是班主任工作的靈魂。班主任需要思考的內容十分廣泛,根據不同的標準可劃分出不同的范圍。可見,班主任的一切工作都離不開大腦的積極參與,否則,其教育只能是僵死的、教條的,或者是主觀的、隨意的、缺乏科學和藝術的。班主任只有區別不同情況,進行全方位的立體思維,做到左思右想、三思而后行,才能找到打開每一把“鎖”的“鑰匙”,提高班級工作的有效率和成功率。
二、愛境
愛境,是班主任開展班級工作的保障。班主任的愛不僅是個人之間的一種態度,一種積極的肯定情感,它還是一種評價。班主任一句話有時能改變一個學生的一生。于是班主任的這種情感實際上就轉化為一種社會環境因素在每個學生心目中具有不同尋常的心理份量。由此可見,班主任對學生的愛對教育好學生是多么重要啊!愛學生是教育學生的起點和基礎。教育不能沒有愛,就像池塘不能沒有水一樣,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前蘇聯教育家霍姆林斯基則把教師熱愛學生作為“教育的奧秘”,他的座右銘是“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們”。不管是家長,還是教師,我們都應以人格魅力、言談、舉止等行為為孩子樹立一個完美的榜樣。并且還要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讓孩子懂得不光要愛家人、愛朋友,愛身邊的每一個人,還要愛生活,愛動物、植物,愛我們生長的這個地球,愛所有值得愛的一切事物,擁有一顆博愛之心。最后用愛點燃學生。冰心說過:“世界上沒有一朵鮮花不美麗,也沒有一個學生不可愛。”每個孩子都是一本需仔細閱讀的書,是一朵需耐心澆灌的花,是一支需熱情點燃的火把。如果學生生活在批評中,他就學會了譴責;如果學生生活在鼓勵中,他就學會了自信;生活在認可中,他就學會了自愛。因此,作為班主任,要加強與學生的心靈交流,多一些愛心和責任,為孩子的健康成長營造一個溫馨的氛圍,從而使他順利地到達成功的彼岸。有人說:“一分嚴格之水,要加九分感情之蜜,才能變成甘露”。只有用這含九分感情之蜜的甘露去滋潤“幼苗”、“病苗”他們才能茁壯成長,成為祖國的棟梁之材。所以,誰愛孩子,孩子就愛他,只有用愛才能點燃孩子的心靈。
三、人境
人境,是班主任工作的最高境界,是一個優良班集體得以形成的重要舉措。班級是由學生和教師共同組成的學校的基本單元,學生是班集體的主體,班主任老師只是其中的一員。首先班主任擺正位置,演好角色———這是班級管理中以人為本的前提。“以人為本,一切為了學生”的新課程理念要求對學生管理的人性化,也就是要求班主任在工作中確立以人為本的思想,把學生看成是與教師平等的主體,班級工作要尊重學生,充分發揚民主,不能每件事由班主任說了算。班主任在班級管理工作中,扮演好主導者的角色。任何時候都不能割“主體”與“主導”之間的有機聯系。這樣一來,自然就會收到“管而不死,活而不亂”的效果。放手讓學生自主管理——這是以人為本的需要。要想調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就必須讓學生全體參與,構建全方位多層面的集體自我管理機構,體現管理的主體性。1.讓學生選舉產生責任心強的常務班委。2.“輪流執政”的值周班長。3.靈活多樣的自治小組。通過這一行為,增強了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管理能力。寬松和諧的班級氛圍還要靠“班主任”來創設。建立起民主、平等,合作的師生關系,急學生之所急,想學生之所想,作學生知識上的良師和生活上的益友,使他們共同參與班級管理,這樣就可創造民主和諧的班級管理氛圍,從而使班集體走上良性發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