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反思:你夠專業嗎?
來源:查字典班主任網 發布時間: 2017-03-21
讀了王曉春老師的《做一個專業的班主任》,我立即想到了一個問題:做班主任,你夠專業嗎?這里的“專業”不是指專門從事班主任工作。目前中小學是沒有專業班主任的。王曉春老師的寫作宗旨是基于當前班主任的行政色彩濃厚,對班主任工作至今缺乏科學研究,沒有科學體系,培訓流于形式等問題而提出“把班主任工作真正作為一個教育專業,進行學術研究,追究其理念,探索其規律,構建其體系,尋找其方法,從而使更多的班主任從‘知之’走向‘好之’和‘樂之’。”
什么樣的班主任夠專業?
一、勤于學習
現在教師學習狀況是非常令人堪憂的,教師懶于讀書、疏于學習是很普遍的現象。有些教師自師范院校畢業后就和教科書外的書籍永遠說了再見,有的連教科書、教學參考書都數年只讀同一本甚至連版本已發生變化都不清楚。班主任何嘗不是這樣,有幾個班主任能夠在工作之余讀讀有關班級管理方面的書籍?恐怕少的可憐,雖然班主任也偶爾會參加一些培訓,也只不過是領導講講大道理,優秀班主任介紹介紹經驗,這樣培訓空洞無物,怎么可能提高班主任的專業素養?要想成為專業班主任,必須要勤于學習,多讀書。要多讀教育理論方面的書籍,來豐富自己的底蘊,提高自己的理論素質;要多讀班級管理方面的書籍,來開闊自己的眼界,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要多向優秀班主任學習,借鑒他人經驗,讓自己少走彎路。只有如此,才能成為專業班主任。
二、長于管理
班主任除了擔負作為教師的教學重任之外,還承擔著管理班級和學生的責任。班主任工作主要有三大塊——班級日常管理、班風建設、問題學生診療。班級日常管理繁瑣復雜,需要耗費班主任大量精力;班風建設任務艱巨,需要班主任長期不懈地抓下去;問題學生診療困難重重,需要班主任智慧應對。這些都需要班主任具備扎實的管理基本功。專業班主任長于管理,管理能力和水平很高。他們在班級管理中不會事無巨細一把抓,而是充分發揮學生的管理自主性,讓學生參與到班級管理中;他們不會“居高臨下”地來控制班級,管理班級,而是引導學生自我改進自我完善,努力形成融洽的生生關系和師生關系,增強班級的凝聚力;他們不會簡單地“照章辦事”, 而是根據學生的心理、生理特點以及思想動態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因人制宜;他們在管理中顯得游刃有余、駕輕就熟,管理效果事半功倍。
三、樂于研究
在現今的班主任隊伍中,多的是兢兢業業、勤勤懇懇、埋頭苦干的實干家,少的是既勤奮工作又善于總結,既有實踐經驗又有科研能力的專業班主任。絕大多數班主任的管理班級靠的是老辦法,憑的是老經驗,整天拘泥于事務性管理之中,管理效能低下。做專業班主任,需要從實踐中找出規律,上升到理性,再指導實踐,推動實踐。這就需要班主任增強教科研意識,樂于研究。班主任要研究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和思想動態,要研究環境變化與社會發展給學生帶來的影響,要研究教育管理的規律和方法,要研究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途徑。這樣,班級管理就會有的放矢,高屋建瓴,卓有成效。班主任就不會感覺工作是枯躁的、瑣碎的、辛苦的,而是充滿樂趣的,班主任就會被學生看成是智慧的化身、人生的楷模,被社會當作是優秀的教育家和研究者。
四、善于協調
管理的本質就是協調。班級就是一個小社會,關系不能說錯綜復雜,也涉及到生生關系、師生關系、師師關系、家長與老師及學校的關系等。各種關系協調得好,班級工作與管理能夠有序開展,學生能夠擁有寬松活潑的學習環境。因此,在教育教學實踐活動中,班主任要主動積極地協調、理順各種關系。一要協調好生生關系,讓學生之間相互團結、互相幫助,為形成良好班風,建設良好班集體奠定基礎。二要協調好學生與科任老師的關系,注意建立科任老師的良好形象,在學生面前宣傳好科任教師的教學特點和風格,忌說長道短,讓學生產生對科任教師的敬佩之情,從愛其科任教師發展到愛這門學科。三要協調好師師關系,讓全體任課教師形成合力,共同致力于班集體建設和學生管理工作。四要與家長協調。主動、及時地通過電話、登門拜訪、召開家長座談等多種形式與家長交流學生學習、生活、思想情況。增強學生班集體建設的外在力量,促使學生在校內外言行一致,推進班集體的形成和發展。
勤于學習、長于管理、樂于研究、善于協調的班主任就可以稱得上專業班主任。你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