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第一學期音樂德育教育計劃
來源:查字典班主任網 發布時間: 2017-04-25
2017-2018第一學期音樂德育教育計劃
音樂教育除了非常注重道德和社會目的外,必須把美的東西作為自己的目的來探求,把人教育成美的和善的。音樂教學應通過生動的音樂形象,在進行審美教育的同時,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寓德育與美育之中,不斷發展學生德育上的自我教育能力。
增強德育意識,從備課入手,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
師應當牢固地樹立德育意識,以教材為內容,以課堂為陣地,認真鉆研教材,分析和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做到每堂課都能有德育上的自我教育能力。
二、寓德育與音樂藝術美之中。
音樂是實施美育的重要途徑,音樂教育應寓思想教育與音樂藝術之中,要注意音樂知識教學,音樂能力培養,思想品德教育的配合。
作為美育手段之一的音樂教育,它對于陶冶情操,品行修養,樹立正確的審美觀起到獨特的作用,教師應緊緊抓旋律、節奏、音色、拍子、曲式、和聲等音樂要所塑造的形象,誘導學生進入歌曲意境,抒發美好的情感,讓學生在理解美,表現美,鑒賞美中培養高尚的情操和道德。
《幸福花兒開心上》優美的旋律使人情不自禁地翩翩起舞,引導學生熱烈歡快情緒表現柯爾克孜族人民在黨的領導關懷下的幸福生活,在生動的感情體驗過程中,受到藝術的感染,熏陶和教育。
三、寓德育于各種課型之中。
隨機在音樂唱歌、音樂欣賞、音樂情景劇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比如三年級第一單元《童年》,通過本單元的學習,讓學生盡情享受童年生活的樂趣,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熱愛美好的生活。第四單元《綠色的夢》,通過欣賞、歌曲演唱及音樂情景劇的學習,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從小樹立環保意識,肩負起綠化祖國的責任。
四、寓德育于教師的自身形象之中
音樂教師的審美規范,教學儀態美,表情、手勢、動作、發型、淡妝影響著學生,板書文字端正秀美,流利的普通話,教學氣質感染者學生。
總之,音樂是情感的藝術,它充分利用鮮明的節奏,優美的旋律,豐富的和聲,美妙的音色來表情達意,因而能直接觸動學生的情感中樞,震撼學生的心靈,對學生的情感世界,思想情操,道德觀念的滲透和影響是很大的,以樂輔德目標,使自己能夠更加輕松自如的駕馭課堂教學,初步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