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奧運:無關比賽的趣聞(二)
來源:查字典奧運會網 發布時間: 2016-07-05
倫敦奧運:無關比賽的趣聞(二) 看奧運,每個人關注焦點都在自己國家隊的成績,以及金牌運動員的超能表現,但奧運一些無關比賽的旁枝末節也饒有趣味。這里列出幾個例子與大家分享:
實踐顯示不到一瓶Powerade 飲料就能讓舌頭變顏色。
藍舌頭
倫敦奧運會上一些選手參賽前舌頭變成藍色,有觀眾不解,我們也沒有確切答案。但是,最有可能的是奧運指定贊助商Powerade提供的飲料。這種飲料是藍色的。
不過,Powerade 也不敢百分之百肯定這種飲料就是元兇,只是解釋說∶飲料里的漿果和熱帶水果味添加劑有可能把舌苔染成漿果藍色。
我們自己測試了一下,不到一瓶 Powerade 就能造成藍舌頭效果。
第2012號
運動員和常人一樣,有時會迷信,比如認為2012倫敦奧運會上拿到編號2012的運動員可能會很走運。誰是這位幸運兒呢?
實際上,分到這個編號的危地馬拉運動員阿爾弗雷多阿雷瓦洛(Alfredo Arevalo)很不走運,他甚至沒機會把這個號別在胸前。
倫敦奧運技術總監基斯戴維斯(Keith Davies)解釋說,阿雷瓦洛是男子馬拉松后備隊員,他沒輪到機會參加比賽。
2012這個號的確分給了危地馬拉,但那里的體育官員可能都沒把這個號給阿雷瓦洛。
奧運會參賽選手的編號從1001開始,這樣每個運動員的編號都有四位數。阿富汗選手馬蘇德阿齊齊(MAssoud Azizi)是第一號,1001。他只參加了一場比賽 -- 男子100米預賽。
迷你迷你
如果哪位選手把投擲物扔到百米開外,那這種工具車就望塵莫及了。
田徑比賽中的標槍、鏈球、鉛球、鐵餅等等,扔出去了,誰給撿回來?現在我們知道是用遙控小車。倫敦奧運賽場上那些遙控的迷你迷你(Mini)奔來跑去,忙個不迭。
很多觀眾對此頗感新奇,這里稍作介紹:小迷你遙控車從綠茵場上把標槍之類被投擲出去的物件撿回來交給奧運會官員。任務很簡單。
遙控功能也很簡單,就跟玩具車一樣,前進、后退、左轉、右轉。它通過車頂的敞棚裝裝貨卸貨。
小迷你充電需要80分鐘,充足電后可以連續工作35分鐘。遙控范圍是100米。
兩頂泳帽
戴兩層泳帽理由很簡單,但先后順序很要緊。
有觀眾注意到這次奧運會上一些游泳選手參賽時戴了兩頂泳帽,對此不解,問為什么?
這個問題有不止一種解釋,或者說推測,其中最簡單的理由是固定潛水鏡。
英國游泳選手謝倫戴維斯(Sharon Davies)告訴我們:(游泳運動員)這么作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其實就是為了保證比賽時潛水鏡不掉下來;即使掉下來也不至于徹底脫落。
不過,戴兩頂泳帽,先后順序不能搞錯,否則就失去其固定潛水鏡的意義了。
戴維斯說,一般都是先戴上橡皮的泳帽,固定住潛水鏡,然后再套上硅膠泳帽。硅膠泳帽上有代表國家的圖標,另外在水里阻力也較小。
領獎臺高度
奧運比賽發獎臺的高度,只有金牌領獎臺最高,銀牌和銅牌領獎臺高度一樣。
細心觀眾注意到這次倫敦奧運會的領獎臺高度似乎跟印象中的不一樣,銀牌和銅牌領獎臺高度是一樣的,只有金牌領獎臺高出一截,而不少人覺得記憶中銀牌領獎臺應該比銅牌的高一點。
奧運比賽的領獎臺規格規定是國際奧委會制定的,1932年奧運會首次采用。當時,國際奧委會規定獲獎運動員應該站在臺基(pedestal)上領獎,中間的臺基應該比兩側的高,但沒有規定亞軍和季軍的領獎臺高度也要有區別。
在歷屆奧運中,只有1980年莫斯科奧運、1984年薩拉熱窩奧運和1994年利勒哈默爾奧運會上,金銀銅牌領獎臺的高度都有區別,但這三屆奧運會的官方文件都沒有解釋理由。
其他的歷屆奧運都一樣,金牌領獎臺最高,銀牌和銅牌領獎臺一樣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