鼙在第14個字的詩句
鼙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
- 南渡桂水闕舟楫,北歸秦川多鼓鼙。 -- 出自唐·杜甫·暮歸
- 年豐郡府疏文檄,蠻遁邊亭息鼓鼙。 -- 出自宋·陸游·喜晴
- 高原下濕不知數,進退整若隨金鼙。 -- 出自宋·歐陽修·答朱寀捕蝗詩
- 同趨闕下聽鐘漏,獨向軍前聞鼓鼙。 -- 出自唐·張籍·贈別王侍御赴任陜州司馬
- 清似釣船聞夜雨,壯如軍壘動秋鼙。 -- 出自宋·黃庭堅·和答任仲微贈別
- 岳前大隊赴淮西,從此中原息鼓鼙。 -- 出自唐·司空圖·題裴晉公華岳廟題名
- 本來薄俗輕文字,卻致中原動鼓鼙。 -- 出自唐·司空圖·丁未歲歸王官谷
- 關河自此為征壘,城闕于今陷戰鼙。 -- 出自唐·韋莊·江上逢史館李學士
- 鎖魂何地歸衰疾,觸處煙塵沸鼓鼙。 -- 出自明·劉基·搖落
- 南天胡馬獨悲嘶,白首相逢話鼓鼙。 -- 出自唐·戴叔倫·贈史開府
- 孤山幾處看烽火,壯士連營候鼓鼙。 -- 出自宋·無名氏·雜曲歌辭·水調歌第一
- 長城舊飲紛胡騎,大漠初驚過漢鼙。 -- 出自明·戚繼光·出塞二首
- 何心更和陽春奏,況復秋風聞戰鼙。 -- 出自唐·耿湋·奉和李觀察登河中白樓
- 漢魂私語鬢風凄,都護營荒咽凍鼙。 -- 出自明·高啟·黑河秋雨引賦趙王孫家琵琶蓋其名也
- 窮邊鐐氣貫矛戟,嚴城酸風吹鼓鼙。 -- 出自宋·洪咨夔·送新婺州汪總領歸歙
- 欲令邦人滿瞻聽,灑酒高會撾鼓鼙虜。 -- 出自宋·蔡襄·道中寄福州王祠部
- 鏡中疊浪搖星斗,城上繁花咽鼓鼙。 -- 出自唐·方干·思越中舊游寄友
- 高鳥散飛驚大旆,長風萬里卷秋鼙。 -- 出自唐·李群玉·廣州陪涼公從叔越臺宴集
- 白小牽風動晨鏡,碧圓著雨響秋鼙。 -- 出自宋·葛立方·為章道祖頗及葛藤·滄浪亭
- 盟寒關隴無來使,春晚江淮有戰鼙。 -- 出自宋·黃公度·和龔實之聞虜人敗盟
- 霽微未必清鐘磬,灑急如堪付鼓鼙。 -- 出自明·徐渭·次夕降摶雪徑滿鵝鴨卵余睡而復起燒竹照之八
- 珠簾夕殿聞鐘磬,白日秋天憶鼓鼙。 -- 出自唐·李昂·賦戚夫人楚舞歌
- 為儒不解從戎事,花落春深聞鼓鼙。 -- 出自唐·劉商·春日行營即事
- 安西門外徹安西,一百年前斷鼓鼙。 -- 出自唐·吳融·岐州安西門
- 海日光寒銜島樹,江潮聲暴壓城鼙。 -- 出自宋·王珪·雷塘晚歸
- 自顧拙兵苦頓弱,安敢犯子之鼓鼙。 -- 出自宋·鄭獬·戲酬正夫
- 自憐頭白江山里,回首中原正鼓鼙。 -- 出自宋·李彌遜·東崗晚步
- 有時風浪戰城西,何啻漁陽萬鼓鼙。 -- 出自宋·胡寅·岳陽樓雜詠十二絕
- 扶持根本恃綱維,嘆息論功到鼓鼙。 -- 出自宋·廖行之·送湖南張倉解官還建昌九首
- 槐綠不妨穿禁漏,棗紅便覺動邊鼙。 -- 出自宋·岳珂·寄高建寧尚書二首
- 袖藏秘策君門遠,應望中原泣鼓鼙。 -- 出自宋·周弼·送人之漢上
- 登臨豈是為行樂,試倚長風聽鼓鼙。 -- 出自宋·張埴·春日武昌南樓
- 舊壇無復翔云鶴,廢壘曾經振鼓鼙。 -- 出自·***·轉壽春守,太和庚戌歲二月,祗命壽陽時替裴
- 高樓野色迎襟袖,比屋歌聲遠鼓鼙。 -- 出自唐·翁洮·上子男壽昌宰
- 陳倉邑吏驚烽火,太白山人訝鼓鼙。 -- 出自唐·蘇廣文·春日過田明府遇焦山人
- 下視**喧塵,慘昏煙落日,西風鼙鼓。 -- 出自元·周權·百字謠 東坡昔守彭城,既治決河,乃修筑其
- 雨江流出萬山溪,云霧蒸蒸動鼓鼙。 -- 出自明·汪廣洋·贛上
- 眼中親識皆夷貊,夢里經營亦鼓鼙。 -- 出自明·唐順之·寄姜白二子
- 崔嵬繒闕倚云梯,三疊鳴笳引夕鼙。 -- 出自宋·宋庠·和中丞晏尚書觀上御青城案警場
- 禽魚上下詩三百,風雨陰晴易上鼙。 -- 出自宋·項安世·偶作
- 遙欣丞相受降時,湖外歡聲入鼓鼙。 -- 出自宋·張嵲·喜張丞相破湖賊
- 玉關度了久班師,猶向人前動鼓鼙。 -- 出自宋·釋道璨·偈頌十八首
- 三槐相繼歸公袞,細柳還須聽將鼙。 -- 出自宋·陳傅良·癸丑冬車駕過宮留相還朝
- 長途短日雙淚落,苦憶妻孥驚鼓鼙。 -- 出自明·沈周·送人歸秦州
- 人來汴水無家信,路入并州有戰鼙。 -- 出自明·李濂·塞門冬夜
- 行歌帶索拾遺穗,耳靜不復聞征鼙。 -- 出自宋·崔鶠·和老人觀牧圖
- 此地千年多買犢,耕男誰復怨征鼙。 -- 出自宋·顧禧·苧邨煙雨
- 田家樂事今如許,何日邊城息鼓鼙。 -- 出自宋·晃公休·夏日過莊嚴寺寺僧索詩為留三絕拉舍弟同賦
- 蒙塵天子尚戎衣,南國旌旗正伐鼙。 -- 出自宋·李處權·次韻四首寄德基兼呈侍郎公
- 紫鳳天吳在短衣,亂來無日不鳴鼙。 -- 出自宋·李處權·次韻四首寄德基兼呈侍郎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