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在第4個字的詩句
鞭在第四個字的詩句
- 誰道投鞭飛渡,憶昔鳴髇血污,風雨佛貍愁。 -- 出自宋·辛棄疾·水調歌頭·舟次揚州和人韻
- 更把玉鞭云外指,斷腸春色在江南。 -- 出自唐·韋莊·古離別
- 嘶馬搖鞭何處去?曉禽霜滿樹。 -- 出自五代·牛希濟·謁金門·秋已暮
- 龍虎謝鞭策,鹓鸞不司晨。 -- 出自唐·李白·對雪奉餞任城六父秩滿歸京
- 雙雙掉鞭行,游獵向樓蘭。 -- 出自唐·李白·幽州胡馬客歌
- 吟詩忘鞭轡,不語頭自掉。 -- 出自宋·蘇軾·人日獵城南會者十人以身輕一鳥過槍急萬人呼
- 調習困鞭箠,僅存骨與皮。 -- 出自宋·蘇軾·次韻孔文仲推官見贈
- 岌岌類鞭石,山川非會稽。 -- 出自宋·蘇軾·西新橋
- 便當勤鞭策,仆倦馬亦饑。 -- 出自宋·蘇軾·和段屯田荊林館
- 醉帽吟鞭花不住,卻招花共商量。 -- 出自宋·辛棄疾·臨江仙·醉帽吟鞭花不住
- 寶馬墜鞭曾駐。 -- 出自宋·辛棄疾·惜分飛·翡翠樓前芳草路
- 神鬼曾鞭猶不動,波濤雖打欲何如。 -- 出自唐·白居易·微之重夸州居,其落句有西州羅剎之謔,因嘲
- 馬上垂鞭愁不語,風吹百草野田香。 -- 出自唐·白居易·途中寒食
- 花共垂鞭看,杯多并轡傾。 -- 出自唐·白居易·從陜至東京
- 敧帽垂鞭送客回。 -- 出自宋·陸游·定風波·敧帽垂鞭送客回
- 側帽垂鞭小陌東,名花迎笑一枝紅。 -- 出自宋·陸游·雜感
- 舉起短鞭成一笑,吾詩正是策勛時。 -- 出自宋·陸游·山行
- 旦暮勤鞭策,麈埃痛洗湔。 -- 出自宋·陸游·自勉
- 疋馬揚鞭游鄠杜,扁舟捩柂上瀟湘。 -- 出自宋·陸游·書志
- 熨手金鞭天馬駒,冰河雪谷笑談無。 -- 出自宋·陸游·十一月三日過升仙橋作
- 欹帽揚鞭晚出城,驛亭燈火向人明。 -- 出自宋·陸游·別建安
- 安得揚鞭出散關,下令一變旌旗色! -- 出自宋·陸游·曉嘆
- 坐想搖鞭楊柳路,春風先我入皇州。 -- 出自宋·王安石·寄平甫
- 黃金作鞭轡,粲粲空外好。 -- 出自宋·王安石·騏驥在霜野
- 中貴腰鞭立傾酒,宰臣委佩觀搖筆。 -- 出自唐·劉禹錫·送裴處士應制舉詩
- 無事垂鞭信馬頭,西南幾欲窮天盡。 -- 出自唐·岑參·與獨孤漸道別長句,兼呈嚴八侍御
- 快馬折鞭催遠道,落梅橫笛共余悲。 -- 出自宋·歐陽修·柳
- 尚可執鞭弭,周旋以忘疲。 -- 出自宋·歐陽修·答呂公著見贈
- 白馬金鞭大堤上,西江日夕多風浪。 -- 出自唐·溫庭筠·蓮浦謠
- 小兒著鞭鞭土牛,學翁打春先打頭。 -- 出自宋·楊萬里·觀小兒戲打春牛
- 袖手垂鞭出帝闉,萬花欄馬舞新春。 -- 出自宋·楊萬里·雪中講堂賜酒二首
- 因作換鞭詩,詩成謂同志。 -- 出自唐·元稹·野節鞭
- 醉后著鞭去,梅山道路長。 -- 出自唐·韓翃·魯中送魯使君歸鄭州
- 拂雪金鞭,欺寒茸帽,還記章臺走馬。 -- 出自宋·姜夔·探春慢·予自孩幼從先人宦于古沔
- 兩兩鳴鞭爭導,綠云斜墜春風。 -- 出自宋·姜夔·金神夜獵圖二首
- 醉袖籠鞭轉柳塘,青門芳樹掩殘香。 -- 出自宋·范成大·即事
- 脂車著鞭,一息而至。 -- 出自宋·范成大·榮木
- 夷路著鞭方逸駕,急流回首忽扁舟。 -- 出自宋·范成大·送陳天予大監同年使閩
- 南苑垂鞭路冷,西樓把袂人稀。 -- 出自宋·晏幾道·西江月·南苑垂鞭路冷
- 明日征鞭,又將南陌垂楊折。 -- 出自宋·晏幾道·點絳唇·明日征鞭
- 莫話揚鞭回別首。 -- 出自宋·周邦彥·蝶戀花·桃萼新香梅落後
- 不見揚鞭處。 -- 出自宋·周邦彥·點絳唇·征騎初停
- 總把玉鞭騎御馬,綠鬃紅額麝香香。 -- 出自唐·王建·宮詞
- 時見金鞭舉,空中指瑞云。 -- 出自唐·盧綸·雜曲歌辭·皇帝感詞
- 十夫掣鞭策,御之如驚鴻。 -- 出自唐·皮日休·正樂府十篇·路臣恨
- 雉尾映鞭聲,金爐拂太清。 -- 出自宋·黃庭堅·賈天錫惠寶薰乞詩多以兵衛森畫戟燕寢凝清香
- 更蒙著鞭翰墨場,贈研水蒼珪玉方。 -- 出自宋·黃庭堅·再和公擇舅氏雜言
- 長策東鞭及海隅,黿鼉奔走鬼神趨。 -- 出自唐·羅隱·秦紀
- 鈴軒省鞭潏,幕府多壺樽。 -- 出自宋·蘇轍·送王震給事知蔡州
- 平居著鞭苦不早,東坡南竄嶺南道。 -- 出自宋·蘇轍·奉同子瞻荔支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