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在第10個字的詩句
鞭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
- 惜別傾壺醑,臨分贈馬鞭。 -- 出自唐·李白·送別
- 大力運天地,羲和無停鞭。 -- 出自唐·李白·長歌行
- 多逢剿絕兒,先著祖生鞭。 -- 出自唐·李白·贈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
- 相逢紅塵內,高揖黃金鞭。 -- 出自唐·李白·相逢行
- 臨醉謝葛強,山公欲倒鞭。 -- 出自唐·李白·留別廣陵諸公 (一作留別邯鄲故人)
- 一語已道意,三山期著鞭。 -- 出自唐·李白·贈饒陽張司戶燧
- 一往屏風疊,乘鸞著玉鞭。 -- 出自唐·李白·送內尋廬山女道士李騰空二首
- 夢見五柳枝,已堪掛馬鞭。 -- 出自唐·李白·寄韋南陵冰余江上乘興訪之遇尋顏尚書笑有此
- 兒曹鞭人以為戲,公怒鞭人血流地。 -- 出自宋·蘇軾·古意
- 誤隨弓旌落塵土,坐使鞭箠環呻呼。 -- 出自宋·蘇軾·李杞寺丞見和前篇復用元韻答之
- 贈君荊魚杯,副以蜀馬鞭。 -- 出自宋·蘇軾·送范中濟經略侍郎分韻賦詩以元戎十乘以先啟
- 曈曈日色籠丹禁,杳杳鞭聲出建章。 -- 出自宋·蘇軾·和吳安持使者迎駕
- 歸心忘犢佩,生術寄羊鞭。 -- 出自宋·蘇軾·次韻聰上人見寄(一作:次韻聞復上人。)
- 向非劉顥為地主,懶回鞭轡成高宴。 -- 出自唐·杜甫·冬末以事之東都,湖城東遇孟云卿,復歸劉顥
- 富貴空回首,喧爭懶著鞭。 -- 出自唐·杜甫·秋日夔府詠懷奉寄鄭監李賓客一百韻
- 預哂愁胡面,初調見馬鞭。 -- 出自唐·杜甫·從人覓小胡孫許寄
- 貔虎開金甲,麒麟受玉鞭。 -- 出自唐·杜甫·寄岳州賈司馬六丈、巴州嚴八使君兩閣老五十韻
- 柳條春拂面,衫袖醉垂鞭。 -- 出自唐·白居易·晚興
- 登山不拄杖,上馬能掉鞭。 -- 出自唐·白居易·題裴晉公女幾山刻石詩后
- 好去商山紫芝伴,珊瑚鞭動馬頭高。 -- 出自唐·白居易·醉送李二十常侍赴鎮浙東
- 推誠廢鉤距,示恥用蒲鞭。 -- 出自唐·白居易·七年春題府廳
- 十里一走馬,五里一揚鞭。 -- 出自唐·王維·隴西行
- 不期先掛劍,長恐后施鞭。 -- 出自唐·王維·哭祖六自虛(時年十八)
- 三尺鐵如意,一枝玉馬鞭,笑把出門去,萬里行無前。 -- 出自宋·陸游·塞上曲
- 霜天獵歸處,萬里入橫鞭。 -- 出自宋·陸游·思蜀
- 盛怒姑小忍,雖蒲豈非鞭。 -- 出自宋·陸游·感遇
- 花時萬人樂處,欹帽垂鞭。 -- 出自宋·陸游·漢宮春 初自南鄭來成都作
- 老恨功名晚,無人共著鞭! -- 出自宋·陸游·步至湖上寓小舟還舍
- 化蝶方酣枕,聞雞又著鞭。 -- 出自宋·陸游·鄰水延福寺早行
- 洗釜烹蔬甲,攜鉏斸荀鞭。 -- 出自宋·陸游·對食戲詠
- 春回柳眼梅須里,愁在鞭絲帽影間。 -- 出自宋·陸游·雪晴行益昌道中頗有春意
- 殘年抱遺恨,終媿祖生鞭。 -- 出自宋·陸游·村舍得近報有感
- 吾儕一官自糾纏,俛首鞭箠不自憐,強欲作詩誦公賢,事偉辭卑難并傳。 -- 出自宋·陸游·聞孫巖老掛冠嘆仰之余輒賦長句
- 零落英雄盡,何人共著鞭? -- 出自宋·陸游·五月七日夜夢中作
- 老馬骨巉然,虺*不受鞭。 -- 出自宋·陸游·晚過招賢渡
- 擁路看欹帽,窺門笑墜鞭。 -- 出自宋·陸游·曉過萬里橋
- 憶瞻鑾仗省門前,扇影鞭聲下九天。 -- 出自宋·陸游·迎詔書
- 無人織錦韂,誰為鑄金鞭。 -- 出自唐·李賀·馬詩二十三首
- 彈烏崦嵫竹,抶馬蟠桃鞭。 -- 出自唐·李賀·相勸酒
- 恐隨行處盡,何忍重揚鞭。 -- 出自唐·李賀·代崔家送客
- 玉冷紅絲重,齊宮妾駕鞭。 -- 出自唐·李賀·馮小憐
- 惜別添壺酒,臨岐贈馬鞭。 -- 出自唐·岑參·送楊子
- 野花迎短褐,河柳拂長鞭。 -- 出自唐·岑參·送胡象落第歸王屋別業
- 求凰應不遠,去馬剩須鞭。 -- 出自唐·岑參·送陜縣王主簿赴襄陽成親
- 國工不敢妒,遣兒求執鞭。 -- 出自宋·秦觀·贈醫者鄒放
- 故國應攜手,前途共箸鞭。 -- 出自宋·秦觀·清溪逢故人
- 彩虬蟠畫戟,花馬立金鞭。 -- 出自唐·溫庭筠·感舊陳情五十韻獻淮南李仆射
- 以此復留滯,歸驂幾時鞭。 -- 出自唐·韓愈·送靈師
- 如何劃然里,猶露祖生鞭。 -- 出自宋·楊萬里·寄題郭漢卿琴堂
- 城旁粗少年,驟馬垂長鞭。 -- 出自唐·王昌齡·城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