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在第14個字的詩句
隆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
- 隸辰星兮役太歲,儼畫降兮雷隆隆。 -- 出自宋·蘇軾·上清詞
- 外家恩數仍長信,原廟蒸嘗即治隆。 -- 出自宋·秦觀·大行太皇太后挽詞二首
- 江南又說衣冠盛,廷右仍瞻禮樂隆。 -- 出自宋·秦觀·寄李公擇郎中
- 墨灑天奎映籀紅,斯堂殿閣與俱隆。 -- 出自宋·文天祥·敬和道山堂慶瞻御書韻
- 圣朝罪己恩寬大,時雨愆期旱蘊隆。 -- 出自宋·黃庭堅·六月閔雨
- 比干諫死微子去,自古不辨污與隆。 -- 出自宋·蘇轍·徐孺亭
- 恃此知不累兒童,作門不庳亦不隆。 -- 出自宋·蘇轍·新作南門
- 壽觴須祝年年喜,舊德華夷望更隆。 -- 出自宋·曾鞏·上杜相三首
- 圣賢會合若符契,坐致四海登熙隆。 -- 出自宋·司馬光·謝始平公以近詩一卷賜示
- 金光流精斬旱虹,洞陽幽靈召豐隆。 -- 出自宋·白玉蟾·木郎祈雨咒
- 織女四哥心公忠,輔我救旱助勛隆。 -- 出自宋·白玉蟾·木郎祈雨咒
- 欲雨只消呼瀣沆,要雷畧目召豐隆。 -- 出自宋·白玉蟾·拙庵
- 江湖見說老藍公,今日相逢在玉隆。 -- 出自宋·白玉蟾·贈藍琴士三首
- 井蛙谷鮒俱得意,泛濫潢潦登穹隆。 -- 出自明·劉基·雨中寄用章上人
- 屢車臨幸龍顏喜,拔宅飛升帝眷隆。 -- 出自宋·無名氏·上太師公相生辰詩十首
- 土山出火石為融,羲和當午車隆隆。 -- 出自宋·晁補之·贈段萬頃
- 風情不獨少人同,滿腹書寧愧郝隆。 -- 出自宋·魏野·和三門竇寺丞見寄
- 崢嶸屋宇吁可怪,無乃開辟煩豐隆。 -- 出自宋·韓元吉·南巖
- 太官角黍初晨啟,法坐垂衣介福隆。 -- 出自宋·夏竦·御閣端午帖子
- 百靈拱衛天居峻,萬國歡康帝業隆。 -- 出自宋·夏竦·御閣端午帖子
- 布宣精意誠明顯,申飭攸司憲度隆。 -- 出自宋·夏竦·奉和御製宣讀天書
- 彌彰帝歷休祺茂,永葉仙源統緒隆。 -- 出自宋·夏竦·奉賀御製靈應瑞石
- 積累有開鴻緒遠,顧懷無際慶基隆。 -- 出自宋·夏竦·奉和御製朝元殿朝謝玉皇大帝
- 蘊隆日日等西風,等得西風更蘊隆。 -- 出自宋·方岳·秋熱
- 歸來歸來乎山中,人間六月方蘊隆。 -- 出自宋·方岳·松柵
- 登高已幸容鄒湛,向暖那應笑郝隆。 -- 出自宋·曾豐·丁未端月南倅率諸同幕游景秦還至滴水巖南倅
- 與子窮通占得失,詞臣進退擊污隆。 -- 出自宋·劉克莊·問訊竹溪二首
- 乃知微物似有數,聲價亦與時污隆。 -- 出自宋·劉克莊·和南塘食荔嘆
- 側身斂足未動者,實以累朝恩澤隆。 -- 出自宋·文同·送知府吳龍圖
- 我皇英銳真太宗,文武神圣功德隆。 -- 出自宋·周必大·進謝御書古詩
- 行樂休嫌園小小,高歌幸有婢隆隆。 -- 出自宋·周必大·九月十八日夜忽夢作送王龜齡詩兩句枕上足成
- 招邀茅盈挾赤松,麾訶列缺鞭豐隆。 -- 出自宋·洪咨夔·羅浮高壽崔制置
- 僧道恩榮已受封,上庠儒者亦恩隆。 -- 出自宋·汪元量·湖州歌九十八首
- 兩腳廉纖日腳微,秋陰猶暗北山隆。 -- 出自宋·王之道·和魏定胸部被檄還無為
- 夜闌歸去不成寢,臥聽湖外鳴豐隆。 -- 出自宋·王之道·華亭風月堂避暑
- 分攜不覺秋又晚,向來旱氣方蘊隆。 -- 出自宋·王之道·次韻孫興宗秋懷
- 千年執象寰瀛泰,七日為人慶賞隆。 -- 出自唐·李乂·人日重宴大明宮恩賜彩縷人勝應制
- 曾將句讀授兒童,記得何侯待我隆。 -- 出自宋·林季仲·婁夫人挽詞
- 庵外山高水不窮,庵中道德與時隆。 -- 出自宋·曹勛·和賀參政與應宣教詩應居與墳廬相近
- 青衫晚得自蟾宮,簿領雖卑道自隆。 -- 出自宋·吳芾·和陳澤民見寄三首
- 當年郜鼎爭尤力,此日于門報已隆。 -- 出自宋·王之望·壽臺州黃守
- 廩繼真祠身暫逸,班聯內閣眷方隆。 -- 出自宋·樓鑰·安行表兄除華文閣直學士奉祠次韻為賀
- 君侯德業簡淵衷,亟上朝端望寢隆。 -- 出自宋·廖行之·上湖北趙司倉三首
- 去秋浙右盡淹沒,今夏江西尤蘊隆。 -- 出自宋·趙善括·真妃祠
- 好乘云車命箕伯,去擊雷鼓驅豐隆。 -- 出自宋·趙善括·真妃祠
- 海山俯視百川東,中有明堂一柱隆。 -- 出自宋·李劉·賀參政二首
- 冰蠶吐絲青唾茸,天孫轉機聲隆隆。 -- 出自宋·鄭清之·碧扇行
- 棣華韡韡天倫厚,湑葉裳裳世澤隆。 -- 出自宋·魏了翁·朱邵州挽詩
- 自從岳牧著民庸,十載岷峨帝眷隆。 -- 出自宋·李曾伯·壽遂寧李漕
- 不必作威藉風伯,不必布勢勞豐隆。 -- 出自宋·衛宗武·和催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