醮詩句
醮在第一個字的詩句更多>>
- 醮壇北向宵占斗,寢室東開早納陽。 -- 出自唐·白居易·贈朱道士
- 醮臺清夜洞天嚴,公宴凌晨簫鼓沸。 -- 出自宋·柳永·玉樓春
- 醮起彤庭燭,香開白玉奩。 -- 出自唐·元稹·開元觀閑居,酬吳士矩侍御三十韻
- 醮罷雨雷至,客辭山忽明。 -- 出自唐·盧綸·太白西峰偶宿車祝二尊師石室晨…寄呈鳳翔齊
- 醮后幾時歸紫閣,別來終日誦黃庭。 -- 出自唐·陸龜蒙·寄懷華陽道士
- 醮疏壇路澀,汲少井欄傾。 -- 出自唐·李端·送吉中孚拜官歸楚州
- 醮壇舊山下,高臥一儒生。 -- 出自宋·梅堯臣·寄題資州錢固秀才道勝堂
- 醮壇圍古木,石磬響寒云。 -- 出自唐·馬戴·宿陽臺觀
- 醮罷層霄鶴吹分,夜壇香火鏤真文。 -- 出自宋·夏竦·本宮投龍簡中使
- 醮謝星官,特地獻真師。 -- 出自元·丘處機·悟南柯
醮在第二個字的詩句更多>>
醮在第三個字的詩句更多>>
- 靈皇醮罷。 -- 出自宋·辛棄疾·清平樂·靈皇醮罷
- 云覆醮壇閑悄悄,煙凝仙室靜蕭蕭。 -- 出自宋·汪莘·贈祁門不老山高法師
- 赤城醮盟三月齋,青云有梯攀崔嵬,星冠禹步旋斗魁。 -- 出自宋·程公許·寄謝碧云張高士
- 星壇醮罷天如水,羽褐追游月滿溪。 -- 出自宋·程公許·八月十日夜夢登青城最高峰醮仙迷惘醮罷同羽
- 明朝醮罷羽客散,塵土滿城空世人。 -- 出自唐·李郢·紫極宮上元齋次呈諸道流
- 瑤壇醮罷晚云開,羽客分飛俗士回。 -- 出自唐·徐鉉·留題仙觀
- 瑤壇醮罷晚云開,羽客分飛俗士回。 -- 出自唐·徐鉉·留題
- 欲近醮,速去似風飄。 -- 出自元·劉處玄·望蓬萊·會首到
- 道士醮歸秋夜凈,滿身薰得紫藤香。 -- 出自宋·王镃·紫極宮
- 紫壇醮火曉如星,獨著袞衣朝上帝。 -- 出自明·張羽·丘大卿天柱峰圖
醮在第四個字的詩句更多>>
- 通靈夜醮達清晨,承露盤晞甲帳春。 -- 出自唐·李商隱·漢宮
- 昭華夜醮連清曙,金殿霓旌籠瑞霧。 -- 出自宋·柳永·玉樓春
- 玉壇設醮思沖天,一世二世當萬年。 -- 出自唐·李賀·白虎行
- 自知三醮后,翊我滅殘胡。 -- 出自唐·李隆基·賜道士鄧紫陽
- 茅峰曾醮斗,笠澤久眠云。 -- 出自唐·陸龜蒙·和張廣文賁旅泊吳門次韻
- 殊庭夜醮肅真儀,奏罷云章月已低。 -- 出自宋·宋祁·郡將夜醮分貺齋酎
- 文登趁醮,不憚冒霜風。 -- 出自元·馬鈺·滿庭芳 贈辛五翁姜四翁
- 加持助醮居環堵,救拔亡靈上大羅。 -- 出自元·馬鈺·十報恩 文登縣黃?醮,贈道眾
- 上元齋醮卷清風,暗使虔誠望圣功。 -- 出自宋·宋太宗·緣識
- 何妨夜醮時相憶,伴醉佯狂笑老身。 -- 出自唐·齊己·江寺春殘寄幕中知己二首
醮在第五個字的詩句更多>>
- 任折來、深醮金杯酒。 -- 出自宋·無名氏·七娘子·暖律未回春時候
- 想當清夜醮,帶月叩仙鐘。 -- 出自宋·翁卷·寄沈洞主
- 聲管將將,醮禮明舉。 -- 出自隋·佚名·寶祐二年皇子冠二十首
- 婦義總一醮,臣道無改更。 -- 出自元·楊維楨·覽古四十二首 其四十二
- 婦義終一醮,臣道無改要。 -- 出自元·楊維楨·覽古四十二首(錄三十四首)
- 夜月登壇醮,松風森磬聲。 -- 出自唐·徐氏·題彭州陽平化
- 今歲公宇醮祈晴,晝日當空生暑溽。 -- 出自宋·仇遠·州廳設醮即事
- 昨夜三清醮罷遲,步虛聲逐翠云飛。 -- 出自宋·王镃·游仙詞三十三首
- 真堪當寢醮。 -- 出自宋·晁公溯·送李敞逆婦敘州乃予友悅夫之子也
- 南陌青旗醮甲酒,東風小苑斷腸枝。 -- 出自明·黃姬水·息園賞杏花得枝字
醮在第六個字的詩句更多>>
- 罷執霓旌上醮壇,慢妝嬌樹水晶盤。 -- 出自唐·李商隱·天平公座中呈令狐令公,時蔡京在坐,京曾為
- 蕊檢香氛氳,醮壇煙冪冪。 -- 出自唐·劉禹錫·游桃源一百韻
- 聞說開元齋醮日,曉移行漏帝親過。 -- 出自唐·王建·同于汝錫游降圣觀
- 臨水古壇秋醮罷,宿杉幽鳥夜飛回。 -- 出自唐·賈島·送胡道士
- 石壇連竹靜,醮火照山紅。 -- 出自唐·李端·雪夜尋太白道士
- 疊卻霞綃上醮衣,女童髽髻綠楊垂。 -- 出自宋·孫惟信·賦女冠還俗
- 虔誠逢感應,醮儀才罷,仙現云中。 -- 出自元·馬鈺·滿庭芳 贈辛五翁姜四翁
- 個內三壇設醮。 -- 出自元·馬鈺·桃源憶故人 五臺月長老來點茶
- 金石相宣,冠醮相錯。 -- 出自隋·佚名·寶祐二年皇子冠二十首
- 日落焚香坐醮壇,庭花露濕漸更闌。 -- 出自唐·吳清妻·仙詩五首
醮在第八個字的詩句更多>>
- 竹疏虛檻靜,松密醮壇陰。 -- 出自唐·張泌·女冠子·露花煙草
- 孤燈經院曉,殘雪醮壇寒。 -- 出自宋·陸游·晨過天慶
- 夜火裝丹灶,晴霜醮石壇。 -- 出自宋·司馬光·贈學仙者
- 又鑿中峰石,重修醮月壇。 -- 出自唐·陸龜蒙·送人罷官歸茅山
- 金殿禮神仙,瑤壇醮星辰。 -- 出自宋·王禹偁·太一宮祭回馬上偶作寄韓德純道士
- 飛符超羽翼,禁火醮星辰。 -- 出自唐·顧況·雜歌謠辭·步虛詞
- 飛符超羽翼,焚火醮星辰。 -- 出自唐·顧況·步虛詞(太清宮作)
- 盡日修齋,虛堂設醮,慶大仙恩惠。 -- 出自元·丘處機·醉蓬萊 九月十八日西虢劉氏醮
- 竹疏齋殿迥,松密醮壇陰。 -- 出自唐·鹿虔扆·女冠子·鳳樓琪樹
- 帝勅名山諸沿閉,醮開太乙獨函通。 -- 出自宋·陽枋·和陳提舉喜雨
醮在第九個字的詩句更多>>
- 次韻樂著作天慶觀醮濁世紛紛肯下臨,夢尋飛步五云深。 -- 出自宋·蘇軾·次韻樂著作送酒
- 春臨柳谷鶯先覺,曙醮蕪香鶴共聞。 -- 出自唐·陸龜蒙·和襲美江南道中懷茅山廣文南陽博士三首次韻
- 此事關宗事,終須飲醮杯。 -- 出自宋·陳著·杜工部詩有送弟觀歸藍田迎新婦二首偶與縣尉
- 春生藥圃芝猶短,夜醮齋壇鶴未回。 -- 出自唐·趙嘏·早出洞仙觀
- 輕雪籠紗帽,孤猿傍醮壇。 -- 出自唐·戎昱·送王明府入道
- 旌旗十里小隊,擬約醮壇仙。 -- 出自宋·魏了翁·水調歌頭·風露浸秋色
- 人在秋云杪,香凝午醮馀。 -- 出自宋·周文璞·秋日孤山道院
- 羽扇臨玄圃,霓裳上醮壇。 -- 出自宋·周文璞·寄華陽道侶
- 羽扇臨玄寺,霓衣上醮壇。 -- 出自宋·周文璞·玉晨觀二首
- 佩響流虛殿,爐煙在醮壇。 -- 出自唐·徐鉉·步虛詞五首
醮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更多>>
醮在第一十一個字的詩句更多>>
醮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更多>>
- 似神仙離碧宵,可意種來清醮,猛見了傾國傾城貌。 -- 出自元·關漢卿·【中呂】普天樂 崔張十六事(十六首)
- 漢武清齋夜筑壇,自斟明水醮仙官。 -- 出自唐·薛逢·漢武宮辭
- 好是步虛明月夜,瑞爐蜚下醮壇前。 -- 出自唐·孫偓·句
- 三州緣未盡,不能離諸方主醮,叨忝度群迷。 -- 出自元·王處一·滿路花 寄朝元公
- 杉檜影侵山殿冷,星辰光逼醮壇明。 -- 出自宋·楊侃·游龍瑞觀
- 躍馬來游漢水春,一杯聊買醮詩神。 -- 出自宋·易士達·漢陽渡
- 株樹風高低絳節,靈臺香冷醮虛皇。 -- 出自宋·種放·無題
- 上帝蕭臺衛百靈,儲皇拂曙醮群星。 -- 出自明·李禎·駕幸朝天宮祭星之作
- 煙霞自護祈年閣,星斗曾傳醮夜辰。 -- 出自明·沈一貫·望西城宮殿
醮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更多>>
- 薄妝新著淡黃衣,對捧金爐侍醮遲。 -- 出自唐·韋莊·使院黃葵花
- 真仙若降如相問,曾步星罡繞醮壇。 -- 出自唐·陸龜蒙·和襲美贈南陽潤卿將歸雷平
- 孫仙鼓老如相問,筋力猶堪上醮壇。 -- 出自宋·方岳·蒙恩予祠
- 因作一詞,以紀其實重陽佳節醮西山。 -- 出自元·尹志平·江城子 西山之通仙觀,卜以重陽作醮。前數
- 觀中曾訪老黃冠,爾尚為童立醮壇。 -- 出自宋·劉克莊·贈玉隆劉道士
- 疏山元是讀書山,相望麻姑舊醮壇。 -- 出自宋·李呂·次黃象之韻
- 爐熏抽蕙褭高寒,列宿低光近醮壇。 -- 出自宋·陳造·待眾官致語口號
- 千山萬水瀛洲路,何處煙飛是醮壇。 -- 出自唐·唐求·題一作送劉煉師歸山
- 功行周圓,完全性命,勝似重修醮。 -- 出自元·劉處玄·酹江月
- 邊花制古裝門榜,老桂枝拳倚醮壇。 -- 出自宋·張镃·閒步游紫極觀
醮在第一十七個字的詩句更多>>
“醮”同音字
- 澆
- 澆
- 剿
- 勦
- 角
- 繳
- 憿
- 交
- 佼
- 僥
- 僥
- 僬
- 儌
- 劋
- 叫
- 呌
- 嘂
- 嘄
- 嘦
- 噍
- 噭
- 嚼
- 姣
- 嬌
- 嬌
- 嬓
- 孂
- 嶠
- 峧
- 嶕
- 嶠
- 嶣
- 徺
- 徼
- 憍
- 挍
- 撟
- 捁
- 攪
- 摷
- 撟
- 撹
- 攪
- 敎
- 教
- 敫
- 敽
- 敿
- 斠
- 晈
- 暞
- 曒
- 椒
- 滘
- 漖
- 潐
- 灚
- 烄
- 焦
- 煍
- 燋
- 狡
- 獥
- 珓
- 璬
- 皎
- 皦
- 皭
- 矯
- 矯
- 礁
- 穚
- 窌
- 窖
- 笅
- 筊
- 簥
- 絞
- 絞
- 繳
- 膠
- 腳
- 腳
- 膠
- 膲
- 臫
- 茭
- 茮
- 蕉
- 藠
- 虠
- 蛟
- 蟜
- 蟭
- 訆
- 譑
- 譥
- 賋
- 趭
- 跤
- 踋
- 較
- 轇
- 轎
- 轎
- 較
- 郊
- 酵
- 醮
- 釂
- 鉸
- 鐎
- 鉸
- 餃
- 餃
- 驕
- 驕
- 鮫
- 鱎
- 鮫
- 鵁
- 鷦
- 鷮
- 鷦
- 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𠕧
- 𠞰
- 𡂢
- 𡥈
- 𣤹
- 𤃭
- 𤉧
- 𤒅
- 𤓪
- 𥄉
- 𨺹
- 𪁉
- 𪆄
- 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