蹉在第10個字的詩句
蹉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
- 微躬所要今皆得,只是蹉跎得校遲。 -- 出自唐·白居易·閑適
- 西州彼此意何如,官職蹉跎歲欲除。 -- 出自唐·白居易·歲暮枉衢州張使君書并詩因以長句報之
- 自從棄置便衰朽,世事蹉跎成白首。 -- 出自唐·王維·老將行
- 塵冠掛卻知閑事,終把蹉跎訪舊游。 -- 出自唐·杜牧·自宣城赴官上京
- 置將從來欲善師,百城蹉跌起毫厘。 -- 出自宋·王安石·送蘇屯田廣西轉運
- 風云變化饒年少,光景蹉跎屬老夫。 -- 出自唐·劉禹錫·樂天寄重和晚達冬青一篇,因成再答
- 乞身當及強健時,顧我蹉跎已衰老。 -- 出自宋·歐陽修·歸田四時樂春夏二首
- 簸頓五山踣,流漂八維蹉。 -- 出自唐·韓愈·讀東方朔雜事
- 一人唱了千人和,又得蹉前五里程。 -- 出自宋·楊萬里·竹枝歌七首
- 三年海嶠擁貔貅,一日蹉跎白盡頭。 -- 出自宋·文天祥·自嘆
- 橫磨十萬坐無謀,回首蹉跎海上州。 -- 出自宋·文天祥·戊寅臘月二十日空坑敗被執于今二周年矣感懷
- 但知慷慨稱男子,不料蹉跎愧故人。 -- 出自宋·文天祥·愧故人
- 黃崗俯仰成陳跡,白首蹉跎畏后生。 -- 出自宋·蘇轍·次韻子瞻與安節夜坐三首
- 黃岡俯仰成陳跡,白首蹉跎畏後生。 -- 出自宋·蘇轍·次韻子瞻與安節夜坐三首
- 憤惋空有心,盛時嗟已蹉。 -- 出自明·劉基·次韻和石末公用元望韻遣興見寄
- 慨慕陶公言,罔俾分陰蹉。 -- 出自明·劉基·和石末公種棘用胡元望韻
- 山中多白云,莫教腳一蹉。 -- 出自宋·無名氏·題貴池驛壁
- 拾遺健羨吟詩送,莫笑蹉跎兩鬢霜。 -- 出自宋·王禹偁·送史館學士楊億閩中迎侍
- 丈夫當勇決,勿使良便蹉。 -- 出自宋·朱翌·王承可有招隱黃龍之意
- 廿年橫海漢將軍,大業蹉跎怨北征。 -- 出自近代·柳亞子·題張蒼水集
- 行藏愿與君同道,只恐蹉跎我獨羞。 -- 出自宋·王令·因憶灊樓讀書之樂呈介甫
- 孟公結重關,賓客不得蹉。 -- 出自魏晉·張華·輕薄篇
- 但畏執法吏,禮防且切蹉。 -- 出自魏晉·張華·輕薄篇
- 對殘陽,往往無成,似我蹉跎。 -- 出自宋·劉辰翁·高陽臺·雨枕鶯啼
- 坐令水南人,一蹉成百蹉。 -- 出自宋·方岳·雨望
- 好向機先著眼看,莫教蹉過然燈佛。 -- 出自宋·釋師觀·偈頌七十六首
- 少年意氣慕橫行,不覺蹉跎過一生。 -- 出自宋·劉克莊·端嘉雜詩二十首
- 身是雙溪前令尹,勝游蹉過不曾觀。 -- 出自宋·劉克莊·次韻寄題建陽馬氏亦樂園
- 少年學書復學劍,老大蹉跎雙鬢白。 -- 出自明·邊貢·贈尚子
- 綢繆平生期,荏苒歲月蹉。 -- 出自宋·洪咨夔·寄高子厚
- 寄問閩州明使君,十年蹉跌路岐分。 -- 出自宋·蔡襄·燕司封同年以詩見迎
- 音書寂絕秦云外,身世蹉跎楚水頭。 -- 出自唐·李群玉·江樓閑望懷關中親故
- 鄉關迢遞數千里,場屋蹉跎二十年。 -- 出自宋·楊億·黃覺東游
- 將迎須學返抽身,合致蹉跎敢效顰。 -- 出自唐·薛能·寄吉諫議
- 顆如松子色如櫻,未識蹉跎欲半生。 -- 出自唐·薛能·荔枝詩
- 檐前寂寞逢吟客,霜后蹉跎伴主人。 -- 出自宋·強至·走筆和楊蟠從事庭菊
- 服之遠行邁,百步無一蹉。 -- 出自宋·李新·送犢鼻褌與任敦夫
- 鳴琴良宰揮毫士,應笑蹉跎身未酬。 -- 出自·李中·海城秋日書懷寄朐山孫明府
- 親說破,直須決裂,慎勿蹉跎。 -- 出自元·王丹桂·滿庭芳·四業三彭
- ⒆斯民正憔悴,吾輩尚蹉跎。 -- 出自近代·李大釗·幼蘅行未久,相無又去江戶,作此送之
- 今宵莫恨輕離別,此地蹉跎豈偶然。 -- 出自宋·陳藻·除夜寄妻叔劉丈
- 愿言只恐未成遂,作客蹉跎霜鬢秋。 -- 出自宋·張嵲·行建溪上是晚同宿小橋感懷書事
- 夕陽歸雁數行斜,人漸蹉跎鬢漸華。 -- 出自近代·寧調元·秋興,用草堂韻
- 一鳴場屋老書生,晚節蹉跎百不成。 -- 出自宋·方回·七十翁吟七言十首
- 此老筆端今或有,乾淳蹉了后來無。 -- 出自宋·方回·牟德范題范石湖墨跡次韻
- 進退在勇決,遲疑兩皆蹉。 -- 出自宋·李覯·女色無定美贈卿材
- 半生辛苦空儒服,一歲蹉跎又朔風。 -- 出自宋·丘葵·寓浯江識老魏秀才
- 若謂雙林曾滅度,分明蹉過老瞿曇。 -- 出自宋·釋道沖·佛涅槃
- 三點前三點后,動南星蹉北斗。 -- 出自宋·釋法薰·題卍庵墨跡
- 對面一雙青白眼,當頭蹉過住山翁。 -- 出自宋·釋慧方·頌古三十八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