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在第9個字的詩句
踏在第九個字的詩句
- 可惜一溪風月,莫教踏碎瓊瑤 -- 出自·蘇軾·西江月
- 可惜一溪風月,莫教踏碎瓊瑤。 -- 出自·蘇軾·西江月·頃在黃州
- 夢魂慣得無拘檢,又踏楊花過謝橋。 -- 出自宋·晏幾道·鷓鴣天·小令尊前見玉簫
- 大堤欲上誰相伴,馬踏春泥半是花。 -- 出自唐·竇鞏·襄陽寒食寄宇文籍
- 何處飛來林間鵲,蹙踏松梢微雪。 -- 出自宋·辛棄疾·賀新郎·把酒長亭說
- 人依遠戍須看火,馬踏深山不見蹤。 -- 出自唐·王昌齡·從軍行七首
- 歸時休放燭光紅,待踏馬蹄清夜月。 -- 出自五代·李煜·木蘭花·曉妝初了明肌雪
- “大堤欲上誰相伴,馬踏春泥半是花?!比姺g賞析 -- 出自··
- 可惜一溪明月,莫教踏破瓊瑤。 -- 出自宋·蘇軾·西江月·照野彌彌淺浪
- 不憂踏船翻,踏浪不踏土。 -- 出自宋·蘇軾·讀孟郊詩二首
- 小市人歸盡,孤舟鶴踏翻。 -- 出自宋·蘇軾·新年五首
- 安得青絲絡駿馬,蹙踏飛波柳陰下。 -- 出自宋·蘇軾·和子由與顏長道同游百步洪相地筑亭種柳
- 夭矯庭中檜,枯枝鵲踏消。 -- 出自宋·蘇軾·留題石經院三首
- 幅巾不擬過城市,欲踏徑路開新蹊。 -- 出自宋·蘇軾·與子由同游寒溪西山
- 先生筆力吾所畏,蹙踏鮑謝跨徐庚。 -- 出自宋·蘇軾·次韻章傳道喜雨(禱常山而得。)
- 春風浩蕩暫徘徊,又踏層峰望眼開。 -- 出自·毛澤東·七律·和周世釗同志
- 想見陰宮雪,風門颯踏開。 -- 出自唐·杜甫·熱三首
- 食隨鳴磬巢烏下,行踏空林落葉聲。 -- 出自唐·王維·過乘如禪師蕭居士嵩丘蘭若
- 昭陽第一傾城客,不踏金蓮不肯來。 -- 出自唐·李商隱·隋宮守歲
- 歸時休放燭花紅,待踏馬蹄清夜月。 -- 出自唐·李煜·玉樓春
- 安得熊羆十萬師,蹴踏幽并洗河洛? -- 出自宋·陸游·醉中作
- 未教變化為龍去,更踏人間萬里秋。 -- 出自宋·陸游·致仕後即事
- 何由親奉平戎詔,蹴踏關中建帝都? -- 出自宋·陸游·醉題
- 到舍燈初上,茅檐聞踏機。 -- 出自宋·陸游·出近村晚歸
- 雪中痛飲百榼空,蹴踏山林伐狐兔。 -- 出自宋·陸游·十月二十六日夜夢行南鄭道中既覺恍然攬筆作
- 今日我復悲,堅臥腳踏壁。 -- 出自宋·陸游·書悲
- 上穿蒼煙立高樹,下踏白石窺游魚。 -- 出自宋·陸游·項里溪上見珍禽日溪鵲相隨數十步不去
- 月落見收綱,燈青聞踏機。 -- 出自宋·陸游·羸老
- 呼兒旋供衫,走門空踏襪。 -- 出自唐·杜牧·池州送孟遲先輩
- 莫教夕照催長笛,且踏春陽過板橋。 -- 出自近代·魯迅·惜花四律--步湘州藏春園主人韻
- 龍脊貼連錢,銀蹄白踏煙。 -- 出自唐·李賀·馬詩二十三首
- 欲牽淮舸共尋源,且踏青青繞杏園。 -- 出自宋·王安石·游城東示深之德逢
- 湖陰先生坐草室,看踏溝車望秋實。 -- 出自宋·王安石·元豐行示德逢
- 攜觴薦芰夜經過,醉踏大堤相應歌。 -- 出自唐·劉禹錫·相和歌辭·采菱行
- 明朝雨止花應在,又踏春泥向鳳池。 -- 出自宋·歐陽修·寄閣老劉舍人
- 天兵九月渡遐水,馬踏沙鳴驚雁起。 -- 出自唐·溫庭筠·遐水謠
- 他年煉骨輕如葉,擬踏風梢散袖行。 -- 出自明·唐寅·竹枝圖
- 因覓孤山林處士,來踏梅根殘雪。 -- 出自宋·姜夔·念奴嬌·昔游未遠
- 歸路有余狂,天街宵踏霜。 -- 出自近代·王國維·菩薩蠻·玉盤寸斷蔥芽嫩
- 鱗皴斧鑿余,坎窞蹴踏力。 -- 出自宋·范成大·嘲峽石
- 尺三汗腳君休笑,曾踏鞾霜待漏來。 -- 出自宋·范成大·戲贈腳婆
- 眼前爭勝難為休,足踏平地看始愁。 -- 出自唐·王建·秋千詞
- 六年講武儒冠在,不踏金門著戰袍。 -- 出自宋·黃庭堅·叔父給事挽詞十首
- 月明猶在搭衣竿,曉踏臺南路屈盤。 -- 出自宋·黃庭堅·講武臺南有感
- 朔風吹雪滿都城,曉踏驊騮訪玉京。 -- 出自宋·黃庭堅·訪趙君舉
- 曾聽禁漏驚街鼓,慣踏康莊怕小橋。 -- 出自唐·羅隱·病驄馬
- 坐看酒甕誰敢嘗,歸踏冰泥屢成濺。 -- 出自宋·蘇轍·同王適賦雪
- 感時一撫青萍嘆,馬踏西風氣自豪。 -- 出自宋·曾鞏·初冬道中
- 往往催花臨節鼓,自踏新詞教歌舞。 -- 出自明·湯顯祖·寄嘉興馬樂二丈兼懷陸五臺太宰
- 拍手僛僛舞,忘形踏踏歌。 -- 出自宋·白玉蟾·旴江舟中聯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