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在第7個字的詩句
足在第七個字的詩句
- 好水好山看不足,馬蹄催趁月明歸 -- 出自·岳飛·池州翠微亭
- 不見鄉書傳雁足,唯看新月吐蛾眉 -- 出自·王涯·秋思贈遠
- 丈夫貧賤應未足,今日相逢無酒錢。 -- 出自唐·高適·別董大二首
-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 出自唐·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 升堂坐階新雨足,芭蕉葉大梔子肥。 -- 出自唐·韓愈·山石
- “最愛湖東行不足, 綠楊陰里白沙堤” -- 出自··
- “升堂坐階新雨足,芭蕉葉大梔子肥” -- 出自··
- “畫舸春眠朝未足,夢為蝴蝶也尋花。”的意思及全詩鑒賞 -- 出自··
- “古人己用三冬足,年少今開萬卷余。”的意思及全詩翻譯 -- 出自··
- “勸君覓得須知足,錢解榮人也辱人。”全詩鑒賞 -- 出自··
- 同歡萬斛酒,未足解相思。 -- 出自唐·李白·宣城送劉副使入秦
- 吳風謝安屐,白足傲履襪。 -- 出自唐·李白·登梅岡望金陵贈族侄高座寺僧中孚
- 舉身憩蓬壺,濯足弄滄海。 -- 出自唐·李白·酬崔五郎中
- 終當游五湖,濯足滄浪泉。 -- 出自唐·李白·郢門秋懷
- 浦邊清水明素足,別有浣沙吳女郎。 -- 出自唐·李白·和盧侍御通塘曲
- 石梁橫青天,側足履半月。 -- 出自唐·李白·送王屋山人魏萬還王屋
- 赤霞動金光,日足森海嶠。 -- 出自唐·李白·經亂後將避地剡中留贈崔宣城
- 珊瑚映綠水,未足比光輝。 -- 出自唐·李白·詠鄰女東窗海石榴
- 殺添胡地骨,降足漢營旗。 -- 出自唐·李白·胡無人行
- 下愚忽壯士,未足論窮通。 -- 出自唐·李白·五月東魯行答汶上君 (君一作翁)
- 白波若卷雪,側足不容舠。 -- 出自唐·李白·下涇縣陵陽溪至澀灘
- 一雙金齒屐,兩足白如霜。 -- 出自唐·李白·浣紗石上女
- 老夫當暮矣,蹀足懼驊騮。 -- 出自唐·李白·酬談少府
- 昨夜東坡春雨足,烏鵲喜,報新晴。 -- 出自宋·蘇軾·江神子/江城子
- 盧生與若士,何足期渺茫。 -- 出自宋·蘇軾·和陶擬古九首
- 投篙披綠荇,濯足亂清溝。 -- 出自宋·蘇軾·壬寅二月,有詔令郡吏分往屬縣滅決囚禁。自
- 不減鐘張君自足,下方羅趙我亦優。 -- 出自宋·蘇軾·石蒼舒醉墨堂
- 同游得李生,仄足隨蹇步。 -- 出自宋·蘇軾·與周長官、李秀才游徑山,二君先以詩見寄,
- 湖上四時看不足,惟有人生飄若浮。 -- 出自宋·蘇軾·和蔡準郎中見邀游西湖三首
- 當時汪罔氏,投足不盡拇。 -- 出自宋·蘇軾·白水山佛跡巖(羅浮之東麓也,在惠州東北二
- 我來方醉后,濯足聊戲侮。 -- 出自宋·蘇軾·白水山佛跡巖(羅浮之東麓也,在惠州東北二
- 區區魯小邦,不足隱明德。 -- 出自宋·蘇軾·顏闔
- 要當斗僧清,未足當韓豪。 -- 出自宋·蘇軾·讀孟郊詩二首
- 我慚貧病百不足,強對黃花飲白酒。 -- 出自宋·蘇軾·古纏頭曲
- 中途勒破千里足,金鞭玉?登相回旋。 -- 出自宋·蘇軾·游徑山
- 腥涎不滿殼,聊足以自濡。 -- 出自宋·蘇軾·蝸牛
- 渥洼故自千里足,要飽風雪輕山川。 -- 出自宋·蘇軾·王晉卿作煙江疊嶂圖仆賦詩十四韻晉卿和之語
- 僧房有宿火,手足漸和柔。 -- 出自宋·蘇軾·雪后至臨平與柳子玉同至僧舍見陳尉列
- 歸従三人游,便足了此身。 -- 出自宋·蘇軾·送襄陽従事李友諒歸錢塘
- 褰裳試入插兩足,飛浪激起沖人衣。 -- 出自宋·蘇軾·二月十六日,與張、李二君游南溪,醉後,相
- 何日揚雄一廛足,卻追范蠡五湖中。 -- 出自宋·蘇軾·和歐陽少師寄趙少師次韻
- 寄食方將依白足,附書未免煩黃耳。 -- 出自宋·蘇軾·過新息留示鄉人任師中(任時知瀘州,亦坐事
- 門外長溪容凈足,山腰苦筍耿盤蔬。 -- 出自宋·蘇軾·失題二首
- 敗履尚存東郭足,飛花又舞謫仙檐。 -- 出自宋·蘇軾·謝人見和前篇二首
- 精貫天人一言足,云興岳瀆萬靈趨。 -- 出自宋·蘇軾·次韻張昌言喜雨
- 那將一寸金,令足三冬學。 -- 出自宋·蘇軾·明日復以大魚為饋重二十斤且求詩故復戲之
- 黃門寡好心易足,荊棘不生梨棗熟。 -- 出自宋·蘇軾·次韻子由清汶老龍珠丹
- 吾儕便歸老,亦足慰余齡。 -- 出自宋·蘇軾·送家安國教授歸成都
- 魏韓裂智伯,肘足本無聲。 -- 出自宋·蘇軾·和陶詠荊軻
- 從來自笑畫蛇足,此事何殊食雞肋。 -- 出自宋·蘇軾·與葉淳老、侯敦夫、張秉道同相視新河,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