襦在第2個字的詩句
襦在第二個字的詩句
- 珠襦玉柙萬人祖送歸北邙,不如懸鶉百結獨坐負朝陽。 -- 出自宋·蘇軾·薄薄酒二首
- 珠襦玉柙萬人相送歸北邙,不如懸鶉百結獨坐負朝陽。 -- 出自宋·蘇軾·薄薄酒二首(并敘)
- 羅襦不復施,對君洗紅妝。 -- 出自唐·杜甫·新婚別
- 翠襦不禁綻,留淚啼天眼。 -- 出自唐·李商隱·景陽宮井雙桐
- 綠襦新畫衛門扉,賀刺相欺可累欷。 -- 出自宋·陸游·開歲
- 布襦可以度雪夕,麥飯可以支朝餐。 -- 出自宋·陸游·寒夜吟
- 白襦女兒系青裙,東家西家世通婚。 -- 出自宋·陸游·村女
- 珠襦玉匣化為土,金鴈銀鳧亦飛去。 -- 出自宋·楊萬里·再賦石翁石婆
- 羅襦玉珥色未暗,今朝已道不相宜。 -- 出自唐·張籍·相和歌辭·白頭吟
- 故襦寬博裹肩?坒,出沒逡巡初莫畏。 -- 出自宋·蘇轍·雜興二首
- 羅襦寶帶為君解,燕歌趙舞為君開。 -- 出自唐·盧照鄰·長安古意
- 袴襦優足遍里巷,禾黍豐穰罄郊野。 -- 出自宋·曾鞏·送程公辟使江西
- 羅襦換罷下西樓,豆蔻香溫語不休。 -- 出自近代·蘇曼殊·東居 三
- 珠襦宵掩,細扇晨歸,崑閬茫茫。 -- 出自宋·無名氏·十二時/憶少年
- 袴襦編戶暖,扇枕板輿涼。 -- 出自宋·王禹偁·送禮部蘇佉郎赴南陽
- 袴襦會遣民皆有,枹鼓懸應夜不鳴。 -- 出自宋·韓元吉·送施徽州二首
- 羅襦飄帶腰圍小。 -- 出自宋·張炎·斗嬋娟/霜葉飛
- 褥襦歌美政,牟麥慶新苗。 -- 出自唐·朱長文·雪夕林亭小酌因成拙詩四十韻以貽坐客昔歐陽
- 羅襦襟解春蔥手,風露氣涼冰玉膚。 -- 出自宋·方岳·枇杷
- 羅襦解衿。 -- 出自魏晉·曹攄·贈王弘遠
- 羅襦子本官同生,故把玄談亂濁清。 -- 出自宋·陳普·詠史下·何晏
- 不襦不袴,莫能略顧。 -- 出自宋·曾豐·公邁何遄
- 昔襦今袴同歌范,萬口一辭方借恂。 -- 出自宋·徐元杰·送郡守
- 白襦裙穩于歸袞,黃獨苗甘似食珍。 -- 出自宋·劉克莊·老歡
- 袴襦砧動地,父母歌闤闠。 -- 出自唐·貫休·上孫使君
- 羅襦繡袂香紅,畫堂中。 -- 出自唐·薛昭蘊·相見歡·羅襦繡袂香紅
- 歌襦恐來暮,臥轍惜言還。 -- 出自宋·黃公度·送汪內相移鎮宣城
- 綺襦珠絡錦繡襠,草相漫地綠色涼。 -- 出自元·楊維楨·蹋踘歌贈劉叔芳
- 布襦不掩脛,念之熱中腸。 -- 出自元·趙孟頫·題耕織圖二十四首奉懿旨撰
- 龍襦分內錦,宮女準昭儀。 -- 出自明·李夢陽·冬日靈濟宮(十六韻)
- 擁襦衤夸、千里歌謠,都入太平弦管。 -- 出自宋·楊無咎·傾杯/傾杯樂
- 昔襦今褲雄藩守,佩玉峨冠近侍臣。 -- 出自宋·仲并·上平江李侍郎生辰
- 一襦五袴說朱輪。 -- 出自宋·洪適·臨江仙·瓜瓞綿綿儲慶遠
- 昔襦今五夸,千里共衣被。 -- 出自宋·李曾伯·戊申和嘉興守瑞麥行
- 羅襦隱繡茸,玉合消紅豆。 -- 出自宋·李彭老·生查子
- 羅襦甲帳,回頭一夢難尋。 -- 出自宋·趙文·綺寮怨
- 袴襦歌聲沸田里,象魏教條挾都鄙。 -- 出自宋·葉巽齋·壽湯吏部
- 破襦裹灬皆王□,粒粒當知帝澤寬。 -- 出自唐·李琪·賦荒到天臺有作二首
- 繡襦不整鬢鬟欹。 -- 出自唐·顧夐·臨江仙·碧染長空池似鏡
- 羅襦遺侍者,粉黛成仇讎。 -- 出自唐·臨淄縣主·與獨孤穆冥會詩
- 珠襦玉匣出昭陵,杜宇斜陽不可聽。 -- 出自清·黃任·西湖雜詩
- 蓀襦蘭佩擁萱階,綠發朱顏照酒杯。 -- 出自宋·項安世·壽母生朝四首
- 嬰襦斑似錦,五佩綠于蔥。 -- 出自宋·項安世·用韻為十九弟壽
- 珠襦玉柙今何許,一笑人間萬事非。 -- 出自宋·敖陶孫·皋亭山
- 一襦不著中寒去,莫是陳三輩行人。 -- 出自宋·方蒙仲·和劉后村梅花百詠
- 袴襦頌洽,禾黍歲穰。 -- 出自宋·傅察·送傳倅
- 羅襦學士文章女,碧葉黃鸝呈好語。 -- 出自宋·劉垕·玉樹謠
- 昔襦不足今褲余,良藥千金補瘡痏。 -- 出自宋·謝伋·送孫仲舉徽猷罷郡造朝
- 珠襦函夜月,石馬鎖寒煙。 -- 出自明·王英·仁宗昭皇帝挽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