裹在第14個字的詩句
裹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
- 橫前坑阱眾所畏,布路金珠誰不裹。 -- 出自宋·蘇軾·送蔡冠卿知饒州
- 馬鳴車響斷還續,人境晦明秋色裹。 -- 出自宋·秦觀·記夢答劉全羔
- 四方傾動煙塵起,猶在濃香夢魂裹。 -- 出自唐·溫庭筠·相和歌辭·春江花月夜
- 妖魂受賜欲報郎,夜夜飛人重城裹。 -- 出自宋·無名氏·詩三首
- 王事鞅掌慚周詩,嵇康不堪章服裹。 -- 出自宋·晁補之·同楊希仲吳子進李希孝張景良北關納涼晚過大
- 吹簫踏葉幽尋去,任船依斷石,袖裹寒云。 -- 出自宋·張炎·高陽臺·古木迷鴉
- 美人美人隔秋水,娟娟靜淑金閨裹。 -- 出自宋·胡銓·戲題陳晦叔經略秀齋
- 昆侖絕頂有真瀑,倒瀉生肥玉池裹。 -- 出自宋·洪咨夔·瀑布
- 賞功未了說和親,又墮蛾眉芳夢裹。 -- 出自宋·洪咨夔·昭君行
- 直疑著我江湖間,安得伴君巖壑裹。 -- 出自宋·洪咨夔·元宵前三日侍老人游雙林
- 嬌波媚靨,尊前席上,只是尋常梳裹。 -- 出自宋·曾覿·鵲橋仙·嬌波媚靨
- 赭袍黃傘放諸生,卻下紅簾半天裹。 -- 出自宋·范祖禹·送陳元輿侍御赴廬江
- 貂蟬本是侍臣冠,有時出自兜鍪裹。 -- 出自宋·鄭清之·紹定閩寇平上功省府黃伯
- 酒樓笙歌喧醉耳,客帆翻覆云濤裹。 -- 出自宋·周端臣·觀潮行
- 市聲不到畫梁間,秋色盡歸朱箔裹。 -- 出自宋·華岳·平政橋
- 杖屨不知行路難,人在江南圖畫裹。 -- 出自宋·華岳·嚴陵方巾
- 心欲無言淚如洗,松楸正在西山裹。 -- 出自宋·葉茵·苕溪行
- 玉輪輾出琉璃宮,碧落空明無表裹。 -- 出自宋·葉茵·瀟湘八景圖·洞庭秋月
- 休論中使押金槃,荷葉裹來深宮裹。 -- 出自宋·孔武仲·食冰
- 天街極目如平水,胡人走馬天街裹。 -- 出自宋·孔武仲·胡人走馬行
- 奚奴添個富錦囊,樊子遣余疏藥裹。 -- 出自宋·陳杰·客談矩山大資近事近詩及新盯麻云欲浮海以安
- 我昔扁舟五湖水,年年見爾秋風裹。 -- 出自宋·戴表元·雁南飛
- 龍眼老仙亦如此,揮毫談笑群公裹。 -- 出自宋·戴表元·題李伯時畫五馬圖
- 八尺身為天地贅,一寸心將天地裹。 -- 出自宋·方回·題徐仲彬達觀亭
- 慚君問我乞余丸,安得錦囊出懷裹。 -- 出自宋·高斯得·次韻張{上須下立}見寄
- 楚山日落秋聲起,古猿啼月空山裹。 -- 出自宋·黃順之·聽悟師彈招隱
- 功收寶劍卷陰符,師歸宴坐茅峰裹。 -- 出自宋·陸文圭·贈藩道士祈雨
- 人見山上有青天,誰知天有青山裹。 -- 出自宋·丘葵·北山
- 識得無寒暑處,任他寒暑相攻,個裹同途轍不同。 -- 出自宋·釋法薰·偈傾一百三十三首
- 回頭重覓舊家山,莫學我行荒草裹。 -- 出自宋·釋法薰·送珪上人歸鄉
- 但得豐年賀太平,四海五湖皇化裹。 -- 出自宋·釋法智·偈六首
- 打得開,云壓香塵何處是,靜鞭聲裹駕頭來。 -- 出自宋·釋慧遠·頌古
- 漏洩元元化母機,春風未必能包裹。 -- 出自宋·釋紹曇·偈頌一百零四首
- 笑時只道善財癡,百一十城在這裹。 -- 出自宋·釋印肅·偈頌三十首
- 口如鼻孔眼如眉,依前坐在光影裹。 -- 出自宋·釋智朋·對月了殘經二首
- 調笑聞聲不見人,游人只在華山裹。 -- 出自宋·舒坦·游承天望廣德湖
- 涼風颯颯來幾筵,似與清談相表裹。 -- 出自宋·鄭俠·江亭與程瞿二君邂逅小飲太守送酒因成
- 嬴顛秦蹶了不聞,一心只向紅爐裹。 -- 出自宋·鄭瀛·南野暮鎔
- 阮宣杖頭每獨掛,陶令紗巾不曾裹。 -- 出自明·邾經·為張藻仲題高文璧畫抱琴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