虬在第13個字的詩句
虬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
- 先生洗盞酌桂醑,冰盤薦此赪虬珠。 -- 出自宋·蘇軾·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支
- 然云燒樹火實駢,金烏下啄赪虬卵。 -- 出自唐·韓愈·游青龍寺贈崔大補闕
- 俗緣漸覺冰雪解,元氣戶復(fù)蛟虬獰。 -- 出自宋·蘇轍·次韻子瞻游羅浮山
- 云霧雖頻沾虎節(jié),雪霜全未染虬髭。 -- 出自宋·魏野·上知府石太尉二首
- 長條短棘椒藟萌,折榦稀枝瘦虬屈。 -- 出自宋·徐照·愛梅歌
- 每抱懷中玉雪如,吳霜不覺點虬須。 -- 出自宋·劉克莊·諸人頗有和余百梅詩者各賦一首
- 老蟾亭午潭澄陰,雄虬怒吼雌虬吟。 -- 出自宋·洪咨夔·浮玉道士琴
- 冷宴殷勤展小園,舞鞇柔軟彩虬盤。 -- 出自唐·韓偓·重和
- 嘗愛山間老喬松,棲煙宿雨盤虬龍。 -- 出自宋·李呂·題君山愛松軒
- 金鳳盤胸白錦襦,面如紅玉紫虬須。 -- 出自明·楊基·贈故人全王孫
- 公拜稽首出就駕,畫旆獵獵蟠虬獰。 -- 出自宋·鄭獬·代人上明龍圖
- 露葉煙稍拂草亭,雪中顛倒翠虬形。 -- 出自宋·強至·園竹為大雪所折
- 龍翩然兮副求,呵蟄雷兮鞭潛虬。 -- 出自宋·陳造·送龍辭三章
- 雪中落落多喬松,蒼枝偃干如虬龍。 -- 出自宋·李新·鶴雛引
- 風(fēng)清月白巖穴空,翁猶被發(fā)乘虬龍。 -- 出自宋·馮時行·李彥澤紫云洞
- 忽逢大渡凜毛骨,深沉?xí)r若潛虬蛟。 -- 出自宋·李洪·題戚仲騾綱圖
- 南柯突出已奇甚,連蜷夭矯翔虬龍。 -- 出自宋·王柏·重聘古梅行
- 須知大才作隆棟,豈但古干森虬蛇。 -- 出自宋·衛(wèi)宗武·和野渡賦雙竹松梅古風(fēng)
- 紅梅慶六十壽陽回潛谷起*虬。 -- 出自元·沈禧·風(fēng)入松·紅梅慶六十壽陽回潛谷起*虬
- 倒鳳顛鸞吾已矣,淋漓醉墨蛟虬吼。 -- 出自元·魏初·滿江紅 寄何侍御
- 其人豈是斯人徒,相顧而笑掀虬須。 -- 出自宋·葉茵·棹雪
- 夜久無人共清賞,一庭蕭瑟走虬龍。 -- 出自宋·劉宰·松影
- 采衣奉酒列清影,森森頭角皆虬龍。 -- 出自宋·林景熙·賦雙松堂呈薛監(jiān)簿
- 文殊臺前百尺松,枝枝詰曲盤虬龍。 -- 出自明·張時徹·天池寺
- 花面索回銀鳳舞,苔身宛轉(zhuǎn)翠虬蟠。 -- 出自宋·陳杰·詠物
- 云閣翚飛翼鸞鳳,石楠盤屈老虬龍。 -- 出自宋·馮伯規(guī)·無題
- 諸孫奉酒立松下,森森頭角皆虬龍。 -- 出自宋·黃庚·侍郎亭
- 南山特地森奇峰,嶙峋怪石盤虬龍。 -- 出自宋·江邦佐·游潯州南山
- 我來八月秋氣濃,月明滿地蟠虬龍。 -- 出自明·李奎·古柏行
- 空山在昔森萬松,兩賢曾此登虬龍,流風(fēng)馀韻無時終。 -- 出自宋·潘從大·疏齋用前韻記響山之游依韻奉答
- 老木樛枝著地垂,交拿互攫掛虬螭。 -- 出自宋·錢時·怪松
- 蒼松翠束寒流,飛下長身白玉虬。 -- 出自宋·吳昌裔·九吟詩·翠蛟
- 試為靈君覓杯水,水中白晝青虬起。 -- 出自宋·趙崇懌·金精歌
- 我所悲兮崔大夫,面棱紫石黃虬須。 -- 出自明·馬之駿·悲崔行
- 嵯峨亂石大如屋,蹴踏豺虎登虬龍。 -- 出自明·趙滂·登黃山煉丹峰尋昔人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