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在第7個字的詩句
蒸在第七個字的詩句
-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腸 -- 出自··
- 馬毛帶雪汗氣蒸,五花連錢旋作冰,幕中草檄硯水凝。 -- 出自唐·岑參·走馬川行奉送出師西征 / 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 “地濕梅多雨,潭蒸竹起煙。”的意思及全詩鑒賞 -- 出自··
- “馬毛帶雪汗氣蒸,五花連錢旋作冰”全詩翻譯賞析 -- 出自··
- 溪城六月水云蒸,飛蚊猛捷如花鷹。 -- 出自宋·蘇軾·送淵師歸徑山
- 朱光徹厚地,郁蒸何由開。 -- 出自唐·杜甫·夏日嘆
- 岳陽三伏正炎蒸,爽氣凄風見未曾。 -- 出自宋·陸游·感昔
- 題名歐與黃,云蒸蒼蘚平。 -- 出自宋·陸游·系舟下牢溪游三游洞二十八韻
- 地潤礎流水,氣蒸人脫裘。 -- 出自宋·陸游·大雨排悶
- 衣潤香偏著,書蒸蠹欲生。 -- 出自宋·陸游·秋雨排悶十韻
- 山房猶復畏炎蒸,長掩柴門媿老僧。 -- 出自宋·陸游·夏夜泛舟書所見
- 別館清閑,避炎蒸、豈須河朔。 -- 出自宋·柳永·女冠子·淡煙飄薄
- 多病山齋厭郁蒸,經時久不到東城。 -- 出自宋·歐陽修·水磨亭子
- 入到船中氣郁蒸,出來船外日侵陵。 -- 出自宋·楊萬里·過金臺天氣頓熱三首
- 煮酒春前臘後蒸,一年長饗甕頭清。 -- 出自宋·范成大·秋日田園雜興
- 我來秋暑如炊蒸,汗流呀氣扶枯藤。 -- 出自宋·范成大·豐都觀
- 田子綠麴,妙在蒸蓼。 -- 出自宋·黃庭堅·醇碧頌
- 暑軒無物洗煩蒸,百果凡材得我憎。 -- 出自宋·黃庭堅·食瓜有感
- 谷豆入高廩,薪蒸轉十輈。 -- 出自宋·蘇轍·臘雪次遲韻
- 江皋暑淫氣如蒸,別來何之還海陵。 -- 出自宋·賀鑄·送鄂州刑獄掾王懋元功罷官還海陵兼簡金陵和
- 問吾何處避炎蒸,十頃西湖照眼明。 -- 出自宋·曾鞏·西湖納涼
- 積陰連日作郁蒸,長云飛天勢如鵬。 -- 出自宋·司馬光·和復古大雨
- 旱氣沃原田,煩蒸洗闤闤。 -- 出自宋·梅堯臣·詠懷
- 予欲訪其人,炎蒸未能去。 -- 出自宋·梅堯臣·使者自隨州來知尹師魯寓止僧舍語其處物景甚
- 霧氣多成雨,云蒸易損衣。 -- 出自宋·梅堯臣·送臨江軍監軍李太博
- 洗蕩萬古慮,薰蒸千載名。 -- 出自宋·梅堯臣·說上人游廬山
- 卑濕嗟猶劇,炎蒸老不禁。 -- 出自宋·梅堯臣·送人入都下
- 卻思闤闠間,郁蒸不可任。 -- 出自宋·邵雍·燕堂暑飲
- 〔尾〕我是個蒸不爛、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響珰珰一粒銅豌豆,恁子弟每誰教你鉆入他鋤不斷、斫不下、解不開、頓不脫、慢騰騰千層錦套 -- 出自元·關漢卿·【南呂】一枝花 不伏老
- 濕礎人沾汗際,蒸林蟬烈號時。 -- 出自宋·晁補之·季夏即事
- 鉛消汞自乾,熏蒸丹已熟。 -- 出自宋·張伯端·火記六百篇
- 戎士伐松柏為蒸薪。 -- 出自唐·顧況·上古之什補亡訓傳十三章·持斧一章
- 楚鄉秋早倦炎蒸,長恨梧桐不可憑。 -- 出自宋·張耒·晨起二首
- 雨在琴書溽更蒸,雨馀衣袂潤猶清。 -- 出自宋·蘇泂·酬王木叔判院喜雨韻
- 香霧騰云滃郁蒸,九重精禱格真清。 -- 出自宋·蘇泂·喜雨和轉庵韻
- 已成霖雨慰黎蒸,圣主齋居尚穆清。 -- 出自宋·蘇泂·雨后乞御正殿行請次韻
- 朝來驟雨郁煩蒸,晚見疏星掛漢青。 -- 出自宋·蘇泂·四月二十四日喜雨次振之韻
- 苔滑螾爭席,云蒸蝸篆梁。 -- 出自宋·方岳·次韻久雨
- 上七日為人,云蒸澗壑春。 -- 出自宋·方岳·癸丑人日
- 雨洗青山凈,春蒸大野融。 -- 出自唐·姚合·霽后登樓
- 晴宵如浸晝如蒸,變氣知從激處生。 -- 出自宋·曾豐·方罹殘熱忽值新涼喜而賦反悲秋
- 廣東冬氣作春蒸,浙土如之得我驚。 -- 出自宋·曾豐·丙辰十月風日積暖浙間花卉俱開
- 取彼血膋,以往蒸嘗。 -- 出自隋··郊廟歌辭·周宗廟樂舞辭·明德舞
- 南州四月氣如蒸,卻憶吳中始賣冰。 -- 出自宋·劉克莊·乍暑一首
- 日炙桐陰晚,煙蒸豆穗繁。 -- 出自宋·劉克莊·晝
- 世間無處避炎蒸,欲叫西風叫不應。 -- 出自宋·戴敏·約黃董二親與桂堂諸侄避暑
- 樹疊藏仙洞,山蒸足爆雷。 -- 出自唐·貫休·桐江閑居作十二首
- 殽蔌維旅,肅肅蒸蒸。 -- 出自宋·楊億·又七首其二奉幣嘉安曲
- 六月炎歊氣郁蒸,緣空寶鏡沒埃塵。 -- 出自宋·葛立方·月蝕
- 對越兮在天,永蒸嘗兮千萬年。 -- 出自宋·葛立方·九效·寧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