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在第6個(gè)字的詩句
蒸在第六個(gè)字的詩句
- 衡岳江湖大,蒸池疫癘偏。 -- 出自唐·杜甫·回棹
- 魴鱗白如雪,蒸炙加桂姜。 -- 出自唐·白居易·二年三月五日齋畢開素當(dāng)食偶吟贈妻弘農(nóng)郡君
- 但令爛熟如蒸鴨,不著鹽醯也自珍。 -- 出自宋·陸游·書懷
- 舂簸蕎供餌,蒸炊豆作團(tuán)。 -- 出自宋·陸游·秋冬之交雜賦
- 火云突兀方蒸暑,銀漢縱橫已報(bào)秋。 -- 出自宋·陸游·中庭納涼
- 時(shí)雨作未成,蒸溽思出門。 -- 出自宋·陸游·暮春新路至湖上示元敏
- 紛郁郁其遠(yuǎn)蒸兮,滿內(nèi)而外揚(yáng)。 -- 出自先秦·屈原·九章之六 思美人
- 適有重膇疾,蒸郁寧所宜。 -- 出自唐·柳宗元·茅檐下始栽竹
- 紅亭枕湘江,蒸水會其左。 -- 出自唐·韓愈·合江亭
- 如何留到炎蒸日,上有荷花下有水。 -- 出自宋·楊萬里·池水二首
- 江瘴炎夏早,蒸騰信難度。 -- 出自唐·元稹·表夏十首
- 光陰流似水,蒸瘴熱于爐。 -- 出自唐·元稹·酬樂天東南行詩一百韻
- 何煩礎(chǔ)汗生蒸潤,便借爐薰作晦冥。 -- 出自宋·范成大·再次喜雨詩韻,以表隨車之應(yīng)
- 瘴嶺沖蛇入,蒸池躡虺趨。 -- 出自唐·李紳·趨翰苑遭誣構(gòu)四十六韻
- 曬碑看壁蠹,蒸術(shù)拾鄰梢。 -- 出自宋·林逋·贈崔少微
- 身如五嶺炎蒸里,盡似三江高浪中。 -- 出自宋·司馬光·病酒呈晉州李八丈
- 城頭大匠論蒸土,地底中郎待摸金。 -- 出自元·元好問·洛陽
- 霞鑠簾珠,云蒸篆玉,環(huán)樓婉婉飛鈴。 -- 出自宋·蔣捷·高陽臺·霞鑠簾珠
- 況乃隆暑節(jié),蒸郁非所諳。 -- 出自明·劉基·大熱遣懷
- 重華大孝奉蒸嘗。 -- 出自宋·無名氏·導(dǎo)引·母儀天宇
- 灑盡天漢流,蒸爛女媧石。 -- 出自宋·梅堯臣·苦雨
- 采從青竹籠,蒸自白云家。 -- 出自宋·梅堯臣·建溪新茗
- 采時(shí)林狖靜,蒸處石泉嘉。 -- 出自宋·梅堯臣·穎公遺碧霄峰茗
- 未晴初止雨,蒸潤尚侵衣。 -- 出自宋·梅堯臣·未晴
- 驟然沃大熱,蒸飫如炊煎。 -- 出自宋·梅堯臣·雍丘遇雨
- 江山得助云蒸筆,桃李不言春上機(jī)。 -- 出自宋·朱翌·送羅臣濟(jì)北歸
- 宣室來何暮,蒸池得借留。 -- 出自宋·陳師道·寄潭州張蕓叟二首
- 蠹罷蕓猶翠,蒸馀竹自寒。 -- 出自宋·宋祁·揚(yáng)雄墨池
- 衰疲坐甑極蒸噓,念子柯山守舊廬。 -- 出自宋·張耒·贈邠老
- 印馬秋遮虜,蒸沙夜筑城。 -- 出自唐·姚合·塞下曲
- 裝貫皮囊,熏蒸關(guān)竅,圖使添津液。 -- 出自元·丘處機(jī)·無俗念 景金本?溪詞注云,十二首亦名酹江
- 倒景侵寥曠,蒸氣濕鉛丹。 -- 出自明·宋濂·晚步青溪上
- 一時(shí)瞽瞍蒸蒸刈,萬古人間慈孝心。 -- 出自宋·陳普·孟子·舜大孝
- 夜闌堂左楹,蒸出芝茁蒂。 -- 出自宋·曾豐·瑞芝堂
- 蒸江后引裾。 -- 出自宋·曾豐·憲使范右司具饌屬屬官為主人又屬衡陽張?jiān)字?/a>
- 斷無馀力謀蒸土,頗有傍觀哂寘薪。 -- 出自宋·劉克莊·柬陳寺丞筑城
- 殊俗皆歸往,蒸民盡樂康。 -- 出自宋·文同·仁宗皇帝挽詩十首
- 斷以苦竹刀,蒸曝凡九為。 -- 出自宋·文同·寄何首烏丸與友人
- 茫然大虛內(nèi),蒸胡盡和氣。 -- 出自宋·文同·對酒
- 奈玉開三面,蒸酥讓一頭。 -- 出自宋·洪咨夔·謹(jǐn)和老人賦牛尾貍二首
- 煨美甘分芋,蒸肥欠裹荷。 -- 出自宋·洪咨夔·謹(jǐn)和老人夏日東山即事二首
- 南方赤夏苦蒸濕,萬木無聲就僵槁。 -- 出自宋·蔡襄·圣泉寺松徑
- 獨(dú)臥重巖下,蒸云晝不消。 -- 出自唐·寒山·詩三百三首
- 易牙昔日曾蒸子,翁叔當(dāng)年亦殺兒。 -- 出自宋·楊億·讀史學(xué)白體
- 細(xì)看裂錦又蒸霞,黃師塔前江上花。 -- 出自宋·葛立方·題臥屏十八花·桃花
- 寒氛空外擁,蒸氣沼中浮。 -- 出自唐·李貞·奉和圣制過溫湯
- 紅云六月炎蒸處,慶作商霖澤九垓。 -- 出自宋·李處全·蛻龍洞
- 可憐下土炎蒸日,卻是青霄爛漫時(shí),第有榮心莫嗟晚,物情先盛復(fù)先衰。 -- 出自宋·李廌·嵩頂六月芍藥初發(fā)
- 役車窘陰雨,蒸腐敗衣袽。 -- 出自宋·李廌·又九月十四日登秋風(fēng)閣以余霞散成綺澄江靜如
- 高人得仙方,蒸花助氤氳。 -- 出自宋·鄭剛中·降真香清而烈有法用柚花建茶等蒸煮遂可柔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