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在第7個字的詩句
茅在第七個字的詩句
-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苧衣衫鬢發焦。 -- 出自唐·杜荀鶴·山中寡婦 / 時世行
- 所期俱卜筑,結茅煉金液。 -- 出自唐·李白·涇溪南藍山下有落星潭可以卜筑余泊石上寄何
- 知有桓司馬,榛茅為遮藏。 -- 出自宋·蘇軾·次韻子由所居六詠
- 借我三畝地,結茅為子鄰。 -- 出自宋·蘇軾·和陶田舍始春懷古二首
- 背郭堂成蔭白茅,緣江路熟俯青郊。 -- 出自唐·杜甫·堂成
- 行李淹吾舅,誅茅問老翁。 -- 出自唐·杜甫·巫峽敝廬奉贈侍御四舅別之澧朗
- 更是無人處,誅茅任薄躬。 -- 出自唐·杜甫·天池
- 吾亦忘青云,衡茅足容膝。 -- 出自唐·白居易·四月池水滿
- 文杏裁為梁,香茅結為宇。 -- 出自唐·王維·文杏館
- 夢澤悲風動白茅,楚王葬盡滿城嬌。 -- 出自唐·李商隱·夢澤
- 年鬢日堪悲,衡茅益自嗤。 -- 出自唐·李商隱·詠懷寄秘閣舊僚二十六韻
- 采藥歸來,獨尋茅店沽新釀。 -- 出自宋·陸游·點絳唇·采藥歸來
- 謝事歸來一把茅,村深樵牧日論交。 -- 出自宋·陸游·閑詠
- 床席呻吟里,衡茅隱約中。 -- 出自宋·陸游·病中作
- 種菜慳三畝,苫茅僅數椽。 -- 出自宋·陸游·雜書幽居事
- 全家寄舴艋,結茅非始謀,江市得煙蓑,不博千金裘。 -- 出自宋·陸游·讀何斯舉黃州秋居雜詠次其韻
- 桑竹穿村巷,衡茅隔土垣。 -- 出自宋·陸游·與兒子至東村遇父老共語因作小詩
- 昏昏霧雨暗衡茅,兒女隨宜治酒殽。 -- 出自宋·陸游·巢
- 荷鍤決新渠,芟茅補舊廬。 -- 出自宋·陸游·欲雨
- 還山惟自訟,衡茅屏幽陃。 -- 出自宋·陸游·中夜睡覺兩目每有光如初日歷歷照物晁文元公
- 念子冢上土,草茅已紛披。 -- 出自宋·王安石·思王逢原
- 遠遠圍墻,隱隱茅堂。 -- 出自宋·秦觀·行香子·樹繞村莊
- 筑室連中野,誅茅接上腴。 -- 出自唐·溫庭筠·病中書懷呈友人
- 略無好事人,結茅臨深溪。 -- 出自宋·楊萬里·明發陳公徑過摩舍那灘石峰下十首
- 便拏短艇歸結茅,共尋赤松與黃石。 -- 出自宋·楊萬里·跋袁起巖所藏後湖帖并遺像一軸,詩中語皆檃
- 椽竹青留節,檐茅白帶根。 -- 出自宋·楊萬里·小憩土坊鎮新店,進退格
- 舊架已新焚,新茅又初架。 -- 出自唐·元稹·茅舍
- 禮以琮玉,薦厥茅藉。 -- 出自唐·賀知章·肅和
- 屋上添高一把茅,密泥房壁似僧寮。 -- 出自宋·范成大·秋日田園雜興
- 未聞齊晉勛,包茅費誅求。 -- 出自宋·范成大·合江亭
- 何況引而南,焦茅數千里。 -- 出自宋·范成大·初入湖湘懷南州諸官
- 為憐葉氣到黃茅,何止森森松柏悅。 -- 出自宋·范成大·乾道癸巳臘後二日,桂林大雪尺余,郡人云前
- 露稻粘明璫,風茅袞高浪。 -- 出自宋·范成大·新館
- 屋山從卷杜陵茅,門徑慵芟仲蔚蒿。 -- 出自宋·范成大·中秋無月復次韻
- 種麥十數畝,誅茅千百家。 -- 出自宋·文天祥·桃源縣
- 班白皆持酒,蓬茅盡有書。 -- 出自唐·盧綸·酬陳翃郎中冬至攜柳郎竇郎歸河中舊居見寄
- 大帝聞其名,衡茅降至尊。 -- 出自宋·黃庭堅·慈竹
- 僧屋無陶瓦,剪茅蒼竹樊。 -- 出自宋·黃庭堅·庚申宿觀音院
- 板橋人渡泉聲,茅檐日午雞鳴。 -- 出自唐·張繼·山家
- 龍勺取酒注白茅,神來享之風飄飄。 -- 出自宋·蘇轍·巫山廟
- 畚土填隙穴,結茅苴漏穿。 -- 出自宋·蘇轍·聞諸子欲再質卞氏宅
- 綠水人誰釣,黃茅地可畦。 -- 出自宋·戴復古·峽山二首
- 風雨愁人夜,草茅憂國心。 -- 出自宋·戴復古·聞邊事
- 但使本根在,菅茅將奈何? -- 出自元·王冕·秋懷 其八
- 如今羈旅,常嘆茅屋暗悲秋。 -- 出自宋·朱敦儒·水調歌頭·平生看明月
- 釣玉吳臺舊,詠茅梁苑新。 -- 出自宋·司馬光·祁國正獻公挽歌三首
- 解紱沱江外,誅茅井絡邊。 -- 出自宋·司馬光·寄贈致仕劉都官
- 慚愧山中人,團茅遂幽屏。 -- 出自元·元好問·出京
- 幸有白云深處茅,更兼明月壇前竹。 -- 出自宋·白玉蟾·題丹樞先生草庵
- 頂頭不掛一莖茅,萬象森羅為拱斗。 -- 出自宋·白玉蟾·題丹樞先生草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