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在第4個字的詩句
茅在第四個字的詩句
- 故人宿茅宇,夕鳥棲楊園。 -- 出自唐·李白·之廣陵宿常二南郭幽居
- 哲兄錫茅土,圣代羅榮滋。 -- 出自唐·李白·感時留別從兄徐王延年從弟延陵
- 幾思壓茅柴,禁網日夜急。 -- 出自宋·蘇軾·岐亭五首
- 二年黃茅下,一一攢麥芒。 -- 出自宋·蘇軾·戲作種松
- 相従結茅舍,曝背談金鑾。 -- 出自宋·蘇軾·送千乘千能兩侄還鄉
- 忽驚黃茅嶺,稍出青玉針。 -- 出自宋·蘇軾·王仲至侍郎見惠稚栝種之禮曹北垣下今百余日
- 千年惟茅焦,世亦貴其膽。 -- 出自宋·蘇軾·潁大夫廟?潁考叔也,廟在汝州潁橋?
- 唯有黃茅根,堆垅生坳窊。 -- 出自宋·蘇軾·丙子重九二首
- 待向三茅乞靈雨,半篙流水送君行。 -- 出自宋·蘇軾·與孟震同游常州僧舍三首
- 朔風吹茅屋,破壁見星斗。 -- 出自宋·蘇軾·夜泊牛口
- 待向三茅乞靈雨,半篙流水贈君行。 -- 出自宋·蘇軾·與孟震同游常州僧舍
- 還將嶺茅瘴,一洗月闕寒。 -- 出自宋·蘇軾·和陶東方有一士
- 殘句衡茅稚子璠玙器。 -- 出自宋·蘇軾·殘句衡茅稚子璠玙器
- 如今破茅屋,一夕或三遷。 -- 出自宋·蘇軾·和陶怨詩示龐鄧
- 或終臥茅屋,或去懸金龜。 -- 出自宋·蘇軾·送司勛子才丈赴梓州
- 晝爾于茅,宵爾索绹。 -- 出自先秦·詩經·七月
- 經年至茅屋,妻子衣百結。 -- 出自唐·杜甫·北征
- 山中漏茅屋,誰復依戶牖。 -- 出自唐·杜甫·述懷
- 何時一茅屋,送老白云邊。 -- 出自唐·杜甫·秦州雜詩二十首
- 諸將已茅土,載驅誰與謀。 -- 出自唐·杜甫·遣興三首
- 有客過茅宇,呼兒正葛巾。 -- 出自唐·杜甫·有客
- 鳥雀依茅茨,藩籬帶松菊。 -- 出自唐·杜甫·赤谷西崦人家
- 病枕依茅棟,荒鉏凈果林。 -- 出自唐·杜甫·課小豎鉏斫舍北果林,枝蔓荒穢,凈訖移床三
- 及乎歸茅宇,旁舍未曾嗔。 -- 出自唐·杜甫·暇日小園散病,將種秋菜,督勒耕牛,兼書觸
- 憂我營茅棟,攜錢過野橋。 -- 出自唐·杜甫·王十五司馬弟出郭相訪兼遺營草堂資
- 來往皆茅屋,淹留為稻畦。 -- 出自唐·杜甫·自瀼西荊扉且移居東屯茅屋四首
- 畦蔬繞茅屋,自足媚盤餐。 -- 出自唐·杜甫·園
- 向竹籬茅舍,幾誤佳期。 -- 出自宋·辛棄疾·洞仙歌·冰姿玉骨
- 官舍黃茅屋,人家苦竹籬。 -- 出自唐·白居易·代書詩一百韻寄微之
- 新結一茅茨,規模儉且卑。 -- 出自唐·白居易·自題小草亭
- 架巖結茅宇,斫壑開茶園。 -- 出自唐·白居易·香爐峰下新置草堂,即事詠懷,題于石上
- 終南有茅屋。 -- 出自唐·王維·答張五弟
- 東山有茅屋。 -- 出自唐·王維·送張五歸山
- 安車去茅茨。 -- 出自唐·王維·送高適(一作道非)弟耽歸臨淮作
- 慚愧白茅人,月沒教星替。 -- 出自唐·李商隱·雜歌謠辭·李夫人歌
- 冷暗黃茅驛,暄明紫桂樓。 -- 出自唐·李商隱·燈
- 新結小茅茨,恰占清江口。 -- 出自宋·陸游·生查子
- 塈壁編茅養病翁,五更擁褐聽霜風。 -- 出自宋·陸游·即事
- 晚日照茅茨,西風吹接籬。 -- 出自宋·陸游·幽居即事
- 炊突映茅廬,日暮煙慘慘,忍窮端已熟,撫事空自感。 -- 出自宋·陸游·齋中雜興十首以丈夫貴壯健慘戚非朱顏為韻
- 架竹苫茅屋數椽,推開窗戶即江天。 -- 出自宋·陸游·書適
- 沿溪得茅店,酒旗出柴荊。 -- 出自宋·陸游·舟中詠落景余清暉輕橈弄溪渚之句蓋孟浩然耶
- 煙火認茅廬,故倚船篷望。 -- 出自宋·陸游·夜歸
- 送老把茅須早決,此生何止四宜休。 -- 出自宋·陸游·天涯
- 儻有把茅端可老,不須辛苦念還鄉。 -- 出自宋·陸游·卜居
- 金門與茅店,一種是雞聲。 -- 出自宋·陸游·書枕屏
- 霜楓照茅屋,露菊插紗巾。 -- 出自宋·陸游·醉賦
- 老學衡茅底,秋毫敢自欺。 -- 出自宋·陸游·老學庵
- 兒言卷茅屋,奴報徹蘆藩。 -- 出自宋·陸游·大風
- 終日坐茅亭,蕭然倚素屏。 -- 出自宋·陸游·茅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