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在第5個字的詩句
舌在第五個字的詩句
- 笑吐張儀舌,愁為莊舄吟。 -- 出自唐·李白·贈崔侍郎 (郎一作御)
- 揀芽分雀舌,賜茗出龍團。 -- 出自宋·蘇軾·怡然以垂云新茶見餉報以大龍團仍戲作小詩
- 幸有縱橫舌,說劍起慵懦。 -- 出自宋·蘇軾·二公再和亦再答之
- 卻假蘇張舌,高夸周宋鐔。 -- 出自唐·杜甫·風疾舟中伏枕書懷三十六韻,奉呈湖南親友
- 北斗司喉舌,東方領(lǐng)搢紳。 -- 出自唐·杜甫·上韋左相二十韻
- 耳聰心慧舌端巧,鳥語人言無不通。 -- 出自唐·白居易·秦吉了
- 途窮方結(jié)舌,靜勝但支頤。 -- 出自唐·李商隱·詠懷寄秘閣舊僚二十六韻
- 殺物求君舌本肥,是非豈復待深思。 -- 出自宋·陸游·病思
- 窮途敢恃舌猶存,小筑城西十里村。 -- 出自宋·陸游·自責
- 齒津生頰舌,鼻息撼墻垣。 -- 出自宋·陸游·兀兀
- 沒沒暗齰舌,涕血不敢論。 -- 出自唐·李賀·出城別張又新,酬李漢
- 添爐烹雀舌,灑水凈龍須。 -- 出自唐·劉禹錫·病中一二禪客見問,因以謝之
- 百舌子,百舌子,莫道泥滑滑。 -- 出自宋·歐陽修·啼鳥
- 嗟吾筆與舌,非職不敢諫。 -- 出自宋·歐陽修·送任處士歸太原
- □愁聞百舌,殘睡正朦朧。 -- 出自唐·溫庭筠·禁火日(第七句缺一字)
- 齒牙嚼嚙舌腭反,電光ō磹赪目?,頊冥收威避玄根,斥棄輿馬背厥孫。 -- 出自唐·韓愈·陸渾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韻
- 群兒有新舌,六學無故意。 -- 出自宋·楊萬里·胡英彥得歐陽公二帖,蓋訓其子仲純、叔弼之
- 楚人更饒舌,得免世間尋 -- 出自宋·楊萬里·題劉直卿崇蘭軒
- 先生誦詩舌起雷,一字不似人間來。 -- 出自宋·楊萬里·謝尤延之提舉郎中自山間惠訪長句
- 點檢張儀舌,提攜傅說圖。 -- 出自唐·元稹·酬樂天東南行詩一百韻
- 春鳩與百舌,音響詎同年。 -- 出自唐·元稹·春鳩
- 撩風妒鸚舌,凌露觸蘭英。 -- 出自唐·元稹·哭女樊四十韻
- 為國謀羊舌,從來不為身。 -- 出自唐·元稹·感事三首
- 平生三寸舌,松間漱寒瀨。 -- 出自宋·姜夔·赤松圖
- 滄溟淙赤舌,白日照青蠅。 -- 出自宋·范成大·龍學侍郎清河侯張公挽詞
- 秦火不爇舌,秦火空爇文。 -- 出自唐·孟郊·秋懷
- 曉鶴彈古舌,婆羅門叫音。 -- 出自唐·孟郊·曉鶴
- 杏園啼百舌,誰醉在花傍。 -- 出自唐·賈島·下第
- 狂掉三寸舌,躐登九級墀。 -- 出自宋·黃庭堅·次韻奉送公定
- 心知韻勝舌知腴,何似寶云與真如。 -- 出自宋·黃庭堅·以雙井茶送孔常父
- 班資冠雞舌,人品壓龍頭。 -- 出自唐·羅隱·寄禮部鄭員外
- 歡嘩費口舌,解囊收毫芒。 -- 出自宋·司馬光·和沖卿崇文宿營直睹壁上題名見寄并寄如了不
- 紛紜門筆舌,異論誰能殫。 -- 出自宋·司馬光·和景仁緱氏別后見寄求決樂議雖用其韻而不依
- 張儀但有舌,周樸不惜頭。 -- 出自宋·白玉蟾·贈紫巖潘庭堅四首
- 書吏無言舌滋味,關(guān)山不動畫精神。 -- 出自宋·白玉蟾·慵庵
- 新茶尋淮舌,獨芋煮鴟頭。 -- 出自宋·白玉蟾·張道士鹿堂
- 范雎掉柔舌,穰侯去強嬴。 -- 出自明·劉基·君子有所思
- 寒不能語,舌卷入喉。 -- 出自南北·北朝民歌·隴頭歌辭
- 古來信簧舌,巧韻凄鏘曲。 -- 出自唐·陸龜蒙·感事
- 嗟今多赤舌,見善惟蔽謗。 -- 出自唐·陸龜蒙·記事
- 上苑鶯調(diào)舌。 -- 出自宋·無名氏·少年游·上苑鶯調(diào)舌
- 纖嫩如雀舌,煎烹比露芽。 -- 出自宋·梅堯臣·答宣城張主簿遺鴉山茶次其韻
- 百舌子,百舌子,春泥方滑滑。 -- 出自宋·梅堯臣·和永叔六篇其六啼鳥
- 人口各有舌,言語不能吐。 -- 出自宋·邵雍·大寒吟
- 柳堤鳥百舌。 -- 出自南北·蕭衍·子夜四時歌 春歌 四
- 誦詩夜半舌入喉,飲我樽中淥醽美。 -- 出自宋·晁補之·與李文叔夜談
- 齒脫空余舌,顏衰早著秋。 -- 出自宋·陳師道·寄兗州張龍圖文潛二首
- 流鶯調(diào)笙舌尚存,倦蝶依然舞還拍。 -- 出自宋·陳著·送春醉吟
- 早知拂卻舌尖塵。 -- 出自元·姬翼·臨江仙·自笑口頭閑伎倆
- 讒箕元有舌,偽玉嚮無瘢。 -- 出自宋·宋祁·偶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