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在第6個字的詩句
耳在第六個字的詩句
- 一月不讀書,耳目失精爽。 -- 出自清··讀書有所見作
- 尺布之謠,塞耳不能聽。 -- 出自唐·李白·上留田行
- 一夜余音在耳邊。 -- 出自宋·蘇軾·減字木蘭花·神閑意定
- 至今清夜夢,耳目余芳鮮。 -- 出自宋·蘇軾·懷西湖寄晁美叔同年
- 試教長笛傍耳根,一聲吹裂階前石。 -- 出自宋·蘇軾·與梁左藏會飲傅國博家
- 老楮忽生黃耳菌,故人兼致白芽姜。 -- 出自宋·蘇軾·與參寥師行園中得黃耳蕈
- 君持風霜節,耳冷歌笑音。 -- 出自宋·蘇軾·次韻曹子方龍山真覺院瑞香花
- 君勿笑老僧,耳聾喚不聞,百年俱是可憐人。 -- 出自宋·蘇軾·青牛嶺高絕處有小寺人跡罕到
- 有匪君子,充耳璓[3]瑩,會弁如星。 -- 出自先秦·詩經·淇奧
- 爾牛來思,其耳濕濕。 -- 出自先秦·詩經·無羊
- 彼都人士,充耳琇實。 -- 出自先秦·詩經·都人士
- 毛為綠縹兩耳黃,眼有紫焰雙瞳方。 -- 出自唐·杜甫·天育驃騎歌
- 眼復幾時暗,耳從前月聾。 -- 出自唐·杜甫·耳聾
- 齒發日衰白,耳目減聰明。 -- 出自唐·白居易·夢仙
- 身去韁鎖累,耳辭朝市喧。 -- 出自唐·白居易·養拙
- 眼明見青山,耳醒聞碧流。 -- 出自唐·白居易·何處堪避暑
- 頭上漸無發,耳間新有毫。 -- 出自唐·白居易·自賓客遷太子少傅分司
- 股肱分外守,耳目付中司。 -- 出自唐·白居易·敘德書情四十韻,上宣歙翟中丞
- 眼下有衣食,耳邊無是非。 -- 出自唐·白居易·歸履道宅
- 老舌百般傾耳聽,深黃一點入煙流。 -- 出自唐·李煜·秋鶯
- 但稱山人擫耳帽,敢希楚客切云冠。 -- 出自宋·陸游·即事
- 賴有濁醪生耳熱,狂歌醉草寄吾豪。 -- 出自宋·陸游·病起
- 身輕婚嫁畢,耳靜市朝疏。 -- 出自宋·陸游·南窗
- 嵌空宛轉若耳鼻,峭瘦拔起何崔嵬。 -- 出自宋·陸游·木山
- 筋骸勝拜起,耳目未盲聾。 -- 出自宋·陸游·人壽至耄期
- 我今才耄及,耳目已憒憒,長庚雖余輝,敢與明月配? -- 出自宋·陸游·若耶村老人
- 輦金輸虜庭,耳目久習熟。 -- 出自宋·陸游·聞虜亂次前輩韻
- 三日猶應覺耳聾。 -- 出自宋·陸游·戲用方外語示客
- 豈惟肺渴蘇,耳目為一清。 -- 出自宋·陸游·十二月二十九日夜半雨雪作披衣起聽
- 雨畏禾頭蒸耳出,潤憂麥粒化蛾飛。 -- 出自宋·陸游·農舍
- 山棲亦何有,耳目差曠快。 -- 出自宋·陸游·秋夕大風松聲甚壯戲作短歌
- 聊舉一杯生耳熱,頹然酣枕到窗明。 -- 出自宋·陸游·寒雨中夜坐
- 心疲歌舞荒,耳聒米鹽濁。 -- 出自宋·王安石·寓言九首
- 去思今豈忘,耳目熟遺跡。 -- 出自宋·王安石·送子思兄參惠州軍
- 披旒發纊廣耳目,照徹山谷多遺材。 -- 出自宋·王安石·寄贈胡先生
- 從此世人開耳目,始知名將出書生。 -- 出自唐·劉禹錫·美溫尚書鎮定興元以詩寄賀
- 羅敷養蠶空耳聞,使君五馬今何在。 -- 出自唐·岑參·敷水歌,送竇漸入京
- 徒為憶山吟,耳熱助嘲詬。 -- 出自宋·歐陽修·憶山示圣俞
- 壯哉豈不快耳目,胡為守此空墻隈。 -- 出自宋·歐陽修·盆池
- 騏驥伏櫪兩耳垂,夜聞秋風仰秣嘶。 -- 出自宋·歐陽修·長句送陸子履學士通判宿州
- 目眩絕渾渾,耳喧息嘈嘈。 -- 出自唐·柳宗元·游南亭夜還敘志七十韻
- 目有千年色,耳有千年聲。 -- 出自宋·范仲淹·歲寒堂三題其一·歲寒堂
- --侯喜旁有雙耳穿,上有孤髻撐。 -- 出自唐·韓愈·石鼎聯句
- 豈不感時節,耳目去所憎。 -- 出自唐·韓愈·秋懷詩十一首
- 千鐘萬鼓咽耳喧。 -- 出自唐·韓愈·陸渾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韻
- 目林恐焚燒,耳井憶瀺灂。 -- 出自唐·韓愈·納涼聯句
- 到渠緘口兩耳熱,銅鉼在旁卻饒舌。 -- 出自宋·楊萬里·雪曉舟中生火二首
- 樺燭焰高黃耳吠,柳堤風靜紫騮聲。 -- 出自唐·元稹·友封體
- 床上主人病,耳中虛藏鳴。 -- 出自唐·元稹·蟲豸詩·蟻子
- 勞君敬枯木耳,恐汝見濕灰焉。 -- 出自宋·范成大·題請息齋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