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在第10個字的詩句
耳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
- 寢興目存形,遺音猶在耳。 -- 出自魏晉·潘安·悼亡詩三首
- 松風清襟袖,石潭洗心耳。 -- 出自唐·李白·題元丹丘山居
- 心知所見皆幻影,敢以耳目煩神工。 -- 出自宋·蘇軾·登州海市
- 河來屹不去,如尊乃勇耳。 -- 出自宋·蘇軾·送顧子敦奉使河朔
- 不如金山去,清風半帆耳。 -- 出自宋·蘇軾·金山妙高臺
- 問君奚所欲,欲談仁義耳。 -- 出自宋·蘇軾·贈鄭清叟秀才
- 說向市朝公子,何殊馬耳東風。 -- 出自宋·蘇軾·和何長官六言次韻
- 衣薪那免俗,變滅須臾耳。 -- 出自宋·蘇軾·去歲九月二十七日在黃州生子名遁小名干兒頎
- 高田生黃埃,下田生蒼耳。 -- 出自宋·蘇軾·和李邦直沂山祈雨有應
- 善保千金軀,前言戲之耳。 -- 出自宋·蘇軾·諸公餞子敦軾以病不往復次前韻
- 如何垂老別,冰盤饋蒼耳。 -- 出自宋·蘇軾·次韻王定國謝韓子華過飲
- 土膏扎烡壤,成壞幾何耳。 -- 出自宋·蘇軾·柏石圖詩
- 卻渡舊黃河,漲沙埋馬耳。 -- 出自宋·蘇軾·送歐陽辯監澶州酒
- 念歸誠得計,顧自為謀耳。 -- 出自宋·蘇軾·送周朝議守漢州
- 誰能用爾作小冠,岣嶁耳孫創其制。 -- 出自宋·蘇軾·葛延之贈龜冠
- 幸可飲我牛,不須違洗耳。 -- 出自宋·蘇軾·江月五首
- 平生無一女,誰復嘆耳耳。 -- 出自宋·蘇軾·葉濤致遠見和二詩復次其韻(濤顛倒元韻。)
- 土膏雜糞壤,成壞幾何耳。 -- 出自宋·蘇軾·柏石圖詩(并敘)
- 吾聞昔秦青,傾側天下耳。 -- 出自唐·杜甫·聽楊氏歌
- 山泉落滄江,霹靂猶在耳。 -- 出自唐·杜甫·種萵苣
- 道人匡廬來,籍籍傾眾耳。 -- 出自宋·辛棄疾·關悟老住明教禪院
- 已想海門山,潮聲來入耳。 -- 出自唐·白居易·長慶二年七月自中書舍人出守杭州,路次藍溪
- 唯作嗚咽聲,夜入行人耳。 -- 出自唐·白居易·和分水嶺
- 亦如早蟬聲,先入閑人耳。 -- 出自唐·白居易·早蟬
- 吾更有一言,爾宜聽入耳。 -- 出自唐·白居易·飲后戲示弟子
- 宿君石溪亭,潺湲聲滿耳。 -- 出自唐·白居易·題元十八溪亭 亭在廬山東南五老峰下。
- 皮皴似龜手,葉小如鼠耳。 -- 出自唐·白居易·杏園中棗樹
- 況當秋月彈,先入憂人耳。 -- 出自唐·白居易·和微之聽妻彈別鶴操因為解釋其義依韻加四句
- 五弦彈,五弦彈,聽者傾耳心寥寥。 -- 出自唐·白居易·五弦彈-惡鄭之奪雅也
- 愿以潺湲聲,洗君塵土耳。 -- 出自唐·白居易·李盧二中丞各創山居,俱夸勝絕,然去城稍遠
- 秋天思婦心,雨夜愁人耳。 -- 出自唐·白居易·秋蟲
- 十里向北行,寒風吹破耳。 -- 出自唐·白居易·早朝賀雪寄陳山人
- 羌管促蠻柱,從醉吳宮耳。 -- 出自唐·李商隱·和鄭愚贈汝陽王孫家箏妓二十韻
- 吾意本扁舟,陸居聊爾耳。 -- 出自宋·陸游·讀蘇叔黨汝州北山雜詩次其韻
- 我老雖無家,其實如客耳。 -- 出自宋·陸游·對食有感
- 軻峨萬斛舟,遠望一點耳。 -- 出自宋·陸游·觀小孤山圖
- 天下本無事,庸人擾之耳。 -- 出自宋·陸游·心太平庵
- 退之嘲魯連,顧未知之耳。 -- 出自宋·王安石·讀墨
- 沈君未言昏,名已習吾耳。 -- 出自宋·王安石·寄朱氏妹
- 經過計後日,唱和猶在耳。 -- 出自宋·王安石·送董伯懿歸吉州
- 見山不礙目,聞水不逆耳。 -- 出自宋·王安石·書八功德水庵
- 靖節愛吾廬,猗玗樂吾耳。 -- 出自宋·王安石·與呂望之上東嶺
- 都城問越客,安否常在耳。 -- 出自宋·王安石·悼四明杜醇
- 聞道鶴書徵,臨流還洗耳。 -- 出自唐·孟浩然·白云先生迥見訪①
- 一聽清瑤音,崢然長在耳。 -- 出自唐·劉禹錫·令狐相公見示贈竹二十韻仍命繼和
- 假守亦高臥,墨曹正垂耳。 -- 出自唐·劉禹錫·韓十八侍御見示岳陽樓別竇司直詩,因令屬和
- 鶗鴂催眾芳,晨間先入耳。 -- 出自唐·劉禹錫·鶗鴂吟
- 子行其勉旃,吾黨方傾耳。 -- 出自宋·歐陽修·送朱職方提舉運鹽
- 志在言談猶慷慨,身閑耳目益聰明。 -- 出自宋·歐陽修·常州張卿養素堂
- 自言北地禽,能感南人耳。 -- 出自宋·歐陽修·聞梅二授德興令戲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