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在第6個字的詩句
翰在第六個字的詩句
- 收得玉堂揮翰手,卻為淮月弄舟人。 -- 出自宋·蘇軾·次韻林子中春日新堤書事見寄
- 超然臺聞周翰乞此郡客有誦其詩者乃次其韻二篇以為他日一笑?此詩一題“和魯人孔周翰題詩二首”,而以現題為引。 -- 出自宋·蘇軾·孔周翰嘗令仙源中秋以事留東武時陳君榮右王
- 雖是玉堂揮翰手,自憐白首尚抄書。 -- 出自宋·蘇軾·覓俞俊筆
- 縱使盧王操翰墨,劣于漢魏近風騷。 -- 出自唐·杜甫·戲為六絕句
- 憲臺文法地,翰林清切司。 -- 出自唐·白居易·夏日獨直,寄蕭侍御
- 綸闈慚并入,翰苑忝先攀。 -- 出自唐·白居易·待漏入閣書事奉贈元九學士閣老
- 越桂留烹張翰鲙,蜀姜供煮陸機莼。 -- 出自唐·李商隱·贈鄭讜處士
- 少陵鯨海動,翰苑鶴天寒。 -- 出自唐·杜牧·雪晴訪趙嘏街西所居三韻
- 搏取已掃地,翰飛尚憑凌。 -- 出自宋·王安石·秦始皇
- 它日玉堂揮翰手,芳時同此賦林坰。 -- 出自宋·王安石·壬戌五月與和叔同游齊安
- 軒窗避炎暑,翰墨動新文。 -- 出自唐·孟浩然·同王九題就師山房
- 印從青瑣拜,翰入紫宸揮。 -- 出自唐·張九齡·故刑部李尚書挽詞三首
- 收取玉堂揮翰手,卻尋南畝把鋤犁。 -- 出自宋·歐陽修·出郊見田家蠶麥已成慨然有感
- 收績開史牒,翰飛逐溟鵬。 -- 出自唐·韓愈·送侯參謀赴河中幕
- 卻令玉堂揮翰手,為提椽筆判羅浮。 -- 出自宋·楊萬里·正月十二日游東坡白鶴峰故居,其北思無邪齋
- 功名千載意,翰墨一時豪。 -- 出自宋·文天祥·挽劉知縣
- 隔岸春云邀翰墨,傍檐垂柳報芳菲。 -- 出自唐·高適·同陳留崔司戶早春宴蓬池
- 吏道竟殊用,翰林仍忝陪。 -- 出自唐·高適·和賀蘭判官望北海作
- 姑熟堂前余翰墨。 -- 出自宋·黃庭堅·木蘭花令
- 今見遠孫勤翰墨,還持遺藁果簞瓢。 -- 出自宋·黃庭堅·送楊瓘雁門省親二首
- 簞瓢謝膏粱,翰墨化糟粕。 -- 出自宋·黃庭堅·奉答子高見贈十韻
- 往時李北海,翰墨妙天下。 -- 出自宋·黃庭堅·古老許惠李北海石室碑以詩促之
- 滿世□□專翰墨,誰為真賞拂蛛絲。 -- 出自宋·黃庭堅·銅官僧舍得尚書郎趙宗閔墨竹一枝筆勢妙天下
- 云沙真富貴,翰墨小神仙。 -- 出自宋·黃庭堅·題花光畫
- 高道乍為張翰侶,使君兼是世龍孫。 -- 出自唐·羅隱·送程尊師之晉陵
- 從此不揮閑翰墨,男兒當注壁中書。 -- 出自清·龔自珍·已亥雜詩 287
- 負重雪于輕翰。 -- 出自南北·沈約·八詠詩 晨征聽曉鴻
- 客送書一紙,翰墨子所揮。 -- 出自宋·曾鞏·寄子進弟
- 何物陶朱張翰,勸汝橙薤鱸膾,交錯獻還酬。 -- 出自宋·朱敦儒·水調歌頭·平生看明月
- 時乘萬幾閑,翰動如有神。 -- 出自宋·司馬光·景福東廂詩·賜書
- 方念陶朱張翰,忽有扁舟急槳,撇浪載鱸還。 -- 出自宋·蘇舜欽·水調歌頭·瀟灑太湖岸
- 身輕欲生羽翰兮們煙蘿而躡天梯,下視人境杳邈兮但見亂峰參錯相高低。 -- 出自宋·白玉蟾·武夷歌
- 圣學光明,寶翰芳美。 -- 出自宋·白玉蟾·玉真瑞世頌
- 相公貴且事翰墨,我輩豈得專游嬉。 -- 出自宋·梅堯臣·途中寄上尚書晏相公二十韻
- 聲顏雖不接,翰墨遽能通。 -- 出自宋·梅堯臣·太廟致齋答韓舍人簡
- 公相為近親,翰林為故人。 -- 出自宋·梅堯臣·送襄陵李令彥輔
- 琢為時樣供翰墨,十襲包藏百金貴。 -- 出自宋·陳師道·謝寇十一惠端硯
- 買屋相依老翰林,滿腔新意見新吟。 -- 出自宋·陳著·次前人卜居得鄰
- 彩筆十年留翰墨,銀河一夜臥闌干。 -- 出自唐·殷堯藩·登鳳凰臺二首
- 記得眉山文翰老。 -- 出自宋·陳與義·定風波·九日登臨有故常
- 幃屏無仿佛,翰墨有余跡。 -- 出自魏晉·潘岳·悼亡詩
- 思乘扶接受翰。 -- 出自南北·江淹·雜體詩 孫廷尉綽雜述
- 鑒明德之景翰。 -- 出自南北·江淹·雜三言 鏡論語
- 吳渚蓴鱸張翰去,鑒湖風月賀章歸。 -- 出自宋·劉過·送劉允叔還浙東
- 玉節珠幢出翰林。 -- 出自宋·張孝祥·浣溪沙
- 未試玉堂揮翰手,只今楚澤釣魚翁。 -- 出自宋·張孝祥·望江南/憶江南
- 人言欠渠揮翰手,倘及春江戒行李。 -- 出自宋·方岳·呈和仲
- 我已久聞揮翰手,師寧相對坐禪身。 -- 出自宋·方岳·次韻凈照
- 宋元差可尋,翰墨出親手。 -- 出自清·乾隆·書法中最喜黃庭堅筆意因而有作
- 吏部銜清帶翰林,路隨仙步轉高深。 -- 出自明·李東陽·次韻賀彭閣老先生(二首)